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花鼓

義烏花鼓

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義烏這個小縣城從事花鼓和道情的藝人多達百餘人。在解放初期,義烏操“道情”之藝的民間說唱人員多達200餘人。一時間,義烏曲藝在群眾中紅了起來,出現了“凡有空地廣場,就有道情說唱”的景象。

簡介


義烏花鼓的來歷

義烏花鼓(俗稱打花鼓),是義烏曲藝的主要曲種之一,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並被收入《中國戲曲曲藝詞典》。

產生和發展

據相關資料顯示,義烏花鼓歷史悠久,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約在明清時期,已有自己固定的形式,開始流行於義烏及周邊縣市,藝人多數為女性盲人。義烏花鼓的祖宗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的倡優(又稱俳優),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倡優通常用滑稽戲謔的表演說唱向統治者進諫。到了唐代,類似義烏花鼓的說唱藝術已逐步形成,寺廟裡的和尚為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把宣揚佛法經文的“變文”,用韻散結合的方法,有說有唱地表達出來。諸如,《李陵變文》、《孟姜女變文》等。說唱藝術至宋朝進一步繁榮昌盛,商業經濟的發展,都市的繁榮,出現了一批專業的藝人,並且有了作藝的場所“勾欄”和“瓦舍”,各種說唱活動十分活躍。陸遊有詩云:“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唱蔡中郎。”詩中反映盲翁負鼓說唱蔡伯喈的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說唱藝術的流行。到了元代,說唱藝術開始細化,很多分支出現。至清朝中葉,大型的鼓詞講唱逐漸被短小精練的“摘唱”所代替。義烏花鼓就是這些大型鼓詞說唱蛻變而來的形式之一,融合義烏的方言之後

歷史沿革


古時義烏花鼓藝人多半隨丈夫外出賣唱,由稚子幼女攙扶,合家流浪賣唱,亦有單人外出賣唱的,有時男唱道情女唱花鼓,與義烏道情結成一對“藝術夫妻”。在苦難的歲月里,善歌的女藝人們用這門說唱藝術為自己謀生。清朝晚期至民國初年,因為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義烏花鼓盛極一時,在街頭巷尾,藝人左手持小鑼,挾腰鼓,右手持鑼片及軟鼓錘,以鼓和鑼擊節,先作一段過門配合說唱,正本時,唱腔平緩悲哀,用七字句說唱家庭小戲、愛情故事及地方新聞軼事,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歡迎。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義烏這個小縣城從事花鼓和道情的藝人多達百餘人。1951年8月還成立了義烏縣第一個曲藝群眾性組織——義烏縣曲藝聯合會。1959年底,義烏、浦江並縣。曲藝聯合會改稱曲藝協會,專門下設1個創作組,8個曲藝小組。到1965年,專業的曲藝藝人就有65人之多,花鼓表演者也有20多人。但到了“文革”時期,曲藝協會被取消,且禁唱傳統曲目。

說唱活動


義烏歷史悠久、地域文化燦爛,曲藝作為眾多民間藝術的傑出代表,在省內甚至全國都有廣泛的影響。《辭海》中就有“義烏道情”之辭條記載。五十年代初,義烏成立了全省第一個曲藝聯合會,湧現出了葉英美這樣全國聞名的代表人物。在二00三年,義烏被命名為浙江省唯一的“中國曲藝之鄉”
義烏道情發源於明朝萬曆年間,與紹興蓮花落、溫州瑞安鼓子詞、杭州評彈都是為我省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義烏道情與眾不同,它沒有固定的曲調,常常由演藝者自行根據嗓音特點和說唱曲調隨意發揮,以好聽入耳為目標,因此,義烏道情在很長時間內流派紛呈,在曲藝界獨樹一幟。
在解放初期,義烏操“道情”之藝的民間說唱人員多達200餘人。20世紀50年代,義烏道情在全國已很有名氣。義烏盲藝人葉英美先後多次上北京參加全國勞模大會、群英大會表演,把義烏曲藝唱進了人民大會堂,唱進了中南海,受到周恩來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歌唱總路線》、《虞小玉》等還由中唱公司灌製成唱片。改革開放后,義烏曲苑百花齊放,形成了以道情、花鼓、方言說唱、小鑼書、雙簧、相聲、故事多個曲種並存的格局 ..
在民間文化工作者的精心澆灌和培育下,道情這種古老的單人說唱藝術煥發了勃勃生機,道情藝人們改革了說唱敘事性強但表現形式單調、音樂性差的舊形式,著重加強了道情的表演力和音樂性,在表演上試用男女對唱,音樂上引進了傳統婺劇音樂,配以小樂隊,運用方言和義烏普通話兩種語言演唱,使道情突破了地方局限,內容上除了優秀傳統保留節目外,更加註重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火熱的生活成為義烏道情創作不竭的源泉。一時間,義烏曲藝在群眾中紅了起來,出現了“凡有空地廣場,就有道情說唱”的景象。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羅揚以“莫道山花香不烈、卻能傲雪斗嚴霜”的詩句,讚頌了這枝從商品大潮中成長起來的曲藝“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