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燕銘

“桐城派”末代代表人物

齊燕銘(1907—1978),男,曾用名齊振勛、齊震、田在東,筆名齊魯、葉之餘等。蒙古族。北京人。

出身於破落的蒙古封建貴族家庭,姓齊利特氏。自幼勤奮好學,對金石篆刻、書法、京戲均有興趣。是“桐城派”末代代表人物,中國近現代著名國學大師、古文學家、著作家、詩人、教育家吳北江的弟子。同著名詩人、書法家曾克專、賀孔才,於省五,潘伯鷹等都為吳的門生。

人物生平


教育經歷

陳雲、周恩來、齊燕銘(中)在中南海
陳雲、周恩來、齊燕銘(中)在中南海
1924年入中國大學預科讀書,後轉國語系。
1930年6月畢業,曾在北平大同中學、光華女中、保定第六中學、北平中法大學、中國大學等校任教,並從事進步文化活動。

文學經歷

1932年至1937年一面追隨當時著名學者吳承仕教授治史學和訓詁學,一面致力於文學史的研究。
1933年任中國大學講師,曾在中國大學、中法大學、東北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史、戲曲史、文字學;編印了《中國文學史略》(上冊)、《中國戲劇源流》等講義;曾任《文史》雜誌編輯。
1935年起參加革命活動。“一二·九”運動時,加入新學聯,主編《盍旦》、《時代文化》雜誌,積極領導學生愛國運動。
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魯西北《抗戰日報》主編、政治幹部學校教務長,冀南行署太行辦事處主任。
1940年後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編寫中國文學史,並在魯迅藝術學院兼課。
1943年主持創作新編平劇《逼上梁山》,任導演兼飾林沖一角,毛澤東曾親筆書函予以高度評價。
1945年初參與創作京劇《三打祝家莊》。
1945年後任中共赴重慶、南京代表團秘書長,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統戰部秘書長。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政務院副秘書長,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總理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專家局局長,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1966年4月至1967年1月,任濟南市副市長,“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擊和迫害。
齊燕銘(中排右一)與毛澤東、周恩來等
齊燕銘(中排右一)與毛澤東、周恩來等
1974年後復出,擔任中國科學院及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顧問、第五屆全國政協秘書長、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期間,仍十分關心黨的文藝事業,先後發表了《舊劇革命划時期的開端——革命京劇〈逼上梁山〉是怎樣創作的》《延安創作革命京劇〈逼上梁山〉的經驗》等論文。

社會任職


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劇協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

人物事迹


精通詩畫
齊燕銘早年寫的詩詞已不復存在,戰爭年代和新中國建立后那些緊張的日子裡,他不再有閒情逸緻,幾乎想不起來做詩,只留下極少的幾首。
至於作畫,他則更沒有時間了,所以在家裡幾乎沒有見到過他畫畫。現留下來的,只有在他的會議記錄本上,能夠看到他粗粗幾筆的速寫,無非是會場上的人或者窗外的樹。這些大概就是他當時的視野所能接觸到的範圍了。從這寥寥數筆中,幾乎無從揣測他的構思和心情,但可以感覺到他的內心還潛藏著創作的激情。
齊燕銘除印譜之外,對於書畫的收藏極為有限。現可查到的齊燕銘收藏的文物,被拍賣的僅有百餘件。家中留下的大多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毅等首長以及老師的來信等,再就是畫家和朋友們送給他的字畫,其中有何香凝齊白石吳作人、邵宇等名家的作品。何香凝40年代的畫,他一直放在保險櫃里珍藏著。
主席稱讚
周恩來總理和齊燕銘(左)聽取彙報
周恩來總理和齊燕銘(左)聽取彙報
1943年,齊燕銘在延安參加了京劇《逼上梁山》的編導。這齣戲的初稿是由中央黨校研究員楊紹萱根據林沖的故事編寫的,當時齊燕銘是中央黨校教務處的文教科長,他還組織有票友性質的“大眾文藝研究社”。《逼上梁山》經過眾人加工修改,後來在演出中,齊燕銘還“客串”過其中的角色。1944年1月9日,毛澤東在觀看了這齣戲之後,當夜就寫信給楊紹萱和齊燕銘:
紹萱、燕銘同志:
看了你們的戲,你們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向你們致謝,並請代向演員同志們致謝!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在舊戲舞台上(在一切離開人民的舊文學舊藝術上),人民卻成了渣滓,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治著舞台,這種歷史的顛倒,現由你們再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面目,從此舊劇開了新生面,所以值得慶賀。郭沫若在歷史話劇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你們則在舊劇方面做了此種工作,你們這個開端將是舊劇革命的划時期的開端,我想到這一點就十分高興,希望你們多編多演,蔚成風氣,推向全國去!
然而,1967年5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這封信時,竟刪去了收信人的名字以及其中稱讚郭沫若的一句話,同時註釋說這封信是寫給延安平劇院的。到了1982年5月23日重新發表時,才恢復了原件的內容,並將其收入《毛澤東書信選集》。
眾所周知,江青是以“京劇革命”發跡的,追溯“京劇革命”的源頭,就不得不提到當年毛澤東的這封信。“文革”期間發表時,之所以要刪去楊紹萱和齊燕銘的名字,是刻意為江青的出山做鋪墊。在“文革”期間,許多歌頌江青的小冊子,都把這封信作為毛澤東對江青的表揚,並且還異口同聲地說:所謂“京劇革命”,是由江青開創的。
京劇革命
所謂“京劇革命”,分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
關於內容,齊燕銘回憶說:《逼上梁山》把林沖和高俅之間的矛盾賦予了政治內容,即寫林沖主張抗敵禦侮,高俅主張妥協投降,將之作為兩種政治矛盾的反映,而把高俅謀占林沖妻子的內容推到了第二位,這就與《水滸傳》以及過去同一題材的戲曲和電影,僅限於描寫林沖個人苦難遭遇截然不同。劇本旨在描寫主人公林沖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思想轉變的過程,也即特定歷史典型環境下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
至於表現形式,除了保留原劇若干特點之外,又吸收了秦腔《打漁殺家》的表現特點,如情緒高亢的齊聲合唱等。對人物形象也力求突破舊劇行當的限制,按照劇中人物思想情感和性格的要求,運用京劇藝術形式重新塑造;唱、白,著重於人物內心的表現,不拘於程式,如林沖,就採用了武生的功架和念白,同時兼用了鬚生和武生的唱法,來表現林沖的性格以及隨著思想覺悟的提高,其態度的轉變。此外,在臉譜、化裝、舞台設計和裝置等方面,都有一些創新。
齊燕銘總結說:這齣戲是用階級觀點觀察和分析歷史、用京劇形式寫新歷史劇的試驗,同時又是對京劇形式的一次初步的改革。
然而,這一切,當後來江青等在篡改歷史、自我標榜時都不提了。甚至,文革中齊燕銘竟因當年的《逼上梁山》受盡了迫害。
齊燕銘與家人
齊燕銘與家人
據齊燕銘的孩子齊翔安回憶:齊燕銘早年就讀於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系章太炎弟子吳承仕的再傳弟子,雖然飽讀國學,卻實在只是一個“書生”。他不諳黨內的鬥爭,“這方面他很不敏感,很缺乏政治鬥爭經驗”。比如文化部討論工作時,身為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書記的他,為起一個自我批評的示範作用,竟“對自己在延安導演的《逼上梁山》提出三點不足,不想因此劇已經毛主席批示,這樣妄自作自我批評變為公然對抗毛主席批示”了。
不久“文革”爆發,1967年12月,《人民日報》刊登了批判齊燕銘的文章——《齊燕銘是封建主義文藝狂熱的吹鼓手》、《揭穿齊燕銘的“三者並舉”劇目方針的反動實質》等。隨後,齊燕銘被監禁在北京衛戍區竟長達7年。後來,在周恩來的過問下,1974年9月,他才得到“解放”,但留了尾巴。直到1979年,有關方面才徹底為他平反,然而,齊燕銘已於1978年10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