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標準體系
專業術語
勞動標準體系是專業術語,拼音為láo dòng biāo zhǔn tǐ xì,是指由勞動領域內多種類、多層次的勞動標準所組成的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這套體系對維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合法權益和協調勞動關係,加快實現勞動力市場的規範化、科學化,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后勞動領域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為勞動保障工作實行科學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礎。各種勞動標
勞動標準體系
三是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的重要手段。勞動者基本權益保障標準包括最低工資標準、工時標準、社會保險標準等的建立和實施,為合理確定勞動關係雙方權利、義務打下了基礎;而勞動關係建立和調整的有關標準的頒布實施,為協調處理勞動關係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操作程序依據,並進而推動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通過契約形式詳細規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這一系列相關勞動標準的貫徹實行,有利於保障勞動者的權益,有利於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和穩定。
四是推動勞動領域標準化工作的根本措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客觀要求勞動保障事業相應實現科學化、規範化和現代化。為此,必須在勞動領域加快推行標準化工作。勞動標準體系的健全,既為勞動領域的標準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勾畫了藍圖,又為標準化工作的落實提供了體系保證,有利於促進勞動領域各方面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現代化。綜上所述,勞動標準體系具有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維護勞動者權益、調節勞動關係、推進勞動領域標準化等功能,發揮著全面促進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勞動標準體系漫畫
這是由勞動領域的複雜性所決定的。從體系橫向角度看,可以劃分為若干勞動專業,比如就業、工作條件、職業技能開發、勞動關係調整、勞動安個衛生、社會保險、勞動行政管理等;從體系縱向角度看,可以劃分為國家級、行業級、地方級、企業級若干層次。而且,從其他不同角度,還可以有多種劃分辦法,反映其他結構狀態,因而其體系結構具有複雜性。
勞動領域範圍寬廣,勞動標準的對象性質多種多樣。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其中,具有自然屬性的勞動標準對象里,還可分為人體的生理自然屬性(如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智力程度等),又可分為某些特定用品的物理、化學自然屬性(如涉及勞動安全衛生的鍋爐、壓力容器等)。具有社會屬性的勞動標準對象里,還可以分為勞動管理關係(如車間主任、工段長對一般勞動者的管理關係),又可分為勞動關係或勞資關係(如僱主雇傭勞動者,雙方形成勞資關係)。另外,還可分為其他社會關係,如勞動行政部門、有關中介機構調節勞動關係、管理勞動力市場的活動等。因此,勞動標準體系面對的勞動領域具有多樣性,較之工業標準體系的領域更為豐富多彩。
勞動標準體系示意圖
勞動標準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體系,與中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相連,既受環境的重大影響,又反作用於環境。由於中國現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基本特點是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發展不平衡,二元經濟結構影響仍較大等等,因此,勞動標準的制定一定要適應其對象所處環境、條件,既不要過分超前,更不要落後,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等相適應;同時,勞動標準體系的逐步健全-定要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要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二者關係,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勞動標準體系建設的重點,校準勞動標準體系整體功能以及具體勞動標準系統功能的作用目標,使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中國勞動標準體系離不開理論指導。從理論基礎看,勞動標準體系主要以下列三方面理論為支撐,其中既涉及自然科學理論,又涉及社會科學理論。第一是標準化理論,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標準化的方法原理,這是制定勞動標準,形成勞動標準系統所必須遵循的原理。主要有簡化原理、統一原理、協調原理和最優化原理。所謂簡化原理,即將超出必要的多樣性發展中的多餘的、可替換的、低功能的環節刪除掉,這是制定標準的前提。所謂統-原理,就是確定-致性,並使一致性與被取代的事物之間具有等效功能。所謂協調原理,即制定標準必須進行協調,使每一個標準在本標準系統中處於恰當位置。所謂最優化原理,即追求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另一方面是標準系統的管理原理,這是形成勞動標準體系並使之正常運行所必須遵循的原理。主要包括系統效應原理、結構優化原理、有序發展原理、反饋控制原理。所謂系統效應原理,就是強調標準系統和體系的整體效用超過標準個體效應的總和,說明標準體系的重要性。所謂結構優化原理,是指標準體系內部結構必須有序化、合理化、有效化,從而達到優化,這是提升標準體系整體功能的關鍵環節。所謂有序發展原理,是指標準體系要隨著自身和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而適時調整、完善,這是使標準體系不被歷史淘汰、永保活力的保證。
所謂反饋控制原理,是指標準體系要隨時吸收各方面信息,根據信息進行管理,這是標準體系實現目標的決定性因素。第二是系統理論。包括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耗散結構理淪、協同學理論、突變理論等。其中尤其以系統論、控制淪、資訊理論作用最大。所謂系統論,即用系統的觀點、動態的觀點、等級的觀點來認識、把握標準體系;所謂控制論,即根據自適應組織系統理論、最優控制理論等來改進、完善標準體系;所謂資訊理論,即強調根據信息及其交流來調節標準體系。第三是勞動經濟理論。包括就業、失業理論,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論,勞動關係及其調整理論,勞動法學理論等。勞動標準的制定和勞動標準體系的健全,都需要這些相關理論的支撐。除以上三方面理淪基礎外,還涉及現代科學管理等理論。
勞動標準體系作為國家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體系框架和內部結構與其他領域標準體系具有相同或相似之處,但同時,又具有其自身的--定特殊性。與其他領域標準體系一樣,勞動標準體系是一個多維結構。一般而言,其他標準體系--主要指工業標準體系,可以劃分為三維(領域、級別、種類)結構,或劃分為六維(領域、級別、種類、層次、序列、隸屬)結構。勞動標準體系由於其領域的多樣性,既有自然屬性標準,又有更多的社會屬性標準,其各種標準相互之間的隸屬關係不大,具有序列、層次關係的也不很多,因此,可以將勞動標準體系劃分為一個三維結構,即專業、種類和級別。
第一維"專業"是指勞動領域內的專業劃分,這是依據勞動領域的多樣性所確定的。可以劃分為就業、工作條件、勞動關係調整、職業技能開發、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勞動行政管理等多種勞動專業。這些專業中的重複性事物、概念和行為就是勞動標準的對象,通過對這些對象制定勞動標準,就形成了各該專業的勞動標準系統。若干勞動專業的勞動標準系統的組合,就構成了專業維,用x軸來表示。
第二維"種類"是指勞動標準的表現形式種類。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基礎類勞動標準,比如專用勞動標準術語、符號、代碼、圖形、標誌等。二是管理類勞動標準,比如勞動管理目標標準、勞動管理項目標準、勞動管理程序標準、勞動管理方法標準等(或者也可以把管理類勞動標準按效力層次劃分為法規類勞動管理標準、規範類勞動管理標準)。三是工作類勞動標準,比如用人單位內的部門勞動工作標準、崗位勞動工作標準,包括勞動工作目的、範圍,工作程序、工作責任和權利、工作質量要求和效果等。四是技術類勞動標準,比如鍋爐、壓力容器的產品安全標準,勞動安全標準,勞動衛生標準,工傷評殘標準等。其他類勞動標準,指上述幾類勞動標準包括不了的勞動標準。在以上幾類勞動標準中,應是管理類勞動標準數量多、範圍廣,但目的的現實情況是技術類勞動標準發布最多。這兒類勞動標準構成廠種類維,用Y軸來表示。
第三維"級別"是指各種勞動標準適用的層次範圍。反映制定和發布勞動標準的機構的級別。按國家標準體系的級別劃分,勞動標準可劃分為國家級、行業級、地方級和企業級四個級別。但由於勞動標準體系所具有的目的複合性、結構複雜性、領域多樣性等特徵,因而其四個級別的相互關係與工業標準等具他標準體系中四個級別的相互關係不同。其中,國家級勞動標準,是指由國家立法機關、國家勞動行政部門和國家標準化機構通過法定或行政程序制定、發布的在中國範圍內適用的勞動標準。行業級勞動標準,是指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發布的在中國某行業範圍內適用的勞動標準,但在相應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實施后自行廢止。地方級勞動標準,是指由各級地方立法機構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標準化機構制定、發布的在該地區內適用的勞動標準。其中,地方立法機構和地方政府頒布的勞動標準可高於國家頒布的相應勞動標準;由地方標準化機構頒布的勞動標準,在相應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實施后自行廢止。企業級勞動標準,是指由企業制定、發布的在本企業內適用的多種形式的勞動標準。這四級勞動標準構成了級別維,用z軸來表示。概括而言,x軸專業維、Y軸種類維和Z軸級別維構成了勞動標準體系的三維結構圖。
勞動標準的定義是,對勞動領域內(包括社會保險)的重複性事務、概念和行為進行規範,以定量形式(如數據、圖表)或者以定性形式(如文字描述)所 做出的統一規定。勞動標準體系是指由勞動領域內多
種類、多層次的勞動標準所組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勞動標準體系表有四大部分:一是編製勞動標準體系總表。二是編製各勞動專業標準系統表。三是編製各級別勞動標準系統表。四是編製其他結構表。
勞動標準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它是國家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勞動法律體系和勞動規章制度也有密切聯繫,它是建立在勞動力市場基礎之上的,是勞動力市場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三化”建設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時勞動標準體系的建立健全與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緊密相關。
當前,建立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維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合法權益,進一步協調勞動關係的迫切需要;二是規範勞動力市場秩序、加快實現勞動力市場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三是加入世貿組織后勞動領域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的迫切需要;四是促進勞動保障事業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具有可行性。首先,我國已制定了相當數量的勞動標準,初步構建起勞動標準體系框架;其次,勞動制度改革和勞動事業發展為制定勞動標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第三,國家標準化工作的逐步深入推進促進了勞動標準體系的健全;第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外國現代公司進入我國也有利於促進勞動標準體系的發展。
建立健全中國勞動標準體系應遵循的指導思想是:圍繞勞動和社會保障中心任務,遵循國家標準化法、勞動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勞動力市場為基礎,以維護勞動關係雙方合法權益、規範勞動力市場主體行為、提高勞動效率為主線,以勞動和勞動關係秩序以及經濟、社會效益達到最佳狀態為目標,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實際需要,又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勞動標準體系,促進我國勞動保障事業全面、協調發展。建立健全勞動標準體系應堅持的原則是:切合實際、科學合理;維護權益、體現效率;把握整體、突出重點;急用先建、逐步完善;分工協作,共同推進。
建立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其基礎是制修訂勞動標準。國家級、行業級、地方級和企業級勞動標準的制修訂基本程序和方法是,正確確立制修訂勞動標準項目;組織勞動標準制定或修訂工作組;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根據需要進行實踐驗證;起草勞動標準草案(徵求意見稿);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組織審查標準草案(送審稿);編製標準草案(報批稿);嚴格按照程序審核批准;根據規定和需要以各種形式發布。
現階段我國勞動標準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體系建設和實際貫徹執行兩方面。當前做好勞動標準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調整和修訂現行勞動標準,增強其操作性和可行性;二是有針對性地對重點環節加強監督檢查,促進勞動標準的貫徹執行;三是加強理論研究和宣傳,為建立健全勞動標準體系提供理論及輿論支持;四是配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工作類勞動標準;五是加強隊伍建設,形成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