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灘鄉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轄鄉
西大灘鄉隸屬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位於毛毛山北麓,東鄰東大灘鄉,西靠朵什鄉,徠南連柏林鄉,北接古浪縣黃羊川鄉,距縣城113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境內有夏瑪寺、二郎池、大鄂博灘、大神山等人文、自然景觀。
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天祝區轄8保甲,東大灘鄉屬南沖保。建國后,天祝區轄9鄉,東大灘屬二鄉(祝貢及南沖)。1950年天祝自治區轄10鄉,將東大灘分為東山八族和紅番五族2鄉。1952年,自治區6區30鄉,東大灘鄉分為阿羅、代陽2鄉,屬三區。1958年改為八一公社,1958年12月改為東大灘公社,1966年改為東升公社,1983年改為東大灘鄉。
西大灘鄉道路
境內山巒起伏,地勢南高北低,落差懸殊,海拔在2632~4074米之間。主要大山有毛毛山。平均氣溫-0.5℃,年降水量400毫米。有耕地1.66萬畝,主要種植小麥、豌豆、青稞、油菜籽、洋芋等,2005年糧食總產量201萬千克,油菜籽21萬千克;草原面積15.06萬畝,主要畜種有氂牛、黃牛、馬、綿羊、絨山羊等,2005年大小畜存欄2.14萬頭(只),是天祝白氂牛保種選育基地。森林面積81.79萬畝,主要生長著雲杉、柏、柳等。野生動物有麝、藍馬雞、野雉、狼、野兔等。野生中藥材有羌活、秦艽、冬蟲夏草、大黃、黨參等。
西大灘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肥沃寬廣的黑土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景點,能歌善舞的強悍民族,林海草原的天然之作,世間珍奇的白氂牛,穿梭林間的婉轉公路和爭奇鬥豔色彩斑斕的奇花異草。境內山巒起伏,海拔2632-4074米,平均氣溫0.2℃,年降水量350-400mm,無霜期130天,屬高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夏旱秋澇,年降水量70%集中在秋後。該鄉耕地面積16634畝。種植的主要作物有:小麥、青稞、豌豆、油菜、洋芋等。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近幾年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深入調研發展了特色農業和訂單農業。2004年農牧民人均收入674元。
該鄉草原面積11291.4公頃,水域面積223.2公頃,森林面積15.22萬畝,主要生長有雲杉、松、柏等。野生動物有麝、藍馬雞、野雞等。中藥村有羌活、秦艽、大黃、冬蟲夏草等。
西大灘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點,形成了集宗教、風情、民族特色為一體的夏瑪風景。有"古剎法音數百載,利樂有情從生懷,雖嘆金頂風波多,滄桑途中重生彩"的夏瑪寺。有"鬼斧神工一碧毯,牛羊如雲樂帳圈,一同牧歌飄林海,花香蝶舞雀鳴天"的峨博灘。有"兩峰根橫崖生泉,一眼碧水映藍天,勸君莫嫌此處小,盛滿青山難知源"的二郎池。有"橫空卧雲如巨龍,屏障一天各春秋,林海退潮山珍露,藍天白雲真雄秀"的大神山。有"懸崖峭壁峰入雲,蒼松翠柏競輝春,天生一門吐翠綠,藍空如帶墨燕鳴"的石門峽。有"冰峽萬仞戲墨燕,斷崖飛流舞白練,藹騰煙起鳴回處,彩虹一彎映青山"的迭水。
總面積242.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3人/平方公里。1952年在全國解放的大好形勢下,此地設置為蓋寧鄉,1961年改西大灘公社,1983年設置為西大灘鄉。目前,該鄉轄東泉村、馬場村、白土台村、土星村、壩堵村、西大灘村、上泉村、西溝村、馬蓮溝村9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級。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620623205:
~200220 | 馬蓮溝村 |
~201220 | 西溝村 |
~202210 | 上泉村 |
~203210 | 西大灘村 |
~204220 | 白土台村 |
~205220 | 馬場村 |
~206220 | 東泉村 |
~207220 | 土星村 |
~208220 | 壩堵村 |
有藏、漢、土3個民族2775戶、12750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36%。
2004年,該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該鄉農業增加值1225萬元,占年計劃790萬元的155.1%,糧食總總重量06.15萬公斤,占年計劃197萬公斤的104.6%;油籽產量35.31萬公斤,占年計劃23萬公斤的153.5%。大小畜存欄20047頭(匹、只),其中:大畜7240頭(匹),出欄率25%;小畜存欄12807隻,出欄率30%。鄉鎮企業增加值460萬元,占計劃455萬元的101.1%。完成財政收入440萬元,占計劃288萬元的152.8%。完成中小學危房改造694平方米,移民搬遷82戶316人,當年解決溫飽人口229戶1030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74元,比2003年增加80元。
境內有佛教寺院一座--祝貢寺,藏語稱"噶丹勒謝琅",意為具喜善言洲。寺址在西岔口堖。天祝縣名中的"祝"一字即取於"祝貢寺"中的"祝"字。據《安多政教史》記載:明末,西藏噶舉派直貢僧人桑布堅贊成為巨富,住在郭隆寺附近,並成為該地方的囊索(行政長官)。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發生蒙古和碩特部首領羅布藏丹津反清事件,清廷派兵鎮壓,桑布堅贊亦受牽連被殺害。其信徒桑布仁欽逃至下吉讓(毛毛山北麓),約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他在西岔口建參康(靜修處)一座,后在東大灘舊寺溝建寺,取名祝貢寺。(因建寺僧人為噶舉派直貢系而得名,祝貢即直貢)。寺院信奉阿息瑪(祖婆)的護法。盛時有僧人80餘人,轄5個部落。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和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寺院兩次毀於兵燹,后重建,成為格魯派寺院。在內蒙古伊克昭盟准格爾旗上有佛寺,稱准格爾西昭、東昭。
1949年,寺院轄上阿羅和下阿羅兩個部落。建築有措欽堆康、久康、囊謙、僧舍等,有僧人30多人。寺院有土地200多石(合4000畝),氂牛300頭,羊1000多隻,馬70匹,尚有森林、草原、煤礦等。1958年,祝貢寺被毀。1982年重新開放,現有僧人和寺院管理人員3人。
祝貢寺現存的主要經典和法器有:在大經堂頂層,中間是宗喀巴師徒三位的塑像,靠右是護法殿,上下七個間堂內繪有勝道聚會、皈依聚會、五王身像、五依怙、藥師佛、十六尊者(羅漢)有智者。在大經堂底層,中間有蓮花神聖塑像,宗喀巴一千塑像等。經典有《宗喀巴師徒全集》、四川德格版的大藏經《甘珠爾》、《傑桑布》等40多本。還有法鼓、鈸、銅燈等法器。復開放,1983年3月22日(農曆二月初八),祝千佛及其他僧人,在原寺院大經堂遺址處舉行了頌經祈禱活動,祭奠寺院照山的"峨博"。後有信教群眾籌資,於1983年、1985年、1988年幾經修建、翻修、擴修為"三轉五"的兩層大經堂,1989年7月5日(農曆六月初三)為其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典禮。
東大灘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民俗活動即同天祝其它地方的民族風俗基本相同,但不同中也有各異,自成一派。
服飾
藏族服飾:衣領有三四層,每層用不同顏色的緞料做成,其上邊也綴縫著一指寬的水獺皮或錦邊。東大灘藏族特別寵愛"鴿子青"禮帽,男女老少都有戴用習俗。尤其在頭飾上有別於其他地區民族,女性婚前將頭髮辮成二股吊在後面,不梳小辮,頭上也不戴其他飾品,婚後將頭髮從中間分為兩半,然後根據頭髮的多少梳成若干條小辮,中間留一股頭髮梳成一條大辮,其根處系有銀制的圓形"熱堅",再把髮辮分別裝在發套內,穿入腰帶吊於胸前。
待客
藏族待客:客人上門,全家人都要迎上。如是尊貴客人,一定要上酥油燈。第一道飲食是吃糌饃。第二道是酒,主人要給客人敬三杯,藏語為"旦哲森巴"。意思為祝願客人在全年全月全日吉祥如意。第三道是手抓肉。此後繼續喝酒,最後一道是包子或長面。
婚俗
藏族婚俗:東大灘的婚俗分民族的不同而有差異,但都受到了藏族習慣的影響,所拿的禮物和程序大體相同,都要經過提單瓶、提雙瓶、講禮、娶新、婚禮等儀式。
民歌
藏族民歌:東大灘藏族傳唱的民歌主要有六類,酒歌、情歌、長歌、則柔、生活歌、說唱文學。
禮儀
藏族禮儀:藏族熱情好客,崇尚禮儀,禮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節慶、會尊長、覲見佛像、往來、送別等等,都有獻哈達的習慣。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鬆如網;也有優良的,用絲綢做料的哈達。哈達長短不一,長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也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雲,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徵大地。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重的禮物。佛教教義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五彩哈達只在特定的時候用。
哈達是在元朝時傳入西藏的,薩迦法王八思巴會見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時,帶了第一條哈達回來。當時的哈達,兩邊是萬里長城的圖案,上面還有"吉祥如意"字樣,故可以說哈達是從內地傳入西藏的。後來,人們對哈達又附會上宗教解釋,說它是仙女的飄帶。
2、磕頭:磕頭也是藏族常見的禮,一般是朝覲佛像、佛塔和活佛時磕頭,也有對長者磕頭的。磕頭可分磕長頭、磕短頭和磕響頭三種。
3、鞠躬:過去遇見長官、頭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對於一般人或平輩,鞠躬只表示禮貌,帽子放在胸前,頭略低。
也有合徠掌與鞠躬並用的對尊敬者合掌得過頭,彎腰點頭;回禮動作也相同。
以上是藏族禮儀中最常見、最普遍的情況,其他還有稱呼上的禮節。藏語還有敬語和非敬語之分。用敬語,對尊者或客人說話,表示尊敬對方。其次,在吃飯方面,還有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的規矩。行路時,不搶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禮讓。坐時不能搶主賓席,不能東倒西歪,不能隨便伸腿等等,這是一般長輩教育子女的一些必須注意的禮儀。
飲茶
藏族飲茶習俗:東大灘鄉藏族一般飲用磚茶,煮茶時首先在壺或鍋中加入冷水,投入已揉碎的適量茶葉,加蓋燒開,然後揭蓋慢熬,茶汁呈深褐色,入口澀而不苦為最佳。"茶無鹽,水一般"所以,煮茶時要加適量的食鹽。用這種方法熬出的茶名為"清茶",另外將鮮牛奶加入茶汁中,俗稱"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