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粒小松歌
五粒小松歌
《五粒小松歌》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借寫小松樹的備受壓抑來抒發詩人痛惡庸俗習氣的感情。前半首詠小松,形容小松的姿態;後半首寫小松不得其所,被當作點綴品,在孤獨凄涼的環境里,感傷自己的遭遇。全詩運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意含象中,寄託遙深,思致婉曲,別具情趣,思想和藝術綰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此詩前半首詠小松樹,形容小松的姿態。五粒小松,即華山松,生長在深山中,石筍相伴,溪雲回護,迎風挺立,經霜常綠,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機。但是,五粒小松一旦進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細絲捆束,鉸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長的可能。詩人在小松樹的姿態描寫中,已經將自己備受壓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託遙深。
後半首寫小松樹不得其所,它被擺在主人堂前當點綴品,主人壁上掛著粗俗的州縣地圖,主人交遊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小松樹在孤獨、凄涼的環境里,只能對月墜淚,感傷自己的遭遇,遙想深山裡曾經相依相伴的石筍和溪雲,不知它們還憶念它否。詩人借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將不滿現實的束縛壓抑,渴望自由的心緒,蘊含於姿態奇特的小松樹形象中,思致婉曲,別具情趣,思想和藝術綰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全詩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清代姚文燮《昌谷集注》:“鱗蜿蜿”,狀松干也。“洪厓飯”,喻松子也。“滿濃光”,色之深也。“束龍髯”,葉之齊也。主人壁上所鋪之州圖,即豫州華山也。五粒松產華山,此當贊圖畫之松耳。賀言此山舊多仙隱,如漢衛叔唧、張公超、五代鄭遨輩群修道於此。乃今堂前則皆世俗之儒,誰能有續仙侶者乎?月夜霜重,石罅如淚、石筍溪雲,惟寄書以招隱耳。
清代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松在深山,原與石筍相依而生,溪雲往來,朝夕相護。一入主人庭中,永與相別,不知能相憶而寄書否?夫松與雲石皆無情,所謂淚與書,皆假人事言之,以明小松托根不得其所耳。
清代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註》:“細束龍髯鉸刀剪”,詠松止此。以下不復照應,亦一格。
出身唐朝宗室大鄭王(李亮)房,門蔭入仕,授奉禮郎。仕途不順,熱心於詩歌創作。作品慨嘆生不逢時、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反映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社會剝削的歷史畫面。詩作想象極為豐富,引用神話傳說,托古寓今,後人譽為“詩鬼”。27歲(一說24歲)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