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以偉
鄭以偉
鄭以偉(1570—1633)字子器,號方水,江西上饒人。隆慶四年(1570年)出生,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與徐光啟並為內閣左右輔臣。他為官39年,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清明如信江水。
1633年夏,由於積勞成疾,鄭以偉卒於任上。崇禎皇帝親自到他的任所弔唁,稱他“輔政勤勞,服官慎恪”,贈太子太保,賜謚號為“文恪”,褒獎他一生恪盡職守,並派大宦官王德化扶靈柩送鄭以偉回歸故里。
鄭以偉25歲入翰林,64歲卒於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任所,為官一生,“孌不衣帛(孌,美;不以穿錦帛為美),馬不食粟。蓋棺之日,囊無餘貲”(《明史·列傳》)。
萬曆二十九年(1601)進士,授檢討,累遷少詹事。泰昌元年(1620),官禮部右侍郎。天啟間,官禮部左侍郎協理詹事府,與魏忠賢相忤,上疏告歸。崇禎二年(1629),召拜禮部尚書。五年,兼東閣大學士,與徐光啟並相。廉潔自好,票擬非所長,累乞休不允,卒於官。贈太子太保。其文章奧博,而票擬非其所長。曾曰:“吾富於萬卷,窘於數行,乃為後進所藐。”有《靈山藏集》、《互泥集》。
鄭以偉,字子器,上饒人。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累遷少詹事。泰昌元年,官禮部右侍郎。天啟元年,光宗祔廟,當祧憲宗,太常少卿洪文衡以睿宗不當入廟,請祧奉玉芝宮,以偉不可而止,論者卒是文衡。尋以左侍郎協理詹事府。四年,以偉直講筵,與璫忤,上疏告歸。崇禎二年,召拜禮部尚書。久之,與光啟並相,再辭,不允。以偉修潔自好,書過目不忘,文章奧博,而票擬非其所長。四年,御史水佳允連劾兵部尚書梁廷棟,廷棟不待旨即奏辯。廷棟故出象坤門,佳允疑象坤泄之,語侵象坤。延儒以廷棟嘗發其私人贓罪,惡之,並惡象坤。象坤遂五疏引疾去,廷棟落職。給事中吳執御、傅朝佑稱象坤難進易退,不當以門生累,不聽。家居十年,無病而卒。贈太保,謚文貞嘗曰:“吾富於萬卷,窘於數行,乃為後進所藐。”章疏中有“何況”二字,誤以為人名也,擬旨提問,帝駁改始悟。自是詞臣為帝輕,遂有館員須歷推知之諭,而閣臣不專用翰林矣。以偉累乞休,不允。明年六月,卒官,贈太子太保。御史言光啟、以偉相繼沒,蓋棺之日,囊無餘貲,請優恤以愧貪墨者。帝納之,乃謚光啟文定,以偉文恪。
其後二年,同安林釺為大學士,未半歲而卒。亦有言其清者,得謚文穆。釺,字實甫,萬曆四十四年殿試第三人,授編修。天啟時,任國子司業。監生陸萬齡請建魏忠賢祠於太學旁,具簿醵金,強釺為倡。釺援筆塗抹,即夕掛冠欞星門徑歸,忠賢矯旨削其籍。崇禎改元,起少詹事。九年由禮部侍郎入閣,有謹願誠恪之稱。
久之,帝念光啟博學強識,索其家遣書。子驥入謝,進《農政全書》六十卷。詔令有司刊布,加贈太保,其孫為中書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