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
巴登的路易絲公主
巴登的路易絲公主(全名:路易絲·瑪麗亞·奧古斯特;1779年1月24日-1826年5月16日),后更名為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俄語:Елизавета Алексеевна),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妻子,俄羅斯的皇后。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於1779年1月24日在巴登大公國的卡爾斯魯厄出生,是巴登大公儲卡爾·路德維希和他的妻子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艾米麗公主的女兒。
路易絲公主在被葉卡捷琳娜二世選為她的長孫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大公,未來的亞歷山大一世的新娘后,便於1792年11月前往了俄羅斯。她皈依了東正教,更名為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並且獲得了俄羅斯大公夫人的頭銜。1793年9月28日,年僅14歲的伊麗莎白與15歲的亞歷山大結婚。最初,兩人的婚姻幸福快樂。婚後,她育有兩名女兒,但均早夭。
作為皇后,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積極參與宮廷事務履行皇后職責,但是她的婆婆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的地位卻比年輕的皇后更加突出。伊麗莎白和亞歷山大和諧相處了將近二十年,但是他們卻過著分居的生活,並且都產生了婚外情。她既不受俄羅斯民眾的歡迎,也得不到羅曼諾夫家族成員的喜愛。伊麗莎白也沒有起到重大的政治作用,但是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她強烈支持丈夫的政策。19世紀20年代初,伊麗莎白和亞歷山大和好,他們再一次成為了一對幸福的夫妻。由於伊麗莎白的健康每況愈下,他們不得不前往塔甘羅格調養。在她丈夫去世的五個月後,1825年12月,伊麗莎白在塔甘羅格去世。
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
少女時代的伊麗莎白
1779年1月24日,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在卡爾斯魯厄出生,她出生時的頭銜是巴登的路易絲公主,也是柴林根家族(HouseofZähringen)的一員。路易絲是巴登大公儲卡爾·路德維希和他的妻子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艾米麗公主的女兒。她出生時十分瘦小虛弱,以至於醫生認為她無法倖存。路易絲在一個家人之間親密無間,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她至始至終都十分依戀她的母親,直到她去世都一直與她的母親保持著密切的信件往來(她母親艾米麗比她活得更久)。她在巴登宮廷中受到了周到的教育。她會說和書寫法語和德語,還學習了歷史、地理、哲學、及法國和德國文學。由於巴登鄰近法國,她對法國文化和當時的生活習慣瞭然於心。因為她的祖父第一代巴登大公並不富有,她們一家的生活水平在皇室標準之下。
而此時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正在為自己的長孫,未來的亞歷山大一世尋找合適的新娘,她把目光鎖定在了巴登公主的身上。由於葉卡捷琳娜對巴登公主留有良好的印象,葉卡捷琳娜便邀請路易絲公主和她的妹妹,後來成為了瑞典王后的弗雷德里卡公主前往俄羅斯。
11792年10月31日,經過長途跋涉,風塵僕僕的兩姐妹終於抵達了聖彼得堡。女皇對路易絲十分滿意,她認為路易絲是一位集美麗、魅力和正直為一身的優秀女孩。當晚,她便對私人秘書克拉伯維茨基說道,“巴登大公主越看越耐看。凡見到她的人都會喜歡她的。”第二天她又寫信給格林,“如果亞歷山大先生認為大公主還不夠出眾,那他就太苛求了。”亞歷山大的母親,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大公夫人給自己的婆婆寫信“我覺得她不僅容貌娟秀,而且身段苗條,窈窕娉婷,就是最為清心寡欲的人也會傾心愛她的。”而路易絲自己也被亞力山大的高大帥氣所吸引。起初,由於亞歷山大還十分年輕並且缺乏經驗,他在與他未來的新娘見面時十分害羞,亞歷山大不知道該如何與路易絲相處,以至於路易絲誤以為亞歷山大並不喜歡自己。然而,這對年輕的夫妻很快就喜歡上了彼此。“你告訴我,我掌握著某個人的幸福,”路易絲對亞歷山大寫道。“如果這是真的,那時他的幸福將會永駐…這個人溫柔地愛著我,並且我也以愛他作為回報,這將是我的幸福…你可以肯定的是我愛你無法言喻,”她補充道。聖彼得堡宮廷於1793年1月獲悉路易絲的父母已經正式同意這門親事。於是立即安排路易絲學習俄語,聆聽神甫授課,準備皈依新的宗教。5月9日,伊麗莎白正式接受東正教洗禮,並將她的名字路易絲·瑪麗亞·奧古斯特更改為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1793年5月,兩人舉行了訂婚儀式,由葉卡捷琳娜親自主持交換訂婚戒指的儀式。
亞歷山大與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與亞歷山大的婚禮於1793年9月28日在冬宮大教堂舉行舉行,“這是一場丘比特與普賽克之間的婚姻。”葉卡捷琳娜對利涅親王查爾斯-約瑟夫寫道。當時的伊麗莎白年僅14歲,而她的丈夫也只比她大一歲。
婚禮期間,女皇和兒子之間再次爭執不下,到最後時刻,保羅大公竟決定拒絕出席婚禮。多虧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大公夫人多方勸說,這才令他回心轉意。婚禮上保羅站在家人的最前列,雙眉緊鎖,滿面怒容。亞歷山大見父親將不悅的心情表露於色,內心感到十分痛苦。婚禮上,亞歷山大穿的是銀白色軋光織錦緞的皮袍,紐扣是鑽石的,胸前斜掛聖安德烈勳章綬帶。伊麗莎白的長裙是用同樣的軋光織錦緞制的,上面綴著寶石和珍珠。新郎的王冠由康斯坦丁·帕夫洛維奇大公托舉在手。伊麗莎白的王冠則由別茲波羅科親王舉著。儀式結束后,彼得保羅要塞以及海軍部一齊鳴放禮炮,各大教堂也一齊響起鐘聲。響亮悅耳的終生一共持續三天,慶祝活動則延續兩周。
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
伊麗莎白皇后
由於伊麗莎白結婚時非常年輕,做起事情來也就比較靦腆和不自然,因此,她並沒有對自己的新身份做出充足的準備。俄羅斯宮廷的富麗堂皇使伊麗莎白開始不知所措並且也對宮廷內充滿的邪惡的陰謀詭計以及無情的算計感到恐懼。伊麗莎白對宮廷中猖獗的性交易驚駭萬分,她周圍所有的人都對此樂此不疲,私通更被公認為一種娛樂形式。未來的莫斯科縱火者菲奧多爾·洛斯托普欽曾經向倫敦的俄國公使謝苗·沃龍佐夫抱怨,說伊麗莎白大公夫人面前有個很壞的榜樣,就是舒瓦洛夫伯爵夫人的女兒。舒瓦洛夫伯爵夫人試圖讓自己的女兒去勾引大公(亞歷山大一世),同時又想誘使大公夫人捲入一場羅曼史。而女皇自己就是宮廷中生活放蕩淫亂的最佳例子。葉卡捷琳娜的情夫普拉登·祖博夫,竟然放膽公開追求伊麗莎白。他本應向女皇獻媚,卻不斷對伊麗莎白送秋波,飛媚眼,長吁短嘆,試圖勾引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於是他追求伊麗莎白的舉動很快成為宮中人盡皆知的新聞。伊麗莎白雖然感到局促不安,但卻彬彬有禮地予以拒絕。在充滿繁文縟節的俄羅斯宮廷中,大公夫人深感孤獨,思鄉情緒也愈發濃烈,尤其是在她的妹妹弗雷德里卡回到了巴登之後,伊麗莎白就彷彿被遺棄在了一個與其格格不入的世界中,在那,她永遠不會成為自己,甚至總是被她的僕人和侍女所包圍。她用法文給母親寫信,“這裡總是無事瞎忙。”“這星期是跳舞周,自星期一以來,每天都有舞會。星期二的舞會是在我們這裡舉行的,甚至跳了華爾茲舞。昨晚由女皇左右最為得寵的一位夫人舉行化裝舞會,今晚在埃爾米達日的劇院觀看演出並參加社交舞會。”而她與亞力山大之間的關係更成為了她唯一的安慰。“只有我的丈夫能夠使我快樂,沒有我的丈夫,我應該已經經歷了一千次的死亡。”伊麗莎白與亞歷山大的婚姻第一年還是相對幸福的,但是大公夫人依舊讓葉卡捷琳娜二世感到十分失望,她很早就發現兒媳婦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大公夫人是位生育多的母親,所以對於孫媳伊麗莎白竟不能儘快生下重孫很難理解,因此,女皇直到去世都沒有看到這對夫婦生下一個男孩。1796年11月,由於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去世,伊麗莎白的公公保羅一世繼承了皇位。在他的統治期間,伊麗莎白一直迴避保羅的宮廷生活,處於俄國宮廷里最不起眼的角色。她十分厭惡她的公公保羅一世,對他不公正的統治以及遲鈍的性格十分反感。
伊麗莎白婚姻生活的第一個裂縫開始出現。在忽視了自己的丈夫身上,伊麗莎白浪漫的天性並沒有得到滿足。她只好開始在別處尋找情感上的慰藉。一開始孤獨寂寞的伊麗莎白向她同病相憐的密友,美麗的格洛威娜伯爵夫人尋求精神上的庇護,後來,她與亞歷山大最好的朋友英俊瀟灑的波蘭王子亞當·恰爾托里斯基開始了一段浪漫的戀情,他們的關係持續了三年。
伊麗莎白皇后與孩子
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
亞歷山大一世一成為皇帝,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便鼓勵他走出保羅一世遇刺的心理陰影並且將自己投身於為俄羅斯服務的事業中去。作為皇后,伊麗莎白積極參加宮廷活動,履行皇后職責,但是帝國第一女性的地位依舊被她的婆婆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太后所享有。在官方活動中,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太后緊跟在皇帝身後,伊麗莎白則被迫獨自走在他們身後。亞歷山大一世對他的妻子漠不關心,但在公開場合依舊對她很有禮貌,殷勤體貼並且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皇后的陪伴下就餐,他還不時去伊麗莎白的房間里過夜,因為他一直希望伊麗莎白給他生下一位合法的繼承人。伊麗莎白是如此的溫和寧靜以至於不會像她的丈夫一樣焦躁不安並且受到靈魂的折磨。1803年,亞歷山大與德米特里·納雷什金王子的妻子,波蘭公主瑪麗亞·納雷什金娜開始了婚外情,這段戀情持續了超過十五年之久。瑪麗亞·納雷什金娜公主還在乏味的宮廷中明目張膽的炫耀她的風流韻事。此外,亞歷山大一世還與七名情婦育有九名私生子女。
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
1806年11月16日,伊麗莎白生下了她的第二個女兒伊麗莎白·亞歷山德羅芙娜女大公。有傳言稱新生兒並不是亞歷山大一世的女兒,而是奧霍特尼科夫的孩子。在奧霍特尼科夫被害后,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心灰意冷並把她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她的女兒伊麗莎白(昵稱:利辛加)身上,十五個月後,小女孩因出牙期遭受感染而意外夭折。她給母親寫信說道,“現在我活在世上已無所事事。這最後的一擊,我的靈魂竟無力承受。”以後,她又寫道,“我彷彿能在住房裡看到春天,太陽和花草,聽到鳥兒在鳴叫,是利辛加的小鳥,她常同灰雀嬉戲,我腦中總盤旋著灰雀啁啾曲調,似乎我將永遠難忘。”
勒布朗夫人所作的伊麗莎白皇后
拿破崙戰爭期間,儘管她一直處在私人生活和政治危機中,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依舊強烈支持丈夫的政策。拿破崙倒台後,她同她的丈夫一起出席了許多歐洲君主都參加了的維也納會議。在那,伊麗莎白與她的舊情人亞當·恰爾托里斯基重逢。亞當·恰爾托里斯基仍然愛著她,並且原諒了她過去的背叛。但是他們的重逢十分短暫。
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太后
內廷的活動以太後為中心。一切禮儀活動全在太後宮中舉行。在正式的禮賓場合,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也常挽著皇帝的胳膊,伊麗莎白皇后則尾隨在後,孤身而行。在俄國,誰若有幸蒙陛下恩寵,被委以重任,必定要向太后施禮,吻手謝恩,儘管她與這些賞賜毫無關係。而對皇后伊麗莎白卻毫無表示,因為這不符合“習慣”。聖彼得堡的達官要人每隔兩周必定要前去太後宮中朝拜一次。伊麗莎白從來不去太後宮中。
隨著伊麗莎白的年紀達到四十歲,她美麗的容顏也隨著時間逐漸消逝,她的丈夫也經歷了個人的轉變,這對夫婦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1818年,亞歷山大一世沉浸在宗教的神秘色彩之中,他斷絕了與瑪麗亞·納雷什金娜長期的曖昧關係。從那時起,丈夫和妻子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一起。皇后對亞歷山大深表同情並且當亞歷山大失去了他親愛的親生女兒索菲亞時,伊麗莎白給了他精神上巨大的支持。皇帝和皇后之間的明顯的和解引起了大眾的驚訝:“有時我會覺得自己是亞歷山大的情婦,並且好像我們已經秘密結婚了…”伊麗莎白寫信給她母親說道。
從1825年開始,伊麗莎白的健康每況日下,她長期遭受了一種肺部疾病和神經病痛。伊麗莎白的主治醫生建議她去一個氣候溫和的地方調養身體,並為她推薦了南部沿海城市塔甘羅格。1825年塔甘羅格的秋天確實非常溫暖、非常乾燥,對伊麗莎白皇后的健康有益;在首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皇帝夫婦只好在塔甘羅格建立了一座別墅。10月5號,他們入住這座新的宮殿。伊麗莎白與丈夫幸福的在這座城市生活。
1825年12月17日,亞歷山大由於感染了風寒從克里米亞返回了塔甘羅格,結果這病進一步嚴重,發展成了斑疹傷寒。上午10點50分,沙皇亞歷山大終於吸了最後一口氣,咽氣錢再也不曾恢復知覺。終年47歲。伊麗莎白從她坐著度過那麼多不眠之夜的椅子上站起來,雙膝跪下做了祈禱,然後划十字,吻死者的前額,為他合上雙眼,在他的頸上繫上自己的手帕。
伊麗莎白皇后的晚年
不久之後,伊麗莎白雖仍疲憊不堪,但終於決心離開塔甘羅格,帶著少數隨從,啟程返回聖彼得堡。她寫給母親的信說:“身體和心靈的痛苦難以盡言。”皇太后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預定在卡魯加同兒媳婦伊麗莎白會面。5月15日,伊麗莎白抵達俄羅斯腹地圖拉行政區的小鎮別廖夫后,放棄了繼續趕路的計劃,停留在一所匆匆布置的住房裡。她已經精疲力竭,說話困難,連燭光的刺激也難以忍受。她的秘書隆基諾夫寫道,“她目光獃滯,眼窩深陷;眼睛下面的藍色血管腫脹得像核桃,這使得她的鼻子變寬,彷彿是另行安裝的。她的膚色暗紅,下頦下垂,不能閉嘴。”侍衛醫生給伊麗莎白診了脈,開完葯,便退了出去。女僕梯松小姐進來伺候,她拒絕了。凌晨4時30分,梯松小姐再次走進皇后卧室探望她是否也已安歇,卻發現她已在床上逝去。皇后死於心力衰竭。1826年6月21日,伊麗莎白的棺柩安葬在地下墓穴中亞歷山大一世的棺柩旁邊。
亞歷山大一世與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芙娜育有兩名女兒,但她們均在幼年時便夭折。他們共同的悲傷短暫的拉近了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
• 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1799年5月29日-1800年7月8日),早夭。
• 伊麗莎白·亞歷山德羅芙娜(1806年11月15日-1808年5月12日),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