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董父的結果 展開
- 董父
- 中國古代人物
董父
董父
《路史·后紀》卷十一:“當舜之時,人來效獻(獻也)龍,求能食之。高陽之後,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賜之氏白豢龍。封於鬷川,於是始有豢龍之官。
《九州要紀》云:“董父好龍,舜遣豢龍於陶丘,為豢龍氏。”
《國名紀》丙卷:“董姓豢龍在滑之韋城。古城內有豢龍井。”又曰:“豢龍井在韋故城內,有古記雲‘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
《后紀》卷八又云:“有叔安異(裔)封於董,董甫(父同)以豢龍事舜,封於鬷川,別為 鬷邑,更為關龍,音豢龍。豢龍同關龍,龍逢其後也。廖、董、關龍,則夏滅之,鬷則商滅之。”
《昭公二十九年》《左傳》又云:“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③,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姓(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 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
《寰宇記》云:“今長葛西四十里,臨穎縣有豢龍城,豢龍氏邑也。而汝之龍興東南五十里,又有豢龍城,長垣東南龍城,靈寶西南七里有豢龍墳。”
《路史·后紀》云:“豢龍氏后,有關龍氏,殆聲轉也。”
王符的《潛夫論》以為夏桀所殺之關龍逢④即豢龍逢。故王屋山有龍逢祠,長安有龍逢居。惟韋城為古豕韋國,董氏之豢龍實居於此。若臨潁之長葛、汝之龍興,則豢龍之後分封之地也。長垣之龍城、王屋之龍逢祠,則以有龍逢故居與祠墓也。靈寶之豢龍墳,則因關龍逢葬於龜頭原而名也。
曹南的《文獻錄》云:“范縣南三十里龍王莊相傳為劉累豢龍處。”蓋因劉累遷魯,其後封於范也,故范縣南二十里,亦有故豢龍城。又云:“觀城縣亦有豕韋城。”然韋鄉古國,終以在滑縣者為是,故豢龍氏初封之地,亦當在滑之古豕韋國。
《路史·后紀》:“堯有九子,其封於留者為留氏,字亦作鎦。後有留累,累亦作絫。以豢龍事孔甲,賜之氏曰御龍,以更 董之後,則知留累之前為豢龍氏,豢龍之後為關龍氏。劉絫既遷魯縣,之後,則不名為豢龍,而氏為御龍矣。”
註釋
① 擾——此處指馴養。②鬷 ——Zong綜。夷,複姓。③ 孔甲——夏帝名,禹后十四世。④ 關龍逢——古史傳說夏之賢臣。夏桀無道,為酒池糟丘。關龍逢極諫,桀囚而殺之。
董父豢龍四千年前,董澤湖畔,莆葦蕩漾,四十里鬷川荷花飄香,在波光瀲灧的湖面上,董父悠閑自在地駕著一葉扁舟,在湖中釣魚。其實他並非釣魚,而是用魚桿來調教水中蛟龍。
魚桿所到之處,一片喧嘩,幾十條龍躍出水面在空中翻騰,一時間銀光四射,浪花飛濺,岸邊引來一群看熱鬧的人。龍受到驚嚇,潛入湖底再也不肯出來。是夜,月光如水,繁星滿天,湖面一片寧靜。董父獨坐湖邊陷入沉思:他盼著水中的蛟龍快快長大。
湖邊一日,世上千年,轉眼二十個春秋過去了。湖中的龍漸漸長大,它們已經不滿足這片湖泊,開始嚮往頭頂的藍天,它們一次次躍出水面,就是為了飛向天空。
董父知道,蛟龍騰飛的那一刻已經來到了,便請來舜帝和朝中大臣一同觀看,只見董父的魚桿在水中輕輕一點,兩條幾十米長的大龍披著黃色的鱗甲躍出水面,如彩練般在空中飛舞盤旋,接著,所有龍都騰空而起,飛向雲霄……巨龍騰飛乃祥瑞之兆,預示著國泰民安。回到朝中,舜帝招眾臣商議:決定以龍作為民族的圖騰。董父因豢龍有功,舜帝便將這一帶封為董父之國。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向大家解釋清楚,什麼是圖騰?為什麼舜帝要用龍作為民族圖騰?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在上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種種現象無法理解,比如,電閃雷鳴,地震災害,四季變化,生老病死……他們覺得自然界也應該有一個什麼神來主宰和掌控這一切,像每個部落必須有自己的首領一樣。
於是,就出現最初動物崇拜,原始圖騰。其實,在舜帝之前,各部落都有自己動物圖騰,有熊圖騰、獅圖騰、豬圖騰,打仗時作為他們的旗徽,以激勵將士。舜帝之所以用龍作為民族圖騰,是因為龍綜合了馬頭、獅嘴、鹿角、蛇身、魚鱗、虎掌、鷹爪等多種兇猛動物身上的局部特徵,融合了各部落的圖騰思想,形成了一個統一圖騰標準。所以龍圖騰才能夠千年不變地一直延續下來。由此可見,龍圖騰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任何否認龍圖騰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
據文獻中,最早見到有文字記載的龍出於菏澤境內的古雷澤水域。《山海經·海內東經》曰:“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首,鼓其腹則熙。”據氣象專家竺可楨考證,秦漢以前,長江以北的氣溫濕潤,比現在平均高2—3度,大象、巨鱷盛產北方。四澤十水之中就生存大量水陸兩棲動物北方灣鱷,每逢雷雨,狂叫長嘯,先民不知,尊為雷神,也即神龍。鱷為兩棲,人居水邊,鱷成為先民生存的大敵。
先民在敬畏恐懼中與巨鱷共生存。殺鱷食肉以強身,取皮做鼓以揚威。考古發掘出六千年前的鱷魚皮製作的鼓就是證明。《左傳》記載,顓頊裔孫董父在定陶鬷川為帝舜養龍而被封為豢龍氏;就發生在菏澤境內。直到唐代《元和郡縣圖志》還稱菏澤為龍池;城西的水澤被稱為龍湫池,雷澤亦被史書稱為龍澤。
董父豢龍的故事在桐鄉大地流傳已數千年之久矣。董父,虞時人,黃帝裔孫。《左傳》晉太史蔡墨曰:昔 叔安有裔子曰董父,甚好龍,能求其嗜欲,飲食之,龍多歸焉。乃擾蓄龍以服事帝舜。帝賜姓董氏,使豢龍,封諸鬷川。傳說龍非甘泉不飲,董父遍尋之,終在鬷川找到甘泉。鬷水東依鳳凰垣,西傍峨嵋岺,南通涑水河,北鄰鬷川坡。水域寬曠,澤水浩蕩,碧波萬傾,一望無際,實屬豢龍之佳池。董父使擇鬷水之源,鬷坡高阜,結蘆而居。從此,鬷水更名為董澤湖,董父居所命為董澤里(即現在的阜底村),董澤湖盛產蓮藕、蒲葦。《左傳》云:“董澤之蒲,可勝既乎?”杜預註:“聞喜東北有鬷川,即董澤也,舜封董父之國矣。”
董澤里是董氏家族的發祥地,自舜賜姓董父,迄今已四千餘年,世襲繁衍,源遠流長。緣於董父豢龍,故董氏家族的堂號有豢龍之說。董父後裔為弘揚祖德,激勵後世,在祖居董澤里建有“豢龍祠”一座。祠廟位於村南觀龍閣前,坐北面南,佔地面積二畝余。祠內北邊建有“聖母殿”,內有董父之女塑像(女及帝妃,俗稱娘娘),前有獻殿;東側建有“董父殿”,內有董父塑像;西有董氏碑廳,內有“董氏宗譜碑序”;南有戲台一座,戲台兩邊有廟門各一個。
東門內有廊房三間,放董父轎。廟門外有“五龍壁”一座。廟對面南堡高阜建有“觀龍閣”一座。村西南有龍門橋,驛道旁董父亭一座“內有董父石像一尊”。西城外驛道旁有“虞豢龍董父故里碑”一座,“宋趙豐公故里碑”一座。
隨著千年的歲月流逝,董澤湖的滄桑變遷,觀龍閣、董父亭、龍門橋、五龍壁,盡毀於兵燹。豢龍祠在土改時被拆除,董父故里碑在楊家園修水庫時被取用,趙豐公故里碑被用做了機座(現已找回)。為祭祀董父和開發享用這裡的歷史人文資源,沿湖各村集資於五代周顯德五年(958年)。在東岸(湖村南,倉底北),依董澤故里豢龍祠的格局和規模,創建了董父廟。廟內增建了“鐘樓、鼓樓”,減少了“五龍壁”。歷時宋、元、明、清,幾經修復,廟宇保存完好。董父神廟的創建,乃沿湖居民的一大盛事,每年三月三至十五在這裡逢廟會十餘天,這就是聞名三晉的“清明會”。
廟會期間,來自四鄰鄉縣,河東各地及西安、開封、洛陽、京津等地的大賈商旅、遊人騷客雲集,背負肩挑、車水馬龍、絡繹不絕。董澤湖畔,商點似海,叫賣聲此起彼伏,遊人如潮,歡叫聲近呼遠應。還有藝人賣葯,攬客聲狂濫喊;馬戲雜耍,表演聲喧囂嘈雜,好不熱鬧。每年逢廟會,特邀施名戲班演出四天大戲助興。廟規約定,白天從董澤里豢龍祠,鼓樂隊前導,八抬大轎把董父塑像沿官道(道旁立有石刻:官道丈二),抬至清明會看戲,晚上戲班跟著“董父”返回故里唱戲。這就是董澤湖畔婦孺皆知,有口皆碑的清明會唱大戲的“四天八倒台”。
清明廟會延續數百年之久,直至日寇侵佔董澤而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