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升林場

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景區

東升林場位於鐵力市區東部,場址距市中心8公里,隸屬於鐵力市林業局。地理坐標為東經128°04′16″—128°16′17″,北緯46°55′46°—47°02′45″之間。北靠興隆林場,南與鐵力市工農鄉及桃山鎮農業區相鄰,東、東南與桃山林業局接壤。行政區域屬鐵力鎮境內。山脈:林場屬低山丘陵地帶,地貌形態東高西低,東部地勢較高,海拔高度400米以上,中西部為丘陵漫崗,坡度較緩,地勢起伏綿延。

地理環境


河流:境內分佈有頭道河二道河,均屬於松花江水系、伊吉密河支流。
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降水集中,氣候溫熱,濕潤;春秋兩季天氣多變。無霜期116天左右,年降水量641毫米,年平均積溫2400℃,日照時數2400小時。
土壤:林場土壤多為潛育暗棕壤 ,土壤厚度為20cm左右。
植被:屬小興安嶺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楊樹椴樹樺樹柞樹白樺黑樺楓樺榆樹水曲柳落葉松樟子松等,灌木榛子忍冬胡枝子等,草本植物苔草黨參刺五加五味子、串地龍等,菌類有黑木耳元蘑榆黃蘑榛蘑等10多種。
野生動物:主要有鹿、狍子、狼、野豬、黑熊、狐狸、貂、山雞、大雁、飛龍、野鴨等。

社會經濟


林場現有職工398人,其中黨員101人。固定資產148萬元。施業區內有3個自然村,道路密集,交通便利。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9305公頃,林業用地面積7378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2775公頃,未成林造林地308公頃,無林地4274公頃,苗圃21公頃。非林業用地1972公頃。森林總蓄積15.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9.8%。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2087公頃,蓄積10.7萬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75.2%和67.2%。主要林分類型有闊混面積983公頃,蓄積5.1萬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47.1%和47.6%;山楊林面積661公頃,蓄積3.6萬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29.2%和33.6%;珍貴硬闊混200公頃,蓄積6013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9.5%和5.6%;萌柞、白樺、椴樹林面積243公頃,蓄積13304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11.6%和12.4%。
人工林面積688公頃,蓄積5.2萬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24.8%和32.8%。主要林分類型人工落葉松林面積519公頃,蓄積4.9萬立方米;人工樟子松、人工楊樹林、經濟林面積計169公頃,蓄積2738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24.6%和0.5%。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林業用地面積7378公頃,其中生態公益林5466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74%。生態公益林中重點生態林面積1264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7%;一般生態林面積420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7%。商品林面積191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6%。

生產建設


林場始建於1962年,累計為國家提供木材30萬立方米,人工造林1500公頃,每年退耕還林100公頃,以保護天然林為重點,大力營造速生豐產林
職工養牛450頭,養羊300隻,養豬320頭,養雞6000隻,養魚80萬尾,生產黑木耳5萬袋,種植果樹40公頃,種植平貝20公頃,種植大豆1000公頃,年利潤100多萬元。

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上,一是實行封山育林和私有製造林兩種形式來培育森林資源,10年內天然林面積可達2400公頃,人工林面積可達2000公頃,總蓄積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當前的29.8%增長至44.8%。通過科學管理,依法管護,創造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是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為重點,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生產,充分利用林地資源,繼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鞏固和擴大“兩牛一鹿”養殖規模,力爭在大鵝林蛙林冠下養雞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同時對山野菜和北葯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從而形成五業興旺,全面發展的經濟格局。

發展項目


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本著宜林則林, 宜農則農, 宜牧則牧的原則,3年內修復場區至半拉山主幹道,改善生產作業條件。退耕還林面積每年100公頃。計劃到2005年開發水田40公頃,經濟作物面積達到100公頃,北葯開發面積40公頃,其中平貝20公頃,人工栽種五味子面積20公頃。建成肉牛奶牛養殖基地6處,每年養牛存欄數達到1000頭以上。擬把黃龍陵園建設成集園林式公墓、生態旅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森林公園,探索開發冬季滑雪旅遊項目,儘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林場場長:王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