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屬

菊科蒿屬植物

蒿屬(拉丁學名:Artemisia Linn. Sensu stricto, excl. Sect. Seriphidium Bess.),菊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屬模式種:北艾(A. vulgaris Linn,) 。約350種以上廣佈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歐、亞、北美,少數種分佈到非洲、南亞及中美洲等熱帶地區,中國(不包括分出的絹篙屬Seriphidium(Bess. )Poljak. 有170種以上,各地均產,其中如黃花蒿(A.annua L.),青蒿(A. apiacea Hance),茵陳蒿(A. capillaris Thunb. )和艾(A.argyi Levl. et Vant. )等均入葯,尤以艾的用途最廣,黃花蒿可治瘧疾,還可制酒餅。

形態特徵


蒿屬
蒿屬
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半灌木或小灌木;常有濃烈的揮發性香氣。根狀莖粗或細小,直立、斜上升或旬地,常有營養枝;莖直立,單生,少數或多數,叢生,具明顯的縱棱;分枝長或短,稀不分枝;莖、枝、葉及頭狀花序的總苞片常被蛛絲狀的綿毛,或為柔毛、粘質的柔毛、腺毛,稀無毛或部分無毛。
葉互生,一至三回,稀四回羽狀分裂,或不分裂,稀近掌狀分裂,葉緣或裂片邊緣有裂齒或鋸齒,稀全緣;葉柄長或短,或無柄,常有假託葉。頭狀花序小,多數或少數,半球形、球形、卵球形、橢圓形、長圓形,具短梗或無梗,基部常有小苞葉,稀無小苞葉,在莖或分枝上排成疏鬆或密集的穗狀花序,或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復頭狀花序,常在莖上再組成開展、中等開展或狹窄的圓錐花序,稀組成傘房花序狀的圓錐花序;總苞片(2-)3-4層,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稀披針形,覆瓦狀排列,外、中層總苞片草質,稀半革質,背面常有綠色中肋,邊緣膜質,內層總苞片半膜質或膜質,或總苞片全為膜質、且無綠色中肋;花序托半球形或圓錐形,具托毛或無托毛;花異型:邊緣花雌性,1(-2)層,10餘朵至數朵,稀20餘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檐部具2-3(-4)裂齒,稀無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伸長或向外彎曲,叉端尖或鈍尖,稀先端不叉開,柱頭位於花柱分叉口內側,子房下位,2心皮,1室,具1枚胚珠;中央花(盤花)兩性,數層,孕育、部分孕育或不孕育,多朵或少數,花冠管狀,檐部具5裂齒,雄蕊5枚,花藥橢圓形或線形,側邊聚合,2室,縱裂,頂端附屬物長三角形,基部圓鈍或具短尖頭,孕育的兩性花開花時花柱伸出花冠外,上端2叉,斜向上或略向外彎曲,叉端截形,稀圓鈍或為短尖頭,柱頭具睫毛及小瘤點,稀無睫毛,子房特點同雌花的子房;不孕育兩性花的雌蕊退化,花柱極短,先端不叉開,退化子房小或不存在。瘦果小,卵形、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無冠毛,稀具不對稱的冠狀突起,果壁外具明顯或不明顯的縱紋,無毛,稀微被疏毛。種子1枚。
本屬植物的花粉粒橢圓形或扁球形,具3孔溝,外壁3層明顯或稍明顯,表面有細刺狀或顆粒狀紋飾;風媒傳粉,稀閉花受粉。染色體多數種n=9,2n=18,少數種2n=36,54,稀2n=34,90。

生長環境


多生長在荒坡、曠野及路旁,少數種也分佈到海邊灘地。

生產分佈


蒿屬
蒿屬
約300多種。主產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的溫帶、寒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少數種分佈到亞洲南部熱帶地區及非洲北部、東部、南部及中美洲和大洋洲地區。中國有186種,44變種,隸屬於2亞屬,7組中;遍布全國,西北、華北、東北及西南省區最多,局部地區常組成植物群落,如草原、亞高山草原或荒漠與半荒漠草原的建群種、優勢種或主要伴生種,華東、華中、華南地區種類略少,多生長在荒坡、曠野及路旁,少數種也分佈到海邊灘地。

主要價值


多數種類含揮髮油、脂肪、有機酸及生物鹼,主要成分為聚乙炔類(polyacetylenes)、黃酮類(f lavonoids) 、萜類(terpenoids)及其化合物,如倍半萜內醋類(sesquiterpene lactones)等,少數種還含氰苷類(cyanogenic glycosides) 、黃酮醇苷類(f lavonol) 、香豆素類(coumarin) 、垂體後葉催產激素(oxytocin)類物質及干擾素誘導體等。許多種類入葯,為重要或常用的消炎、止血、溫經、解表、抗瘧及利膽用藥或艾灸用;少數種供食用;分佈草原及草甸地區的許多種類作牲畜飼料;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區生長的若干灌木或半灌木種類其根系粗大、深長,莖、枝萌櫱力強,耐乾旱、鹽鹼,作防風、固沙的先鋒植物或為輔助性的植物。

物種辨別


草本、亞灌木或小灌木,揉之常有香味;葉互生,常分裂;頭狀花序小,異性,盤狀,常彎垂,排成圓錐花序、穗狀花序或總狀花序;花全部管狀;緣花雌性,1列,纖細,2~3齒裂;盤花兩性,結實或不孕;花序托裸露或有托毛;瘦果小,有溝紋,無冠毛。頭狀花序含同性花的種類已分出另立為絹蒿屬。

種屬研究


原蒿屬植物中頭狀花序具同型兩性花的絹蒿亞屬(組)Artemisia subgen. Seriphidium(Bess.)Peterm.(-Artemisia Sect. Seriphidium Bess.)已被蘇聯學者P. Poljakov(1961)另分出建立為絹蒿屬Gen. Seripbidiurn (Bess.)Poljak.,中國植物志編委同意此觀點(見絹蒿屬)。

本屬分類


中文名描述
蒿亞屬中央花為兩性花,結實,開花時兩性花的花柱與花冠等長、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子房明顯。
蒔蘿蒿組花序托具毛狀或鱗片狀托毛或初時有托毛,后脫落;雌花花冠瓶狀或狹圓錐狀,稀少狹管狀,檐部具(3-)4或(2-)3裂齒。
艾蒿組頭狀花序通常球形,稀少半球形或卵球形;葉的小裂片狹線形、狹線狀棒形或狹線狀披針形,通常寬不及1毫米,稀達1.5毫米,或葉的小裂片為櫛齒型,長、寬均在5毫米以下。
艾組頭狀花序橢圓形、長圓球形或長卵球形,稀半球形、近球形或卵鐘形;葉的小裂片為寬線形、線狀披針形、橢圓形或為缺裂,寬 (1.5-) 2毫米以上,或葉不分裂,邊全緣或具小鋸齒或淺裂齒。
腺毛蒿組植株有明顯的腺毛或粘毛,或僅莖、枝與葉背面具明顯的腺毛,而外、中層總苞片無腺毛,草質,有時背面被絨毛或柔毛,具綠色中肋,邊緣膜質;頭狀花序基部具明顯的小苞葉。
白苞蒿組植株無明顯的腺毛或粘毛;外、中、內層總苞片全為半透明、膜質,背面無毛亦無綠色中肋;頭狀花序基部通常無或具極小而不明顯的小苞葉。
龍蒿亞屬中央花兩性,但不孕育,開花時花柱不伸長,長僅及花冠中部或中上部,先端常呈棒狀或漏斗狀,2裂,通常不叉開,稀稍叉開,退化子房細小或不存在。
龍蒿葉的小裂片狹線形、狹線狀披針形或近鑽形,寬1.5毫米以下,或小裂片櫛齒形,長、寬 (1-)1. 5-2(-2.5 ) 毫米或葉不分裂,為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偶有3深裂之葉,或間有1-2枚細狹的側裂片;退化子房細小,稀少不存在。
牡蒿葉的小裂片略寬,為寬線形、線狀披針形、橢圓形、披針形或為齒裂、缺裂等,寬 (1.5-) 2毫米以上,或葉匙形,或倒卵形,先端具鋸齒或淺裂齒,邊全緣;退化子房通常不存在,稀少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