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評話

揚州評話

揚州評話,又叫揚州評詞,是以江蘇省揚州方言說表古老的傳統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蘇中、蘇北和南京、鎮江、上海等地。揚州評話始於明朝末年,發展於清朝初年,到清代中葉的時候就達到了極盛階段。揚州評話以描寫細緻入微、結構嚴謹、首尾呼應、頭緒紛繁但井然不亂而見長,講求劇情細節豐富,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語言上生動有趣。

2006年5月20日,揚州評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溯源


揚州評話是以江蘇省揚州方言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蘇北地區和鎮江、南京、上海等地。興起於清初,不久就形成了"書詞到處說《隋唐》,好漢英雄各一方"的繁榮局面,獨步一時的書目有《三國》、《水滸》等10部,身懷絕技的著名說書家也有20人之多。到了乾隆年間,有的藝人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加工充實傳統節目,有的則創編新書。如屢試不第后成為揚州評話藝人的葉霜林把自己的遭遇和激憤心情寄寓到《岳傳》中,說演《宗留守交印》"聲淚俱下",感人至深;浦琳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編說《清風閘》,塑造了以皮五辣子為代表的一批社會底層人物形象,影響深廣;藝人鄒必顯獨創新書《飛跎傳》,諷刺嘲笑的矛頭直指統治階級中的顯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壓迫者的心聲,豐富了揚州評話的表現內容。
《揚州評話研究》
《揚州評話研究》
在明代萬曆以後,即有評話藝人活動於南京。清代,揚州評話隨著揚州經濟的繁榮、交通的發達而開始在揚州流行,並且已具相當規模。雍正時已"書詞到處說《隋唐》,英雄好漢各一方"。及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據儀征李斗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書的《揚州畫舫錄》記載,揚州評話書目豐富,長篇說部有《三國志》、《東漢》、《水滸記》、《清風閘》、《善惡圖》、《靖難故事》、《飛跎傳》、《揚州話》等,其中《清風閘》由浦琳(天玉)"以己所歷之境,假名皮五"來演述。嘉慶之後,因漕運改道,鹽 政改革,揚州失去 了昔日的繁華,揚州評話聽眾銳減。咸豐三年(1853年),揚州成為江北軍事前哨,揚州的評話藝人,為生計隨當地富商豪紳躲避避戰亂,東遷泰州、東台一帶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區的高郵、鹽城等地謀生。由於演出地域擴大,從藝人員很快由原 來在揚州時的幾十人增 至200餘人,揚州評話在 蘇北地區擴大了影響。同治三年(1864年)以後,揚州經濟有所恢復,社會趨於安定,在里下河地區謀生的一批藝人,經過了激烈的競爭鍛煉返回揚州,揚州評話出現了新的繁榮局面。清末,蘇北運河淤塞,江南鐵路通車,揚州評話向江南發展,並促使評話藝人隊伍又一次增加。據老藝人回憶,當時在各地說書的藝人有300人左右,其中僅說《三國》、《水滸》的就有近百人。藝人為爭取聽眾,不斷更新書目內容,提高技藝,在書詞中大量補充社會生活內容,增加各色市井人物,並在說表藝術上努力創新,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
揚州評話
揚州評話
辛亥革命(1911年)以後,揚州評話的一些名家,向南京、上海及江南開拓,一江之隔的鎮江,由於交通便利,語音相同,群眾習尚一致,且後來一度成為全省的政治中心,許多評話藝人爭相到那裡獻藝,一時名家薈萃,成為揚州評話的第二根據地。據統計,是時鎮江供評話演出的書場達38家之多,常年吸引了差不多所有說揚州評話的名家。
民國26年冬,揚州淪陷之後,揚州評話的一些名家相繼去世,有的到上海謀生,有的轉業。在揚州獻藝的藝人人數日減,且書藝平平,再加經濟蕭條,百業凋零,聽眾已無心聽書,書場紛紛歇業。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並沒有根本的起色,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原有二三百人的藝人隊伍,包括散落在各地的,僅剩40餘人;一些傳統書目如《飛跎傳》、《揚州話》、《東漢》、《飛龍傳》等相繼失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揚州評話得到了人民政府的重視和扶植,藝人被陸續組織起來。1956年曲藝藝人登記時,分佈在南京、揚州、鎮江、泰州、海安、東台、南通、淮安和上海的揚州評話藝人增至87人。登記后,有揚州評話曲種的各地的曲藝團曲藝組相繼建立,招收學員,傳藝授業,使揚州評話藝術後繼有人。揚州評話藝人除了說傳統書目外,還努力改編上演《烈火金鋼》、《紅岩》、《林海雪原》、《小二黑結婚》等新書目,並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的會演、調演。表演藝術也吸收電影、戲劇的一些手法,加以變革。

藝術特色


揚州評話在藝術上以描寫細緻、結構嚴謹、首尾呼應、頭緒紛繁而井然不亂見長,表演講求細節豐富,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風趣生動。藝人在創作和表演中還十分注意渲染揚州本地的風光,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說表

揚州評話
揚州評話
揚州評話的說表,有"方口"與"圓口"之分。方口語句整齊,富有節奏感;圓口近似生活語言,較靈活,一般方口、圓口兼用。其表演動作幅度較小,通常身子不偏出書台桌角,兩足不露出書台桌圍,與說表結合,在滿足聽眾聽覺需要的同時,又給予視覺的滿足。經過幾代藝人的發展創造,到清代末年,形成了以充分發揮語言功能,說表細膩、動作傳神、著意刻畫人物為基本特色的藝術風格。在表述當時當地情景,揭露事件矛盾衝突,刻畫書中各色人物的形象和內心世界等方面,都能細緻入微,使觀眾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對於書中人物,尤擅長以揚州市井小民為對象,刻畫和塑造書中當時當地的各種小人物,諸如衙役、書吏、丫環、使女、販夫、走卒、堂倌、屠夫,使之入木三分,呼之欲出。對書中環境的襯托,大量插入當時揚州的建築設施,民風習俗,賦予書目內容以地方和時代特色。這種以富有表現力的揚州方言,通過口頭說表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繪景物、抒發感情的藝術手法,藝人統稱為"表",有"表是書中寶"之說。在這基本藝術風格前提下,藝人還根據自己的藝術修養、見聞、閱歷和身材素質,創造自己的藝術特色。同時也運用手勢、身段、步法、眼神,表情講究演示"虛神";對描寫人物強調寓神於情,不追求形似。

藝人

揚州評話藝人在藝術實踐中創造了各自的藝術特色,也形成了各自的傳授系統。以"跳打水滸"聞名的鄧光斗去世后,其子鄧復堂繼承書藝,為後來"堂"字輩《水滸》評話藝人的祖師。與鄧復堂同時說《水滸》的著名藝人宋承章,為後來"章"字輩《水滸》評話藝人的始祖。王少堂繼承鄧、宋兩門書藝,兼取各家之長,致力刻畫歷史人物,描繪三教九流,藉助豐富的生活積累來塑造形象,經過長時間的鑽研、變革、發展,形成個人說表細膩、神采奪人,具備"甜、粘、鋒、辣"的獨特的白描藝術風格,成為揚州評話界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與王派《水滸》並世馳譽書壇的還有馬派《水滸》。馬派書藝也是師承鄧、宋兩門,以能說前、中、后《水滸》著稱。被清末桃潭舊主《揚州竹枝詞初稿》譽為"粲花妙舌吐珠璣"的李國輝,編演了以"文"說為主的"中《三國》",和當時以"武"說為主的《三國》名家孫玉良、孫玉華弟兄各成一派。李國輝教的八個學生有"八駿"之稱,其中康國華造詣最高,為"康派《三國》"的開山祖。與李國輝齊名的另一位說《三國》名家藍玉春,繼承發展了乃師孫玉華"武說"的特長,為藍派藝術創始人。藍派和康派形成了現代揚州評話《三國》的兩大基本流派。李國輝的關門徒弟吳國良與其子吳少良,對"文"、"武"兩派兼收並蓄,形成了非康非藍,亦康亦藍,文武相濟的藝術風格,同行稱之為"吳派"。同時,說其他書目的評話藝人中,也湧現了不少傑出人才。如說《八竅珠》的朱德春,說《綠牡丹》的郎照明、郎照星,說《西遊記》的戴善章,說《彭公案》的王健章,說《施公案》的樊紫章,說《萬年青》的李國賢,說《飛龍傳》的鄒燦章、鄒燦文,說《東漢》的王鴻儒,說《唐書》的張少南、張子南,說《濟公傳》的吳小良、林笑齡等,都各有專長,各具特色。
嘉慶之後,因漕運改道,鹽政改革,揚州失去了昔日的繁華,揚州評話聽眾銳減。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揚州成為江北軍事前哨,當地富商豪紳為避戰亂,紛紛東遷泰州、東台一帶經營。揚州的評話藝人,為生計亦相隨至泰州、東台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區的高郵、興化寶應、鹽城等地謀生。演出地域擴大,從藝人員很快由原來在揚州時的幾十人增至200餘人,揚州評話在蘇北地區擴大了影響。

節目

揚州評話的傳統節目分為三類,其中包括講史演義類的《東漢》、《西漢》、《三國》、《隋唐》、《水滸》、《岳傳》等,公案俠義類的《綠牡丹》、《八竅珠》、《九蓮燈》、《清風閘》等和屬於神話靈怪類的《封神榜》、《西遊記》、《濟公傳》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整理出版了王少堂的長篇《水滸》,即宋江、武松、石秀、盧俊義四個"十回書",出版了《揚州評話選》和《揚州說書選》,與此同時,還出現了根據小說編演的《烈火金鋼》、《林海雪原》、《紅岩》和夏耘等創作的《挺進蘇北》、李真創作的《廣陵禁煙記》等一些長篇和中短篇書目。這一階段的著名演員有王筱堂、王麗堂、俞又春、李信堂和惠兆龍等。

代表人物


王少堂

人物簡介
王少堂
王少堂
王少堂(1889~1968)評話藝術家。名德庄,又名熙和,藝名少堂。祖籍江 都,生於揚州安樂巷,伯父金章、父玉堂均為揚州評話藝人。他是“王派《水滸》”的代表人物,擅說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4個“十回”。
王少堂7歲從父學藝,9歲登台,12歲以家傳武(松)十回正式從業,在揚州書壇嶄露頭角。20歲時成為揚州評話界四大名家之一。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僅繼承父親的書藝,而且繼承了伯父的優點,並且兼收同行之長。先是在家傳藝術的基礎上,以說演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中的武松故事為主,完善為十回的篇幅;后又說演《水滸》中的宋江故事,使之也成十回,並於20世紀50年代,將兩部曲本整理出版。同時,他又把《水滸》中的石秀與盧俊義兩個人物的故事編成揚州評話說演,從而使《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四個“十回書”,成為以他為代表的揚州評話藝術的代表作,人稱“王派《水滸》”。他的表演,說表細膩、形神兼備、張弛有致、口齒清雅,人稱其藝術“細緻而不累贅,壯美而不粗疏”,贏得了“聽戲要聽梅蘭芳,聽書要聽王少堂”的讚譽。
說唱特點
“王派《水滸》”說演的特點,是以人物結構故事,通過四個主要人物,串連整個《水滸》的內容;特別是對原著中所沒有或簡單交待的事迹加以豐富,對前輩的書藝進行擴展,使之更加完整和豐滿。
《揚州評話王派水滸:武松》
《揚州評話王派水滸:武松》
他的兒子王筱堂,孫女王麗堂,均是揚州評話表演的名家。特別是其孫女王麗堂由於直承祖父書藝,在祖父“甜、粘、鋒、辣”之藝術風格的基礎上,說演更脆雅,語言更洗鍊,有“秀口”和“盆豁桶傾一串珠”之譽。從而使得“王派《水滸》”的擁有者成為名副其實的“王派《水滸》”藝術世家。
“王派《水滸》”不僅藝有傳人,而且藝術資料的整理保存較為完整。1954年,人民政府為他配備專人,錄製武松、宋江、石秀、盧俊義4個“十回”的全部書目,並翻記成500萬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組織力量,先後整理出版了他的揚州評話《武松》、《宋江》。1989年和1995年,中國曲藝出版社和江蘇文藝出版社,分別出版了王麗堂演出本《武松》(上下冊共十回)和《宋江》(上下冊共十回)、《石秀》(十回)、《盧俊義》(十回)。人稱“揚州評話王派《水滸》的‘四個十回書’”。

馬偉

人物簡介
馬偉,著名揚州評話演員,專攻王派《水滸》的《武松》、《石秀》、《盧俊義》傳統書目,先後為多位國家領導人表演過揚州評話。是當代揚州評話著名表演藝術家。
主要經歷
馬偉先後創作《京都奇案》、《國話》、《明朝那些事兒》等節目,先後獲得第三至第七屆江蘇省曲藝節優秀節目獎和優秀表演獎。
參與創作表演的中篇彈詞《盛世紅伶》獲得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節目獎,被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年曲藝人才。

傳承意義


揚州評話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演出隊伍萎縮,聽眾老化,書場陳舊,後繼乏人,生存與發展受到嚴峻挑戰,亟待有效保護。
揚州評話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表演上善於借鑒吸納兄弟藝術的長處,注重口技的運用。部分作品塑造了一批社會底層人物形象,影響深廣並將諷刺嘲笑的矛頭直指統治階級中的顯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壓迫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