和橋高級中學

1912年創於江蘇的高級中學

和橋高級學校創辦於1912年,原名私立彭城初級中學,是宜興市內創辦最早的一所中學,學制四年,畢業后可直接報考大學。抗戰時學校數易其址,1947年成立高中部,1951年與私立和橋初級中學(前身是1941年創辦的私立酉生中學)合併,改名為私立新和中學。1956年改為公辦宜興縣第三中學,由宜興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孫秀松任校長。1959年確認為鎮江地區重點中學。文革中經歷了風風雨雨,1969年改名為宜興縣和橋中學,1990年初高中分離后改名為宜興市和橋高級中學

辦學歷史


百年老校,歷盡滄桑。
1993年被江蘇省教育委員會列入“江蘇名中學”,1994年10月確認為宜興市重點中學,1998年5月確認為江蘇省重點中學,2004年3月平轉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2006年評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開拓創新,不斷發展
(1)市內最早的私立彭城初級中學(遺址)
(2)1956年改名公辦宜興縣第三中學(校門遺址)
(3)1959年確認為鎮江地區重點中學(以上有圖片或校印憑證照片)
(4)1993年列入“江蘇名中學”(書封面及學校簡介)
(5)1998年5月確認為江蘇省重點中學(銅牌照片)
(6)2004年3月平轉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銅牌照片)
(7)2006年1月平轉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銅牌照片)
(8)學校聲譽①江蘇名中學②列入全國大型系列叢書世紀珍藏版《百年老校》③《人民日報》海外版《一校五院士,學者數她多》④其他報道
繼往開來,重鑄輝煌
(1)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每年級12軌,面積101畝,校舍面積30580平方米,(學校平面圖圖片)
(2)現代教育設施日臻完善。(圖片)四幢學生公寓式宿舍;現代化辦公大樓、圖書大樓、科技樓;多媒體光顯背投、教師手提電腦、校園網等。
(3)名師隊伍不斷壯大(列表)
特級教師②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優秀教師、無錫市名師、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③無錫市、宜興市學科帶頭人10名,無錫市、宜興市教學能手、教學新秀近30名。

校友名人


院士廳

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唐敖慶,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著名物理學家朱洪元,著名化學家程鎔時。
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著名教授吳中如,著名導彈核武器專家唐西生。

名人苑

著名畫家吳冠中、著名律師吳凱聲、無產階級革命家潘漢年、革命烈士史硯芬。在該校任教的著名教育家史紹熙、著名藝術大師徐悲鴻。原全國政協常委傅學文,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童傅,原建設部副部長儲傳亨,國務院經貿辦主任王一平。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錢振超、袁旭滄、王春裕、蔣璜、王金鳳等。全國或全軍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朱學成、王保華等。以及博士生導師蔣亞洪、沙健孫、朱菲等,著名書法大師程可達,國內外著名專家周燮、吳正裕、胡煥庸、俞楨煥等。

高級將領

少將及以上將軍:王良均、鄧銅山、張盤洪
部隊高級軍官:黃國芳、戚陸竟、王正宣、丁士洪等

學生社團


1、蠡水文學社
(1)學校矗立在古運河畔,相傳春秋時期勾踐天吳后,范蠡西施在這條古運河泛舟,相依蕩漾,引為佳話,後人為紀念他們,於是將這段古運河命名為“蠡水”。文學社取名“蠡水”,社刊也為《蠡水》,正是承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秉承了古代文化的優秀傳統。
(2)多年來,蠡水文學社已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窗口,評為江蘇省先進集體,宜興市優秀群眾團體,成為全國文學社聯合會會員單位。社刊《蠡水》六次評為市中學生優秀社刊一等獎或特等獎,多次評為全國中學生優秀社刊。
(3)社刊作品刊載在《讀寫月報》、《中國校園文學》、《新作文》、《作文成功之路》等雜誌及《成才導報》、《教育時報》、《無錫日報》等報紙上,成為享譽市內外有影響力的中學生文學社團。
2、悲鴻學生書畫社、學生影評協會、學生集郵協會(以上搜集社團介紹、章程、組織機構、獲獎情況、作品等)

文化藝術活動


1、藝術節
3、影評活動
4、文學社活動
5、科技製作(勞技、信息技術、科技小製作等)
6、書畫社活動
7、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活動
8、教師教學論壇

課程文化建設


課程文化建設,是將學科顯性課程文化建設,與校園文化、校園網路、教育基地、各類活動等隱性課程文化建設相結合,以落實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為宗旨,構建人文校園為出發點,建立體現時代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文化載體,豐富校園課程的內涵和意蘊,強化師生的自主性、自為性和創造性。
建設的原則
1、先進教育思想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思想與教育行為的先進性,是教育的本體特徵和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應該成為課程文化建設的鮮明特徵。同時,應該積極尋找先進教育思想與傳統文化、校園文化之間的銜接點和生長點,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課程文化建設有著鮮明的民族特徵,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體現出課程文化鮮明的個性特點。
2、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結合的原則
學校活動課程、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綜合課程應該成為學校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學科課程具有了綜合性、整體性的特點與趨勢,也必然要求學科課程要與綜合課程相互結合,取長補短,共同構建課程文化。
3、多級文化形態共生共榮的原則
學校文化是以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組成的校園人主體共同參與的文化,是以具有校園特色的學習、生活、管理個性化特質形式和精神形式為其表現特徵的,是為其成員共同遵循並得到同化的價值觀體系、行為準則和共同作風的總和。它是由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等多級文化共同組成的整體,包含了課程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等縱向發展的文化形態和發展趨勢。
因此,課程文化是一種多學科、多領域、多途徑文化形態和文化實施的相互作用、相互發展的結果,是多種文化形態共生共榮的結果。只有有了多級文化形態的共生共榮,最後才能整合出校本化、個性化的課程文化。
4、課程文化管理校本化的原則
課程文化是由該校師生共同參與、以校本化管理為支撐的具有學校自身管理特質和表徵的文化,它以學校校園為環境活動場,以校本管理為實施方式和途徑,因此,課程文化在管理上也必然具有校本化的特點,這也是課程文化創造性、個性化的具體體現。
建設策略和途徑
1、與各學科發展方向和學科文化構建同步。
學科發展有時代性、文化性、實踐性、創造性等諸多特徵和要求,構建本學科的文化形態,形成本學科的文化特質,是教育科學化、藝術化的深層次發展要求,是提升教學境界、追求教育品位的需求,是學科、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方面。數學教學強調數學思想、數字文化,語文學習講究語文素養、人文精神,歷史教學強調科學歷史觀,地理學科則有鄉土地理、鄉土文化,等等,要將學科價值判斷、學科思想、學科新成果與具體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走實際應用和綜合發展之路,這既是克服高分低能的需要,也是構建學科文化的需要。
2、整合該校隱性課程文化的優勢。
該校校園文化、校園網路、教育基地以及各類活動等隱性課程,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這是各學科課程文化建設得天獨厚的條件。善於挖掘這些隱性課程的文化內涵,利用獨特的文化底蘊,構建本學科的課程文化,寓教於活動之中,寓教於文化之中,把教與學上升到藝術性、文化觀的高度,必將帶來全新的教學視角和教學境界。
3、搭建課程文化建設平台。
加強校園文化活動、文化交流和文化設施建設,利用講座、社團、沙龍等文化活動方式開展好課程文化研討和文化學術交流,形成一個校園課程文化建設場效應,搭建校本課程文化建設平台,使所有學科、全體師生有一個多層次互動發展平台,形成一個課程文化建設由點到面的發展。例如,學校通過教師論壇、學術沙龍等形式,倡導教師之間、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校園網開展研討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動,實現課程文化多向、動態發展;通過各種活動使課程文化轉化為實踐性、成果化的東西,使課程文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價值。課程文化可以與學校諸如休閑文化甚至食堂菜文化、飲食文化等共同構成大的文化場,形成場效應。
4、促進課程文化與校本科研的共同發展。
課程文化涉及學科理論、教育觀念以及主體價值觀、行為方式和態度等諸多因素,是社會文化觀、個人價值觀和學科理論的優化與整合,其科研的成分較多,其構成和流程模式又具有鮮明的個體特色,因此而顯得豐富多彩、千姿百態。任何一種課程文化的彰顯和認同,需要理論和實踐的多面支撐,因而加強課程文化與校本科研的共同發展非常重要,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課程文化成果
課程文化,是提升學科教學層次和教學境界的重要途徑,是學校教育哲學、教學方法、校本管理和校園文化的積澱和升華,主要在個性化特質形式和精神形式上影響並制約著校園人的活動和學校發展。由於以一定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為主要構成要素,所以課程文化的成果多為能使主體體驗到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可以物化的成果形式往往不是主要的成果形成。大體而言,物化的成果形式主要有校本文化教材,書面文化藝術作品或超文本文化藝術作品,課程文化特色材料,課程文化交流和獲獎情況等等。

校園人文環境


加強人文教育,建設人文校園,是學校教育的一項迫切而重要的任務。校園人文環境建設,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
校園人文環境,可以是內隱的,表現為師生的人文素養、人文精神,表現為滲透在學校各方面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等等;也可以是外顯的,表現在學校的每一位師生員工的言行舉止,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景觀。相比較而言,內隱的人文環境建設顯得更為重要和必要,它不僅是一種現實的行為規範和價值體系,更是一種積極的生命追求和崇高的精神體驗。
1、人文理念化的課堂模式
讓課堂教學充滿人文情懷,教師以自信、寬廣的胸懷,建立起民主、平等的互動對話課堂交流,使課堂閃爍人文的光輝,這是現代教育的追求。要在這樣的課堂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的“情意發展”與知識、理智、理解的“認知發展”的有機統一,構建師生健康、合理的人文內核,讓課堂成為師生生命歷程中快樂成長的精神樂園。
在這樣的課堂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體現自主發展的實踐性、能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體現主體的自主設計、自主實踐、自主調控和自主發展。該校的自主發展課堂教學管理模式,應該能從理論和實踐上很好地闡釋學校管理的人文理念,體現學校管理的人文情懷。
2、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在知行意等方面激勵著師生的發展,陶冶著師生的情操,這種陶冶和發展,無論是交往能力,創新精神,還是適應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其實都與人文素養緊密相關。該校校園文化建設,突出了人的發展,回歸生命的本原,使校園充滿人文氣息和人文關懷,這是該校“以人為本、主體創新”的管理理念的體現,也是校園文化建設不竭的源泉和動力。該校校園文化的特點,正是突出了人的自主性、生命性和創造性,突出人文環境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文明氣息、先進文化思想的有機滲透和融合。
3、培養人文素養為核心的隊伍建設。
強師興校是該校發展的關鍵。“強師”,只有從根本上培養和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才能提升教和學的境界;“興校”,也只有從培養和提高師生的人文素養入手,才能培養適應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學校隊伍建設中,該校倡導一種講品位、講合作的工作氛圍,主張弘揚協作精神、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營造民主氛圍,形成寬鬆的環境,以誠實、誠心、誠意取信於人,以環境文化氛圍涵養人的內在人文精神,出現了一大批名特優教師,青年教師培養途徑和方法的實驗研究獲省科研成果一等獎。
4、科學和人文兼美的校本課程。
該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更新,強調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兼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能力。能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如高二校本課程《無神論與當代青年教育》;能在國際理解的框架下,運用辯證和歷史的觀點看待國際政治,如校本課程《兩極格局下的世界》;能將人類與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結合起來,如《環境與生活》、《生物與環境》、《環境污染與化學》等;能將科學發展和科學精神提高到人文高度來認識,如《我國塑造工業發展方向》、《人體胚胎克隆研究新動態》等。
物化了人文環境建設,我們做到了凈化、美化、序化,身臨其境,能有一種環境的感染和熏陶作用,為此,精心設計了文化廣場,建好院士廳、名人苑、將軍角等人文設施,修飾好池塘廳台、塑像石刻等人文景點,校園內“三風”牌催人奮進,教學樓樓名寓意深遠,公寓樓生活化色調濃厚,漫步校園,古樹名木與高樓大廈交相輝映,顯示出百年老校的勃勃生機。

校園文化


校風:團結、誠樸、嚴謹、奮發教風:崇真、求實、樂業、創新
學風:尊師守紀、勤學苦練校訓:立德勵志、勇為人先
辦學思想:培養“最富創新激情的現代中國人”
辦學目標:和風惠暢,辦好省級重點中學;再鑄輝煌,爭創國家示範高中
管理理念:自主發展
1、校風與名校效應:打造“江蘇名校”品牌意識。
“團結、誠樸、嚴謹、奮發”是該校的校風。我們將校風建設納入“江蘇名校”建設的軌道,利用百年老校的悠久辦學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形成穩定的道德風範和精神面貌,以院士、將軍等校園名人為典範和榜樣,全校師生員工講究精誠團結,同心同德,嚴以律己,開拓創新,努力打造“江蘇名校”品牌意識,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形成名校效應,從而提升了辦學品位。
2、教風與創業激情:形成強烈的競檔升位意識。
該校的教風是“崇真、求實、樂業、創新”,將敬業精神與創業精神自覺地結合在一起,不僅把學生創造成“真善美的活人”,也努力把自己創造成“真善美”的典範,真而求美,突而求新。
(1)師德師風建設成為每位教師的立業、立人之本。積極開展了師德標兵、行業標兵等評選活動,開展好教師誓言和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等義務奉獻、事迹徵文等活動。
(2)磨鍊內功成為每位教師的自覺行動。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好培養青年教師的實驗研究活動,實驗成果評為省、市科研成果一等獎;名特優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一支全國、省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無錫名師等高層次教師隊伍,形成了一支十多名無錫市、宜興市學科帶頭人、三十多名無錫市、宜興市教學能手、新秀組成的骨幹教師隊伍,形成了十多人組成的無錫市勞模、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宜興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組成的各類工作貢獻突出的優秀教師群體。
(3)競檔升位成為每位教師的自覺追求。我們以“自主發展”作為教師自身素質建設的一條紅線,抓住和把握好每一個發展契機,不斷開拓創新,形成了比較強烈的競檔升位意識。這種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樂業敬業精神的自然流露,是以科研為依託,內化先進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開闊教育視角的必然結果,所以,每年有60篇左右的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有40多篇文章在省市級各類競賽中獲獎。
3、學風與育人氛圍:形成名人激勵效應。
該校的學風是“尊師守紀、勤學苦練”,這既是農村學生純樸和好學精神的體現,也是該校從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私立學校,到建國后的“老三中”精神(和橋高級中學在五十年代起稱“宜興縣第三中學”,曾被列為鎮江地區重點中學,以能樹立起學習成績、文藝、體育三面紅旗在市內外爭先和起示範作用而聞名,“三中人”以此而引以驕傲和自豪),一直倡導和發揚的優良學風。這種學風,激勵著每位“和中人”以較強的紀律觀、堅強的學習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勞,刻苦攻讀,才湧現出6名中科院、工程院士和一大批高級知識分子和軍隊高級將領,創造了農村學校人才培養的神話。
該校以獨將而純樸的學風熏陶學生,以百年老校傑出的校友名人來激勵學生,將逐步規劃建立名人館,在參觀學習后能以校友名人為榜樣,刻苦學習,報效祖國,在校內創設良好的育人氛圍,形成名人效應,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4、校訓與管理模式:形成自主發展的先進理念。
該校的校訓是“立德勵志、勇為人先”,這是師生員工共同的目標和追求,也是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的最終目標和要求,以“德”為本,以“志”為標,敢立時代發展的潮頭,勇於創業,敢於爭先,體現了一所具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學校對師生員工自覺的要求和激勵。
結合學校辦學思想和管理理念,該校以省級課題“構建學生自主發展的教學管理模式研究”為龍頭,多年來致力於構建教師和學生的自主發展管理模式,出台和完善了《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細則》、《教師自主發展崗位系列考核》等管理辦法,實施了目標導向機制、活動輔助機制、教科研動力機制、激勵獎懲機制和質量考核機制,形成了一個既全面發展,又有個性特色的創新型教師群體,促進了班風、學風建設,提高了現代教育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