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林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撫順市元帥林位於撫順東35公里東洲區章黨鎮高麗村南高阜地帶。高阜自南向北伸展,陵園雄踞高阜之上,坐北朝南,南與鐵背山相望。
元帥林始建於1929年5月,是張學良將軍為其父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修建的陵寢。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后,張氏家屬為他尋找墓地,派出了眾多風水先生,遍查了遼瀋地區名山大川,其中周姓風水先生選中了此地,他稱此地是“前照鐵背山,後座金龍灣,東有鳳凰泊,西有金沙灘”。隨之,張學良夫婦及張作霖五姨太、張作相、湯玉麟等前往巡視,也認為此處山清水秀氣勢不凡,又有鐵路相通,於是決定在此地建張作霖陵寢。
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東部撫順市區東38公里處,地處大夥房水庫東北岸張作霖空墓陵區,是張學良夫婦及張作霖五姨太等人為其父張作霖修建的陵墓,陵園坐北朝南,由方城、圓城、墓室三部分組成。
1928年,歷時三年,陵墓開始建設時,張氏家屬曾從北京、河北等地古代陵墓搜集了大批明代和清代精美石刻(1924年張作霖曾經在圓明園運走過漢白玉用來建設自己的墓地),擬用於此墓建設。後來由於歷史原因,張作霖的遺骨安放在他處,但那些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石刻便存放於此,擺在了墓室外的神道兩側。1988年,“元帥林”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7月經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10.44萬畝。
現狀
據了解,“元帥林”圓城內正門12根木質柱體已經腐化,且墓道有多處漏雨;“元帥林”的陵墓後部有一道特別高大的牆,夜深人靜時人站在牆下,可聽見百米外的聲音,此牆因此稱為“迴音壁”,但是迴音壁現已出現裂痕。而方城內的1640延長米的方城牆,只剩下1000多米,餘下的方城牆受到風雨的侵蝕,牆體上的外表水泥脫落,牆脊帽更是參差不齊,脫落嚴重,青磚外露。圓城牆的問題也不少,有一部分瓦片已經破碎。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東部撫順市的東北部,地處大夥房水庫東北岸張作霖空墓陵區。1992年7月經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10.44萬畝。公園處於渾河、蘇子河交匯處,薩爾滸山北側鐵背山對面。園內林木繁密,薩爾滸山山勢奇特,蘇子河、渾河和薩爾滸河從園區周圍。
公園處於渾河、蘇子河交匯處,薩爾滸山北側鐵背山對面。園內林木繁密,薩爾滸山山勢奇特,蘇子河、渾河和薩爾滸河從園區周圍.
前幾年,在“元帥林”及其周圍成立了薩爾滸旅遊度假區旅遊區,為了便於管理,自2000年起,“元帥林”從原市文化局划轉至薩爾滸旅遊度假區的管委會管理。
但是具有非凡意義的“元帥林”,其保護現狀卻不容樂觀。
為厚葬張作霖,在張學良的主持下,成立了大元帥葬儀籌備處,彭賢(東北官銀號總辦)為總辦。石輯吾為經理,大元帥府的處長鄭天順、總務科長王運豐等負責建陵適宜。通過招標,天津華信工程司中標,有天津華信工程司歸國設計師殷俊負責工程的設計和建設。投資1400萬元。預計3年完工,在崗北設置了元帥林火車站。向南修了火車道和大車道,運輸車輛絡繹不絕。1931年秋,正當元帥林工程初具規模時,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停止了營建。張作霖遺骸未葬於此,而是後來移葬錦縣驛馬坊。(現為凌海市)
元帥林的全部工程雖未竣工,但建成的部分已相當可觀,陵園仿瀋陽東陵建築,有帝王陵寢的風格,又有中西結合的新意,坐北朝南,主要由方城、圓城、寶頂三部分組成。另有外圍牆高築,四角建有炮台。按原設計,外圍牆南北長約540多米,東西寬約270多米,方城南北91米,東西89米,(寶城)圓城周長約420米。陵園繞牆高築,南面為祭祀區,北部為墓葬區。南部祭祀區因1954年修大夥房水庫,被劃為淹沒區,在1958年蓄水前被迫拆除了。原設的陵門、牌坊、隆恩門、享殿、方城等建築都已不存在了,只留下了部分遺跡。元帥林120級石階以南為淹沒區,120級石階以上為墓葬區,石階之上為二對翁仲人,明代石雕,正門為單歇山式,綠琉璃瓦屋面,正脊有吻、岔脊有獸,精工彩繪。過正門可見一套石五供(陵墓用石雕供器)、五供后是一架漢白玉牌坊,為當年建陵時所立。元帥林除了這幾組精美時刻以外,還有許多具有較高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石刻石雕陳列在石刻苑、東門至龍頭碑大道兩側。這些石刻都是當年建陵時的,張學良將軍在北京西郊石景山隆恩寺及附近的王爺墳等地購買的。共6000餘噸,通過北京三家店火車站運往東北。
元帥林現為AAA級國家旅遊風景區,1988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元帥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國務院核定並公布元帥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帥林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夏季園城正門前已成為碧波蕩漾的人工湖,園內蒼松翠柏、松濤颯颯、禽鳥聲鳴,遊人絡繹不絕,這裡已成為我省著名的文物、旅遊區。
1,自駕路線:撫順市內走202國道到營盤;
2,公交路線:在撫順火車站(南站)乘坐開往新賓、清原的長途客車和小客在元帥林路口下車即可;
3,火車路線:從撫順坐瀋吉線火車在營盤站下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