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上韌帶

附著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韌帶

起自第7頸椎棘突,向下附至L3或L5。纖維成束,被近乎橫行的胸腰頸膜的纖維分割包圍。其分層附著情況與前、后縱韌帶相似。束內的膠原纖維呈波浪狀彎曲,當脊柱前屈時纖維被拉直,伸時復原,故棘上韌帶具有一定的彈性,但過屈可受損。棘上韌帶無彈力纖維。

概述


多數人L4-5間的棘上韌帶纖維已很少,L5~S1間則無棘上韌帶,其空間由豎脊肌腱纖維左右交叉附著代替,腱纖維束之間有彈力纖維橫行連接並向附於棘突。棘上韌帶缺失是該處活動度大的反映,但卻形成了一個結構上的薄弱區。腰前屈時該處承受很大的張力。肌肉測試表明,絕大多數人在腰前屈接近最大限度時,豎脊肌不再收縮,這時巨大的張力依次由棘間韌帶、多裂肌束和關節囊承受。
項韌帶為棘上韌帶在頸段的延續,分表層的索狀部和深層的膜狀部,前者位於頸7棘突與枕外隆突之間,後者自索狀部發出,向深面依次附至頸6~頸2棘突、寰椎后結節和枕外嵴。
項韌帶富含彈力纖維,可出現塊狀或條狀軟骨化和骨化灶,多見於退變椎間盤的後方,常見部位是頸5,頸6棘突之後,可能是頸椎間盤退變后的一種代償性骨質增生表現。
棘間韌帶:棘間韌帶是較薄弱的韌帶,連接上、下兩棘突,前面連接黃韌帶,後方移行於棘上韌帶。連結2個相鄰脊椎棘突之間的韌帶,叫棘間韌帶。此韌帶較薄,沿棘突根部至尖部,連結於相鄰的2個棘突之間,前方與椎骨間韌帶癒合,後方移行於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在腰部寬而厚,呈方形;胸椎部窄而長;頸椎部較薄弱。其功能是加強脊椎間的牢固性,並可限制脊椎過度前屈。如脊椎突然過度前屈可損傷此韌帶。

解剖結構


1.棘間韌帶:棘間韌帶居兩個椎骨的棘突之間,薄而似膜,使相鄰兩個椎骨的棘突互連。往前續黃韌帶,向後移行於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含有少量彈力纖維。此韌帶在頸椎部往往發育不好,不甚顯明;在胸椎部窄而長;在腰椎部寬而厚,呈四方形。此韌帶有限制脊柱前屈的作用。
2.棘上韌帶是棘間韌帶向後移行的部分,連結各椎骨棘突尖的縱行韌帶,細長而堅韌。韌帶的淺層纖維可跨越3~4個椎骨的棘突;中層纖維跨越2~3個椎骨棘突;深層纖維只連結相鄰兩個棘突之間。此韌帶能限制脊柱過屈。

病因及病理


長期特別埋頭彎腰工作先後者不注意定時改變姿勢;脊柱因傷病不穩定使棘上棘間韌帶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即可產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滲出如伴有退行性變則更易損傷這種損傷性炎症刺激分佈到韌帶的腰神經后支的分支即可發生腰痛病程長者韌帶可因退變壞死而鈣化棘上韌帶與棘突連接部可因退變破裂而從棘突上滑脫此外眾多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間韌帶破裂在傷后固定不良而形成較多瘢痕也是通過慢性腰痛的原因。

臨床表現


多無外傷史腰痛長期浙江不愈以彎腰時明顯但在過伸時因擠壓病變的棘間韌帶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碩導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檢查時在損傷韌帶處棘突或棘間有壓痛但無紅腫有時可捫及棘上韌帶在棘突上滑動棘間韌帶損傷可通過住院B型超聲或MRI證實。

治療


1.棘上韌帶炎:棘上韌帶的慢性損傷。好發於長期彎腰工作而不注意勞動姿勢的伏案工作者。表現為背痛或腰痛,痛點和壓痛常局限於棘突或棘上韌帶的某一小點。局部封閉療法(注射醋酸氫化可的松)或理療均有一定療效。本病主要靠預防,注意避免長時間伏案體位十分重要。
【概述】棘上韌帶炎,俗稱棘突炎,是臨床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因為長時間埋頭或彎腰工作,不注意工作姿勢而發生胸3~4、4~5棘上韌帶炎,腰部棘上韌帶炎則多見於中年以後。
【診斷要點】患者訴背部或腰部疼痛,無明顯損傷史。
檢查局部不紅不腫,疼痛和壓痛局限於棘突和棘上韌帶處。
2.棘上韌帶損傷:由於脊柱急驟過度屈曲,後方直接衝擊或反覆持續的屈曲牽拉所致。根據損傷程度可分為完全斷裂及不完全斷裂;根據起病緩急可分為急性捩傷及慢性勞損。完全斷裂者局部有后凸畸形、腫脹、壓痛,棘突間隙增寬。其他類型僅有局部充血水腫及局限性壓痛,彎腰時加重。急性斷裂應卧床4~6周。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韌帶重建術。
棘上韌帶損傷是指由於外傷或勞損而致棘上韌帶的撕裂或炎性反應變性及鈣化所致。多見於青壯年體力勞動者,為多發病。治療不徹底時,常會遷延成慢性勞損,引起腰背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