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啜可汗

唐朝時期東突厥可汗

默啜可汗(?~716年),本姓阿史那氏,名環,突厥族。唐朝時期東突厥可汗,骨咄祿可汗之弟。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正式即位,自稱“阿波干可汗”。延載元年(694年)侵犯靈州被武周軍隊擊敗,證聖元年(695年)武則天又派王孝傑率軍攻打默啜,默啜請求投降並歸附武周,被封為“歸國公”,並授予大周左衛大將軍一職。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協助平定營州之亂,被封為“立功報國可汗”。後來叛變,屢擾唐朝邊境,俘掠人口畜產。攻擊契丹、奚、黠戛斯西突厥諸部,開拓疆土至黑海以東。開元三年(715年),北征九姓勅勒。

開元四年,在獨樂河大破拔野固部,負勝輕歸,中途為拔曳固潰卒所殺。在位十五年,發動戰爭二十五次,部眾多有不滿。死後,其子小可汗匐俱繼位。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默啜可汗是后突厥第二個可汗﹐骨咄祿之弟。骨咄祿為可汗時﹐命其居南牙(黑沙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

繼位可汗

691年﹐骨咄祿死後﹐默啜繼立﹐擁兵四十萬。

四處征戰

默啜可汗西討黨項﹑拔悉密﹑突騎施及西突厥十姓部落﹐又遠征中亞昭武九姓地區,取得成功。東擊奚﹑契丹等族﹐擴地萬里﹐漠北各部族大多受其控制﹐勢力略與東突厥頡利可汗盛勢相當。仍依東突厥舊制﹐除可汗汗庭直轄地外﹐分其境為左廂﹑右廂﹐各以弟﹑侄為“察”(ad﹐又譯“設”﹑“殺”)統之﹐稱為東廂察﹑西廂察(或譯為東殺﹑西殺)。

軍事失利

延載元年(694年),二月,武威道總管王孝傑擊破后突厥軍隊,斬殺三萬餘人。
同年,默啜可汗侵犯靈州,又被右鷹揚衛大將軍李多祚擊敗。
默啜可汗
默啜可汗

歸降武周

證聖元年(695年),正月,武則天又任命王孝傑為朔方道行軍總管,出兵攻打后突厥。十月,默啜可汗請求投降並歸屬武周。武則天便封其為“歸國公”,並授予大周左衛大將軍一職,協從武周作戰。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默啜可汗請求做武則天的乾兒子,並為自己的女兒求婚,率領自己的部眾為國家(武周)討伐契丹。
697年,因助平契丹有功,武則天派閻知微入其境,冊封默啜可汗為“立功報國可汗”。默啜可汗便遣使入朝謝恩。

和親被戲

默啜可汗請求將自己的女兒突厥公主嫁入武周,給武則天的兒子(李顯/李旦)當妻子。張柬之奏曰:“自古以來,還沒有天子迎娶夷狄公主的。”(自古皆為中原王朝將公主嫁入夷狄,並無夷狄將自己的公主嫁入中原)
698年,武則天卻讓侄孫武延秀去娶親。默啜可汗看到武延秀並非武則天的兒子,大怒,將其拘留。
默啜可汗
默啜可汗

率眾南侵

705年(唐神龍元年)唐中宗即位,默啜進攻靈﹑原(今寧夏固原)﹑會(今甘肅靖遠)等州﹐掠隴右群牧馬萬餘匹。
708年﹐張仁願在黃河以北﹑陰山以南筑東﹑中﹑西三受降城﹐以阻撓其南進之路。但默啜對唐境的侵擾仍然不停﹐與西面的吐蕃同為唐朝的兩大懮患。雖然如此﹐突厥與唐朝的交往仍很頻繁。
703年和710年﹐默啜都曾派使人向唐朝要求和親。

死於游騎

默啜晚年﹐待下苛暴﹐被其奴役的部落﹐漸漸叛散﹐大臣﹑戚屬也有背離默啜而投降唐朝者。
716年﹐默啜出兵攻擊拔野古(在今蒙古土拉河流域)﹐大勝輕敵﹐在歸途中為拔野古的游騎所殺。
默啜可汗
默啜可汗

親屬成員


兄長:骨咄祿
乾媽:武則天

文獻


《草原帝國》《資治通鑒》《兩唐書》

人物爭議


關於默啜可汗拘留武延秀的原因,《舊唐書》中記載是因武延秀非皇室諸王而被拘留(默啜以延秀非皇室諸王,大怒,遂拘之別所) 《新唐書》記載是因武延秀並非武則天的兒子而被拘留(默啜怒非天子子,囚延秀)。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卻變相改為因武延秀姓武不姓李而被拘留(《資治通鑒·卷第二百六·唐紀二十二》:“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此豈天子之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