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索
弦索
弦索
xián suǒ
1、指弦樂器。
唐 顧雲 《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岩傑》詩:“弦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簫笛弦索齊奏,氣球直於蒼穹。”
2、金 元 以來,北方戲曲或曲藝多以絲弦樂器伴奏,後人因以“弦索”為北曲的代稱。
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也稱《弦索西廂》。明 沈寵綏 有《弦索辨訛》三卷。
弦索 同“弦索”。
1、樂器上的弦。多用作弦樂器的總稱。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 琵琶定場屋。”
宋 周邦彥 《解連環》詞:“燕子樓空,暗塵鎖、一牀弦索。”參見“弦索”。
宋晁補之《滿江紅·次韻吊汶陽李誠之待制》:華鬢春風,長歌罷、傷今感昨。春正好、瑤墀已嘆,侍臣冥寞。牙帳塵昏余劍戟,翠帷月冷虛弦索。
2、彈奏弦樂。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弦索入曲》:“予幼時,猶見老樂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弦索,今絕響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鞏仙》:“惠 雅善歌,弦索傾一時。”
3、金 元 以來常稱用琵琶、三弦等弦樂伴奏的戲曲、曲藝為“弦索”。一般多指北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一》:“於今世俗之樂,則南以拍板,北以弦索。”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數年以來,如 雙珠 之崑腔,潤寶 之弦索,並有盛名。”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中》:“明 清 兩朝,南曲為盛,中 清 以後,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辭弦索諸調,聲益變而辭益紛。”參見“弦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