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章

遼寧省模範教師

王鴻章,回族,1929年8月7日出生,瀋陽市人。1951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后,王鴻章先後在法庫高中、法庫二中、法庫縣第二高中擔任生物課教為遼寧省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人大代表。

在教學工作中,王鴻章以豐富的學識和銳意進取的科學精神,從嚴治學,刻苦鑽研,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學生物教材改革和生物教學中來。1951年至1955年,潛心鑽研中學《生物學》教材,對教材中的內容和插圖結合實際逐條進行考查、核對,總結出125條訂正修改意見,寄給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引起了出版社的高度重視,《生物學》再版時,採納了王鴻章的訂正、修改意見42條。

個人簡介


主要成就1972年3月,遼寧省中學教材編寫組一行4人,專程到法庫第二中學徵求王鴻章的意見。王鴻章根據農村的實際需要和農業發展的前景,提出中學農業課不能單純講農業生產知識,更應側重打好生物學基礎,讓學生學一些植物學動物學常識,使主學科和與之相關聯的邊緣學科緊密結合起來,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夠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王鴻章的見解受到了中學教材編寫人員的高度重視,在後來教材改編的過程中,部分內容採納了王的建議。遼北大部分中學都將植物學、動物學等相關學科納入到農業課教學的範圍,對於普及農業科學知識和遼北農業生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王鴻章利用大量的課餘時間走訪縣城周邊的農村,研究當地農業生產的特點,閱讀了大量的有關農業科學方面的書籍,結合實際編寫了《水泵》、《噴霧器》、《噴粉器》、《果樹修剪》、《作物病蟲害》、《雜交高粱制種》、《雜交玉米制種》等農業科普教材,受到學生、農村基層幹部和廣大農民的歡迎。
1970年起,王鴻章主持成立了由相關教師和部分學生參加的農業科學實驗研究小組,組織學生在校內造田46塊,結合教學,堅持開展以遼北玉米穀子大豆高粱4大農作物的育種、制種為主要內容的科學研究活動。主要科研成果有四項:1、收集了60多個玉米品種,培育出玉米自交系新品種32個,其中“自交17”“自交18”“自交20”“自交382”等4個品種在遼北地區優級品種中處於領先地位,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2、先後從鐵嶺遼陽撫順開原昌圖等地引進60多個穀子品種,通過理論和實踐的充分論證與實驗,從變異株中選育出33個晶系。經培育后,其中有10個晶系具有產量高、米質好、桿棵高、抗病力強等特點。該品種在紅五月鄉3個村屯小面積試種獲得成功后,又在這個鄉的大泉眼村大面積種植,進而在全縣範圍內推廣,在此基礎上,又試製成功了穀子有性雜交組合230個,經過田間觀察和室內的反覆種植,其中有5個組合的質量遠遠超過了當時農業科研部門試製成功的“6477'’谷種,得到了專家的認同。3、利用從遼南、鐵嶺、遼西等盛產大豆的地區引進的60多個大豆品種進行有性雜交,先後試製成功700多個組合。其中,從“黑河3號”與“群選1號”雜交組合中選育出來的2個新品種,具有葉片上沖,適於密植、抗霜、抗病毒、生育期短(遼寧地區春播115天成熟,夏播81天成熟)等特點,經過大面積種植后,其產量比當時產量較高的“黑河3號”增加30%左右。4、先後收集高粱品種300多個,王鴻章率領科研小組在校試驗田採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出較好的品系68個。其中,培育出的母本高粱(不育系)二中一號A,不育性1096,株高1米左右,具有葉片上沖,殼軟粒紅,抗病力強等特點。比“3197'’品種早熟,適宜於遼北地區種植。1977年,王鴻章用黑龍江“11A'’與“三尺三X忻糧四測”雜交,其品種比在海南島製作的“晉雜五”早熟10天左右,增產20%左右,著殼率達5%。
王鴻章主持的農業科學研究小組,在10餘年的時間裡,先後培養出140餘名學生,這些學生畢業后,絕大多數已經成為了農業科學技術隊伍中的骨幹,繼承了王鴻章刻苦鑽研和敬業的精神,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王鴻章終身未婚,把全部的精力都無私奉獻給了法庫教育事業,獻給了法庫人民。就在學校經費困難時期,把自己積攢的1000多元錢全部捐獻出來,為學校生物課教學製作教具,為幼兒園購買儀器、圖書和玩具。1981年省勞模大會獎給王鴻章的大掛鐘,被其送給學校作作息時用。王鴻章堅持“傳、幫、帶”,把培養生物科教師,提高教師質量做為一件大事來抓,親自把3名初、高中畢業生培養成能勝任教學工作的高中生物教師。王鴻章經常利用寒暑假的時間為農村科技人員作報告,親自到現場指導,為農村培養科技人才。

所獲榮譽


1979年12月,王鴻章被評為遼寧省特級教師。1982年被遼寧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83年被國家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先進個人”光榮稱號。1985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評為模範教師。
1992年春,王鴻章因病逝世,終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