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萊

漢語辭彙

蒿萊,漢語辭彙。拼音是hāolái,意指野草、雜草。

出處與詳解


野草;雜草
①《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
②《後漢書·獨行傳·向栩》:“﹝向栩﹞及到官,略不視文書,舍中生蒿萊。”
③唐杜甫《夏日嘆》詩:“萬人尚流冗,舉目惟蒿萊。”
④張喬《送鄭谷先輩赴妝州辟命》:嵩雲將雨去,汝水背城流。應念依門客,蒿萊滿徑秋。
⑤魯迅《集外集·詩》:“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草野
①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三一:“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
②唐陳子昂《感遇》詩之三五:“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③唐岑參《送杜佐下第歸陸渾別業》詩:“還須及秋賦,莫即隱蒿萊。”
黃侃《效庾子山》:“我本蒿萊人,焉能知治亂?”

詞語單獨解釋


蒿萊
蒿萊
蒿(形聲。從艸,高聲。本義: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種。特指青蒿)
即青蒿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詩經·小雅·鹿鳴》
蒿子蒿屬的一種植物。引申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種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與荊棘);蒿藜(蒿和藜。泛指雜草;野草);蒿蓬(蒿草與蓬草)
萊(形聲。從艸,來聲。本義:草名。即藜)
草名,又名藜。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間、路邊、荒地、宅旁等地,為古代貧者常食的野菜
萊,蔓華也。——《說文解字》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詩經·小雅·南山有台》
蒿萊
蒿萊

菜品


蒿萊
蒿萊
蒿萊主要生長在南方一帶,嫩葉可作為食物食用,目前已經成為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綠色蔬菜之一。
主要做法:
1、挑選嫩葉部分,摘去中間的老葉和雜草;
2、用清水沖洗幾遍;
3、等鍋中的油發燙之後將菜葉倒入鍋中翻炒;
4、加入作料,等到嫩葉變熟之後即可食用。
蒿萊
蒿萊
蒿萊
蒿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