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暨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創建於1959 年,是國家海洋局直屬的國家級業務中心,肩負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兩個監測體系的業務組織與管理。

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中心簡介


主要業務領域包括:全國近岸海域生 態監控區監測、赤潮監控區監測、陸源入海排污口監測、污染現狀與趨勢性監測、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主要海洋功能區監測以及監測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等,同 時還開展涉及海洋環境保護、海域使用管理等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和相關技術的開發工作。
近年來,隨著業務領域的不斷拓展,監測中心以發展監測與評價技術為基礎,以監測業務化為核心,以滿足國家海洋環境管理需求為導向,形成了海洋生態一海域使 用一環境綜合監測的能力。監測中心編製的各類監測產品為國家或區域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海洋功能區劃、重點海域環境保護規劃的制定,海洋環境災害減輕對策的 提出,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行動的決策等均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目前,監測中心正逐步發展成為監測人員崗位化、監測工作業務化、監測組織系統化、監測服 務社會化的國家級專業化權威性社會化機構。

職責與任務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是國家海洋局直屬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負責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的業務管理、海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海域使用管理技術支持。其基本任務是: ----(一)擬訂全國海洋環境污染監測和生態監測規劃、計劃及監測技術規範、技術標準、技術管理政策和規章制度;對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系統實施業務指導與協調。---
----(二)負責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網的組織管理、技術管理和信息管理,承擔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網辦公室的工作;負責海洋環境質量評價和預測工作,編製國家海洋環境質量公報。
----(三)負責海洋環境監測、污染監測、生態監測及陸源入海污染物監測等的業務組織、管理和技木支持;組織承擔國家重大海洋環境調查項目和業務化監測試點工作。
----(四)研究擬訂全國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規劃和海洋環境標準;擬訂全國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標準和實施方案、全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海洋傾廢評價程序和標準;開展赤潮、海冰等災害的監測與評估。
----(五)承擔全國海域使用管理的技術支撐;承擔編製全國海洋功能區劃與海洋開發規劃有關內容;擬訂海域使用技術規範、標準,提供海域使用論證技術諮詢與服務。
----(六)建立並管理全國海洋環境監測資料庫,對監測數據資料進行審核與管理;建立海洋環境監測、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統(納入國家海洋綜合信息業務系統)。
----(七)負責海洋環境和海洋生態監視、執法監察的技術支持、溢油指紋庫和污損事件數據資料庫的管理;承擔重大海洋污損事件監測調查工作,編製重大海洋污損事件技術報告,為海洋污損事件的仲裁提供科學依據。
----(八)開展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監測和海域開發使用等方面的科學技術研究和有關的國際合作。
----(九)承擔全國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環境保護等人員的業務培訓任務。
----(十)承擔國家海洋局交辦的其他任務。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兩個監測體系的業務組織與管理。

科研成果


出版《中國近海赤潮生物圖譜——簡本》
出版《中國典型海域赤潮災害發生規律》
出版《赤潮災害衛星遙感探測技術》

科研大事記


1959年4月22日中國共產黨遼寧省委員會同意,中國科學院遼寧分院設立九個研究所。其中化工、機械、水利、數學力學研究所與大連工學院合作建立,設在大連工學院。海洋研究所(即海洋環保所的前身)由旅大市委負責籌建。 1960年4月19日中共遼寧省委同意,中國科學院遼寧分院所屬研究所劃歸分院直接領導。大連幾個研究所黨的關係由旅大市委直接領導。
1960年6月1日 中國科學院遼寧分院指派張景貴、袁紀強等10名人員赴北部灣參加由中國科委組織的首次全國海洋普查工作。
1963年5月東北海洋站隨著海洋調查的開展,最先建設機械分析、岩礦鑒定、沉積化學、普通生物、化學分析等五個實驗室。
1963年6月3日至11月末東北海洋工作站組織李光天、魏成凱、袁紀強、符文俠四名科技人員對北戴河至山海關海岸動力地貌進行初次調查。
1963年11月28日東北海洋站舉行了第一次學術活動,徐漢光作“北黃海小 鯨調查”、趙叔松作“中國海洋地貌”、賈錫鈞作“地理學與生產實踐關係”的報告。
1964年1月13日東北海洋工作站改裝了化學分析實驗室,並新建岩礦分離實驗室和懸浮體物理性質實驗室。
1964年1月16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決定改裝兩艘漁輪,5月份上塢,於1965年1月21日完工,經國家船舶檢驗局大連辦事處驗收出廠。兩艘近海調查船命名為“北海1號”、“北海2號”。
1964年5月20日東北海洋工作站受海軍旅順基地航保處的委託,對旅順港非周期性水位預報方法進行了研究,並提交了成果報告。該項工作系首次為軍港服務。
1964年6月13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受海軍旅順基地航保處的委託,首次進行北黃海中段登沙河至花園口海岸地貌與灘頭抗壓性的調查研究,於1965年12月提交了調查報告和圖件資料。
1965年3月22日東北海洋工作站與海軍旅順基地航保處簽訂協議書,承擔以下調查研究任務:(1)旅順港增減水預報方法的研究;(2)北黃海海水密度及其飛躍層分佈和季節變異的研究;(3)北黃海沿岸長山島至青堆子灣海底現代沉積物的特徵分佈沉積作用以及海底地形基本特徵的調查研究;(4)北黃海中段花園口至英那河口海岸地貌與灘頭抗壓性調查研究。
1965年7月24日東北海洋工作站近海調查船“北海1號”首次參加執行渤海海峽海水密度及其飛躍層的海上調查任務。
1965年8月 在東北分院主辦的科技成果展覽會上,東北海洋工作站參展的海岸帶地貌與灘頭抗壓性、水文、生物等研究項目的數學圖表,受到好評。
1965年9月5日東北海洋工作站“北海2號”調查船,第一次使用船上絞車進行北黃海海底重力取樣調查工作。
1965年12月16日 國家海洋局在寧波首次召開了海洋調查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了局屬各單位的工作方向:“為國防建設服務,要搶時間、爭速度最大限度地滿足軍事部門的工作需要”。東北海洋工作站根據此次會議的指導方針,承擔了國防建設方面的海洋調查任務。
1966年2月19日萊州灣海面出現20餘華里寬,幾百里長的“返凍”冰情,東北海洋工作站奉命派王春波、徐立盛、董須瑜、尹恩惠、張海雲及海洋局一所的孫湘平等人,於3月30日至4月15日進行冰情調查,並提交了調查報告。
1966年5月9日國家海洋局通知:“由於戰備任務的緊急需要,海軍司令部指示我局,今年進行松木島港建港的調查工作。責令東北海洋工作站進行的海岸帶調查工作暫停,迅速轉入松木島港的調查工作。”6月9日,北海分局批複,同意東北海洋工作站接受松木島港的調查任務。
1966年6月1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根據海上調查工作的需要,在普蘭店灣中部東側“小長山島”上設立臨時水文氣象定位觀測站。1967年11月24日觀測結束。
1967年4月10日東北海洋工作站派姜國范,張海雲二名科技人員去青島參加“全國海水淡化會戰工作”,於1970年1月返站。
1968年9月2日 國家海洋局梁琪荀工程師等來東北海洋工作站檢查驗收本站為海軍旅順基地完成的“普蘭店灣和松木島港的調查資料彙編”工作。
1969年2月4日東北海洋工作站向海軍艦隊司令部和旅順基地工程部報送“普蘭店灣自然資料彙編”成果。
1969年3月10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奉國家海洋局的指示,派石厥民、李光天、徐立盛三名科技人員到天津塘沽參加重大冰封調查。於4月27日向國務院呈交了調查報告。
1969年10月23日東北海洋工作站在普蘭店灣調查的基礎上深入進行了松木島港區淤積問題的研究工作。
1970年12月至翌年2月 東北海洋工作站首先進行普蘭店灣松木島港區的海冰調查,並向海軍旅順基地提供了調查報告。
1972年3月22日東北海洋工作站黨委決定,參加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組織實施的“遼東半島0701調查”工作。
1972年5月 東北海洋工作站應旅大市革委會要求,派史鄂侯、趙金山、林金美三名科技人員參加大連灣首次海域污染調查。
1972年11月17日東北海洋工作站的史鄂侯、徐漢光、金文珠、李忠學四名科技人員參加翻譯《國際海洋污染》、編寫《國外海洋污染概況》工作,於次年7月完稿。
1973年1月12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的竇振興、趙叔松、王仁樹、張立錕、董須瑜等五名科技人員參加《中國自然地理》第九立中國海部分的編寫工作,於次年10月完稿。
1973年6月10日國家海洋局在北京召開“海冰預報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建議東北海洋工作站開展海冰物理化學性質、發生髮展過程,漂流規律的研究。
1974年7月8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協同北海分局斷面調查隊,乘“曙光05號”調查船,共同進行首次渤海大面積污染狀況調查。
1974年10月國家海洋局邀請國內有關專家,在大連市召開由東北海洋工作站編寫的《中國自然地理》第九章中國海部分審稿會,會議由國家海洋局律巍副局長主持。
1974年11月25日國家海洋憶1975年工作要點中提出東北海洋工作站6條海洋環境保護任務:(1)沿海水域調查重點是渤海;(2)建立沿海監測網,定期進行污染監測;(3)防治海洋污染,開展自凈能力研究;(4)制訂水質指標和三廢排放標準;(5)制訂防止水域污染法令條例;(6)報導國內外海洋污染情況,搜集情報資料,搞好服務工作。
1974至1975年 根據海軍旅順基地的要求,對旅順港及柏嵐子等地進行了水文氣象、地質地貌及泥沙等方面的綜合調查和資料分析,為工程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
1975年3月10日東北海洋工作站根據“北京海冰預報交流會”的建議和我國北方海域冬季結冰對航運、交通、石油開發等的影響,成立海冰專業課題組,從事海冰研究工作。
1975年7月3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的竇振興為大連“八三”工程(即鯰魚灣建油碼頭)的海上施工預報波浪,準確率達80%以上,對海上施工和沉箱浮運安全,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1975年10月30日由渤海沿海省市負責環保工作的領導參加、國家海洋局沈振東局長主持,在秦皇島市召開“渤海污染調查協作會議”。東北海洋工作站為會議提出了1976年渤海污染調查實施計劃。會議確定進行渤海污染監測試點。會議於11月10日結束。
1976年4月29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東北海洋工作站與三省一市(遼寧、河北、山東、天津)協作,聯合組成180餘人的調查隊,動用四艘調查船(向陽紅07,海調101、102、104船)於5月(枯水期)、8月(豐水期)對渤海進行兩次大規模綜合調查,並提交了“渤海污染綜合調查報告”。
1976年7月1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水文物理組對小平島軍港大風天氣繞射波浪對港內影響的觀測研究,於10月30日完成,提交了研究報告。
1976年8月5日東北海洋工作站受營口市鮁魚圈建港指揮部的委託,在鮁魚圈海區進行泥沙回淤和海岸地質、地貌調查,為建港提供依據資料。
1977年6月23日至7月2日 國家海洋局科技部在青島召開“海洋地質工作座談會”。參加會議的局系統海洋地質方面專家共同研討我局海洋地質工作方向。東北海洋工作站的湯烈風、李光天等三名科技人員在會上發了言,受到會議重視。
1977年6月東北海洋工作站受遼寧省長海縣革命委員會委託,進行城子坦至大長山島海域的電纜路由區底質調查,為陸地輸電至海島作出貢獻。
1977年8月25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的兩項科研成果:1,渤海灣污染調查;2,普蘭店灣淤泥海灣航道開挖試驗和三名成績顯著的科技人員(湯烈風、竇振興、桑耀清)受到北海分局表彰。
1977年10月5日東北海洋工作站派徐漢光、賈樹林、牟秀林、李光天、魏成凱、劉國賢、湯烈風、孫試斌、嚴德成等九名科技人員,參加東中國海大陸架28萬平方公里調查會戰工作,受到表彰。
1977年10月5日東北海洋工作站首先進口一台日本日立163型氣相色譜儀,應用于海洋環境中有機氯農藥測定及溢油鑒別。
1977年10月14日 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院所及海洋情報網牽頭單位,在煙台召開“海洋環保科技情報會議”。會議進行了第一次技術交流。東北海洋工作站參加籌備工作,並為會議準備了材料。
1977年11月24日東北海洋工作站站長張喜臣參加在瀋陽召開的遼寧省科學大會。
1977年12月26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利用國產WYX—4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渤海重金屬(銅、鉛、鋅、鎘等)污染物分析,獲得較準確數據。
1978年2月11日國家海洋局領導在計劃工作會議上指示,今年務必把海洋環境監測網籌建起來,渤海監測網由東北海洋工作站牽頭。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海洋調查研究室副主任湯春喜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3月30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東北海洋工作站及三省市(遼寧、河北、山東、天津)於1976年聯合組織完成“渤海污染綜合調查”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獲成果獎。
1978年4月20日至25日 中共旅大市委、旅大市革命委員會召開旅大市科學大會。東北海洋工作站站長張喜臣和三名科技人員黃生明、章斐然、牟秀林等四人參加大會。
1978年4月25日旅大市革命委員會將東北海洋工作站協作完成的“渤海污染調查”、“普蘭店灣泥沙回淤的研究”兩項課題評為市重大科技成果獎。同日 旅大市革命委員會授予東北海洋工作站海洋調查研究室先進集體稱號。
1978年4月16日國家海洋局決定,渤海大面積污染調查監測工作由東北海洋工作站負責。
1978年4月 東北海洋工作站在“普蘭店灣航道選擇調查研究”、“渤海污染合作調查”、“1969年渤海冰封調查資料彙編”、“海岸帶調查”、“聯合編寫局系統海洋資料目錄”工作中,成績顯著,受到國家海洋局榮譽獎勵。
1978年6月5月國務院環境保護辦公室(以下簡稱國環辦)在錦州召開“渤黃海監測業務交流會議”,明確渤海監測分工,東北海洋工作站承擔渤海中部監測工作。
1978年6月13日 國家海洋局決定,東北海洋工作站今後科研主要承擔“國家科技計劃規劃項目第66項課題”即“渤黃海污染與防治的研究”。
1978年6月20日東北海洋工作站黨委根據錦州會議精神,指定史鄂侯負責組建“渤海監測中心站”並開展工作。
1978年6月 國環辦和國家海洋局在錦州市聯合召開“渤黃海環境監測座談會”,決定成立渤黃海環境監測網,並由東北海洋工作站承擔網的中心站任務。
1978年7月10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主持,在青島召開監測工作會議。明確規定,東北海洋工作站自1979年起,獨立組織渤海監測工作。渤海監測中心站定編為30人。
1978年7月18日 湯春喜同志傳達國家海洋局“六五”規劃,明確海洋環保所任務以渤海自凈能力研究為主,以污染物的環境地球化學、物理變化為基礎,以環境質量評價為中心,開展鑒別溢油方法的研究。
1978年8月5日東北海洋工作站奉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指示,派湯春喜、宋有強、吳之慶三名科技人員隨“向陽紅09號”調查船參加國家海洋局組織的首次全球大氣試驗。1979年8月10日歸站。
1978年9月1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黨委根據國環辦和國家海洋局指示精神,決定設立渤海監測中心站,負責渤黃海環境監測網業務組織協調工作,於9月9日宣布正式成立。史鄂侯、錢昌琪為負責人。
1978年9月11日東北海洋工作站渤海監測中心站遵照國環辦(1977)128號文件精神和國家海洋局的指示,每年5、8、10月份定期執行渤海污染監測任務。
1978年9月15日 國環辦向渤黃海沿海省及地(市)環保部門轉發東北海洋工作站起草的《渤黃海環境監測網試行方案》,並要求貫徹執行。
1978年9月渤黃海環境監測中心站根據監測網成員單位的監測資料,首次向中央有關部門及省市環保部門發布《污染通報》。
1978年10月15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首次接待以著名科學家沃爾特芒為團長的美國海洋科學代表團一行七人,並舉行座談與學術交流活動。
1978年11月6日國家海洋局下達東北海洋工作站1979年任務:(1)渤海中部監測工作;(2)渤海環境及其對污染物搬運能力的研究;(3)渤海局部海區水質油自凈能力的研究;(4)錦州灣五項研究課題。上述任務表明,東北海洋工作站自1979年起已轉向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1978年11月27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黨委任命黃廷喜為東北海洋工作站政治委員。原政治委員張穎光離同職休養。
1978年11月28日 國家海洋局指示,東北海洋工作站1979年的工作重點轉向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1979年2月9日國家海洋局授予東北海洋工作站工作三項科技成果獎:(1)小平島港外堤防波掩護功率的研究;(2)有機玻璃橫式采水器的設計與研製;(3)BOD(生化耗氧量)試驗。
1979年2月15日 國環辦和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在煙台市共同主持召開監測網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即渤黃海環境監測網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1979年監測任務,統一了監測時間、次數、項目、方法、報表格式等。會議於2月19日結束。
1979年5月10日東北海洋工作站根據國家海洋局和北海分局下達的科研計劃,首次進行中國近海重點海域污染防治研究工作:(1)渤海環流及其對污染物質搬運能力的研究;(2)多學科綜合性調查研究。
1979年5月20日 東北海洋工作站首次開展對錦州灣污染分佈特徵及其實際負荷量等五項研究工作。
1979年8月24日國家海洋局通知,為適應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發展的需要,經海軍批准,決定將東北海洋工作站擴建為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執行師(地)級許可權,直屬海洋局建制領導。環保所是我局承擔海洋環境保護科研任務的研究所。它以渤海、黃海為重點,進行海洋自凈能力和負荷總量、海洋污染對海洋生物影響、海洋環境質量評價和海洋污染防治方法、海洋調查測試方法和海洋條法的研究。參加海洋污染調查規範和海水水質標準的研究制定,負責渤海污染調查監測工作,同時進行海冰生消規律和平共處物化性質的研究。
自10月1日起,該所有關黨、行政、業務、後勤等工作,直接與局有關部門聯繫辦理。
1979年8月25日國家海洋局下達給海洋環保所1980~1981年科研任務:(一)中國海自然環境調查項目:渤海海冰調查觀測;(二)中國近海重點海域污染調查監測項目:渤海污染監測;(三)中國近海重點海域污染防治研究項目:(1)錦州灣污水稀釋擴散特性的研究;(2)錦州灣污水體污染特性及負荷量的研究;(3)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的研究;(4)錦州灣污染對海洋生物影響的研究。
1979年10月20日海洋環保所史鄂侯參加國家海洋局考察團,赴日本考察海洋環境污染監測技術。11月13日回國。
1979年11月29日 海洋環保所海冰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董須瑜帶隊一行五人,赴日本考察海冰低溫試驗室。於12月4日回國。
1979年12月20日海洋環保所地質研究室聘請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陳靜生教授為顧問,指導本所海洋地質研究工作。
1979年12月29日海洋環保所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由王仁樹、王錫侯、尹恩惠、石厥民、史鄂侯、劉錦明、李光天、金文珠、蘇先功、張喜臣、賈樹林、徐漢光、梁居廷、章斐然、竇振興、湯春喜、湯烈風、董須瑜、占玉芬等十九人組成。張喜臣任主任,湯春喜任副主任,劉錦明為秘書。
1979年12月 海洋環保所購進一台國產“HDP—2型”海底淺地層剖面儀,在完成縱橫向任務,開展海洋工程前期底質調查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1980年3月海洋環保所綜合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湯烈風出席在日本舉行的“西太平洋污染物體傳輸學術會議”,並參加“西太平洋污染研究計量制定”。
1980年5月 海洋環保所地質研究室第一次與大連簽訂七萬二千五百元有償科技服務項目“淺地層剖面測量”,為建港提供資料。
1980年9月29日海洋環保所監測中心執行渤海污染監測任務時,將兩種加固定液的吸管放在一起,影響了水樣分析質量,造成幾十個樣品作廢的責任事故。
1981年4月20日 海洋環保所為開展錦州灣污染史的研究,建立鉛210實驗室。
1981年5月15日海洋環保所為執法服務,掌握指導國內海洋污染監測分析質量,成立分析質量控制研究室。
1981年6月29日 海洋環保所從澳大利亞購進一台AA-875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用于海洋環境中重金屬及有害金屬微量分析。
1981年8月27日海洋環保所組織地質、化學、水文物理等研究室科技力量,開始進行遼寧省海岸帶調查研究工作。
1981年10月9日至15日 掛靠在海洋環保所的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與國家科委海洋組海洋環境保護分組在大連聯合召開了首屆“全國海洋環境科學學術交流會”。
1981年10月9日掛靠在海洋環保所的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在大連舉行第一屆第二次理事擴大會議,增補海洋環保所負責人,副研究員萬邦和為副理事長,湯春喜為秘書長,張喜臣、史鄂侯為理事。
1981年10月11日 掛靠在海洋環保所的國家科委海洋環境保護分組在大連召開第二次工作會議,增補海洋環保所負責人李長衡為副組長。會上宣布成立“海洋環境保護分組測試質量控制組”,蘇先功任副組長,萬邦和任顧問,史鄂侯為成員,曲傳宇為秘書。
1981年10月30日海洋環保所海冰研究室首次在蓋縣鮁魚圈組建海冰雷達觀測站。用751型航海導航雷達,測定海上流體運動方向和速度,為建港提供冰情資料。
1981年11月21日 由海洋環保所負責人、副研究員萬邦和、科技處處長、助理研究員湯春喜、助理研究員湯烈風、徐漢光等四人組成的海洋環境科學考察團赴英國考察,於12月14日回國。
1982年6月25日至30日海洋環保所與國家科委海洋環境保護分組在大連聯合舉辦“全國海洋環境測試質量控制培訓班”,為全國沿海有關省市和部門培訓技術人員98名。
1982年7月20日國家海洋局和遼寧省環保局共同甘邀請國內有關專家在大連市金州區聯合召開海洋環保所科研成果鑒定會。會上通過了四項成果:(1)錦州灣污染與防治途徑的研究;(2)渤海黃海近海污染現狀和趨勢;(3)渤海黃海污染源及其初步評價;(4)渤海環流及其對污染物質搬運能力的研究。到會專家認為上述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錦州灣污染與防治途徑的研究,接近國際水平。
1982年7月20日 海洋環保所承擔遼寧省海岸帶領導小組下達的潮間帶海域污染調查任務。
1982年8月1日海洋環保所水文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竇振興出席加拿大哈利德克斯聯合海洋大會(JOA),在會上宣讀“海洋污染擴散數值模擬”論文。
1982年10月18日 海洋環保所裝備完善了鉛201實驗室,先後購入FH—45型1024道幅度分析器,1094型室溫叉譜儀,FH1023A型四路混合器及其輔助設備。在對海域底質背景值、污染歷史和港區泥沙沉積速率的研究中發揮顯著作用。
1982年12月23日海洋環保所有兩項科技成果獲國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一、二等獎:(1)錦州灣污染分佈特徵及其負荷容量的研究;(2)渤海黃海污染及其初步評價。
1983年3月17日至20日 掛靠在海洋環保所的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和國家科委海洋保護分組在杭州聯合召開“全國測試質量控制學術討論會”。
1983年4月海洋環保所海冰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董須瑜赴芬蘭赫爾辛基參加會議(POAC-83)。在會上宣讀了“我國海冰物理力學性質初步研究”論文。
1983年6月20日 以道格拉斯沃夫博士為團長的美國海洋污染專家代表團一行六人到海洋環保所參觀、訪問。
1983年8月2日海洋環保所李正寶,參加我國第一部宣傳海洋環境法的電視短片《保護海洋》的編導和錄製工作。
1983年9月12日 海洋環保所參加重點實驗海域—大連灣海洋污染航空遙感監測試驗。
1983年12月19日海洋環保所承擔1984年石油開發區環境條件調查研究項目:(1)流冰及其移動規律的研究;(2)海冰物理力學性質的研究;(3)石油開發環境影響的預測評價。
1984年1月3日 海洋環保所助理研究員李龍章,赴伊拉克參加“國際石油污染科學討論會”,並考察伊拉克有關海洋和環境保護機構。
1984年3月2日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會議決定,海洋環保所參加航空遙感監視監測的實施;修訂《我國傾廢海區選划原則》制訂《消油劑使用管理辦法》;保證執法任務的完成。
1984年5月10日 海洋環保所水文物理室助理研究員張德福,應邀赴法國南特市參加“國際海岸帶污染通量研討會”。在會上宣讀了“錦州灣可溶性污染物稀釋擴散數值模擬”論文。
1984年5月15日海洋環保所綜合技術研究室為大連經濟開發區進行水域環境質量調查,提出環境影響評價。
1984年6月28日 海洋環保所綜合技術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湯烈風、助理研究員李正寶參加“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綱要評議會”,提出大連灣海域對開發區發展環境影響的論證,受到與會專家好評。
1984年7月13日海洋環保所綜合技術室助理研究員柯金文,參加我國首次南大洋和南極洲的考察和建設南極長城站工作。於85年4月10日返回。
1984年8月19日 日本富山大學地質系教授騰井昭二到海洋環保所參觀,並作了“第四紀地質學和世界範圍的環境問題”等學術報告。
1984年10月12日海洋環保所助理研究員李龍章,參加教育部、國家環保局、國家海洋局共同組成的“中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代表團”赴比利時考察。與比利時有關方面對海洋環保科學管理方面進行交流,並就今後兩國在海洋環保方面進行合作簽訂意向書。
1984年11月10日 先後購進美國IBM—PC/XT微機、TBMPS—2型高檔微機和香港TM—PC/XT微機,建立起微機計算室。
1985年3月11日海洋環保所所長周家義副教授,以觀察員身份,代表中國參加在倫敦國際海事組織總部召開的“倫敦傾廢公約第八次科學組會議”。
1985年3月19日 海洋環保所監測中心站與生物研究室受大連市甘井子區水產局的委託,開展對大連灣貽貝類致死原因的水質污染調查。
1985年4月28日至5月3日海洋環保所監測中心站站長曲傳宇,參加國家海洋局在北京召開的“關於海洋環境監視監測、執法管理系統的方案討論會”,會上確定了與監測工作有關的基本技術措施。
1985年5月13日 海洋環保所所長周家義副教授,參加國家海洋局代表回訪日本。與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和東京水產大學環境工程系交流了海洋環境化學研究成果。
1985年5月14日至18日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在杭州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海洋環保所所長周家義被選為理事長、海洋環保所顧問萬邦和為副理事長、副所長史鄂侯為秘書長、海洋環保所副主任技師張春明為理事。
1985年5月 海洋環保所助理研究員李龍章,應邀參加在日本筑波大學召開的“第三屆日本海與東中國海學術討論會”。在會上宣讀了“歐拉—拉格朗日方法及其在渤海海峽的應用”論文。
1985年6月23日海洋環保所顧問、副研究員萬邦和,助理研究員楊慶霄、戴雲叢、許乙烈等四人赴美國進行“海上溢油鑒別技術”考察。
1985年6月24日至7月2日 應海洋環保所邀請,美國穆萊博士到所訪問、講學,作了“沉積物中有機物的成岩作用”學術報告。
1985年7月1日至9月30日海洋環保所生物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沈亮夫,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維多利亞海洋研究所參加“中國與加拿大海洋生態、圍隔實驗”合作項目“在各種化學和生物學條件下基斯克列沉積物的金屬通量實驗”的研究工作。
1985年8月17日至21日 掛靠在海洋環保所的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與中國環境學會、環境海洋學專業委員會在青島聯合召開“海洋石油污染學術討論會”。
1985年8月30日至9月10日應海洋環保所邀請,美籍華人周載華博士到大連講學,作了“重金屬污染歷史、放射性污染、石油及石油中無機組分”等學術報告。
1985年9月7日至14日 海洋環保所海冰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王仁樹參加在丹麥格陵蘭召開的“第八屆國際極地港口和海洋工程會議”(POAC—85)。在會上宣讀了“遼東灣短期海冰數值預報的初步研究”論文。
1985年9月19日至26日海洋環保所監測中心站受國家海洋局環保司的委託,在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舉辦了全局氣相色譜、熒光光譜測試技術培訓班。
1985年10月12日 海洋環保所與大連化學工業公司合作,首次進行V號海區鹼渣海上傾倒試驗,取得預想效果,為進一步研究海上傾廢提供了科學依據。
1985年10月中美海洋和漁業合作計劃第六次工作組會議在青島召開。海洋環保所所長周家義副教授,作為中方代表團成員出席會議,並在會上提出進行中美合作研究傾廢的建議。
1985年11月14日美國海洋傾廢專家、弗羅里達工學院海洋學和海洋工程系主任杜道爾教授訪問海洋環保所。訪問期間,以杜道爾教授和海洋環保所所長周家義副教授的名義共同擬定一份“中美海洋傾廢合作建議書(草案)”,分別提交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中國國家海洋局以及中美海洋漁業科技工作委員會。
1985年12月16日至19日 掛靠在海洋環保所的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與中國核學會輻射防護學會在廈門聯合召開“全國海洋放射性輻射防護技術工作經驗交流會”。
1985年至1987年海洋環保所同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等單位合作,進行“中法長江口及其毗鄰連海域污染物和營養物生物地球化學聯合研究”。海洋環保所所長周家義副教授為中方責任科學家之一。該項合作研究成果報告,經評議,認為達到八十年代同類研究的國際水平。
1986年1月15日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受海軍旅順基地後勤部軍港處的委託,首次對旅順港區進行19個項目的港區環境污染現狀的調查研究。
1986年1月17日 該所分析質量控制實驗室建成(建築面積1111平方米)經東北設計院驗收達到了原設計要求,並投入使用。
1986年5月3日國家海洋局授權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承擔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並允許對外服務。
1986年6月3日至6日 掛靠在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的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和國家科委海洋保護分組與中國氣象、水文、海洋儀器學會和秦皇島市環保設備廠在秦皇島市聯合召開了“海洋石油污染與防治技術”討論會。
1986年7月21日至27日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提出“渤海環境污染監測站點優化及時空頻率選擇研究”。通過論證,將原來的96個站優化為24個站,監測頻率由原來每年3次減為每年2次。此成果大幅度節省了人力物力和時間,在我國是第一次用三種數學方法重新評價監測數據質量,這些產生在經濟建設熱點區的數據是海洋開發和經濟建設所必需的。
1986年7月該所派出數名有經驗的科技人員為海軍旅順基地舉辦的全海軍首屆軍港污染監測培訓班擔任授課任務。第一次為海軍培養了一批海洋污染監測人員,海軍九個基地開始了軍港海洋環境的監測任務,為海軍填補了這項工作的空白。
1986年8月 受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委託,美國國家海洋傾廢專家杜道爾教授、特雷夫教授等一行4人訪問了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並與該所共同制定了“中美海洋傾廢合作計劃初步方案”。
1986年12月8日至15日國家海洋局邀請局內外專家、學者在廣州開會,審核並通過了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提出的全國海洋污染監測網工作方案。
1987年4月5日 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活體生物實驗室建成(建築面積451平方米),從此便開展了石油、消油劑、鹼渣、航道疏浚泥等污染物對海洋生物毒性影響的實驗工作。
1987年6月12日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海洋服務局第一副局長凱里、外事主任潘剛尼博士等一行4人訪問了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並商談兩國關於海洋環保工作的全面合作前景。
1987年8月2日至4日 掛靠在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的中國海洋科學學會和遼寧省海洋學會在大連聯合召開了“全國首次海冰學術討論會”,石油部、交通部、國家教委、海軍、國家海洋局等19個單位4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1987年9月10日至10月5日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遼寧省海洋學會、大連海洋學會聯合主辦了“人與海洋系列展覽”,參加大連市首屆科技之光活動,獲活動優秀獎。
1987年10月6日 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參加完成了《遼寧省海岸帶地貌、水文、化學、環保調查》獲國家海洋局1987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10月6日該所完成的《海面溢油鑒別系統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10月20日 該所參加完成的《遼寧省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任務獲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7年10月該所與遼寧海洋漁業開發中心合作研究提出的《用粉煤灰製作人工魚礁》成果報告通過技術鑒定,與會專家認為此項成果在我國尚屬首次研製成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大連市政府1987年頒發的新產品、新技術推廣優秀項目獎。
1987年11月4日該所在營口鮁魚圈建築的海冰雷達觀測站竣工(建築面積為400平方米)為研究海冰生消規律建立了基地。是我國第一座岸基雷達站,為國家海洋環境監測方面填補了空白。“八五”和“九五”期間主要進行雷達海冰、海流監測,其觀測手段和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十五”將進行“溢油”監測。
1987年11月4日 該所與遼河石油勘探局規劃設計院簽訂了“遼河油田淺海開發環境調查”合同。該項目包括海洋水文、工程地質、海上冰情等內容。
1987年該所科技成果《大連灣污染區海洋生物群落結構特徵的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海面油膜厚度測定方法和技術裝備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遼寧省海岸帶綜合調查成果(水文、化學、地質地貌、環保)檔案管理》獲國家海洋局檔案管理三等獎。
1988年7月21日 遼寧省計劃委員會致函國家海洋局委託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承擔《遼寧省海洋資源綜合開發規劃》研究課題,工作時限為1988年—1989年。
1989年8月該所在完成大連新港航道挖泥海域污染調查項目中提出的《大窯灣建港工程拋泥聲學追蹤試驗報告》為解決污染檢測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和資料,此項工作受到大連市政府的好評。
1989年6月—9月該所按照職能根據大連地區,特別是大連化學工業公司生產的需要,在黃海北部五號海區進行了三類廢棄物的傾倒選划工作,在對該區進行五次基線調查的基礎上,於六月至九月期間,成功地進行了鹼渣海洋傾倒現場實驗,為海洋局上報國務院正式申報傾廢區提供了科學依據。
1989年10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關於國家海洋局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製的批複:同意將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更名為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同時承擔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任務),事業編製388人。
1989年至1991年該所與比利時北海及埃斯考河口數學模型管理處進行了關於《油污染環境風險評價》的合作調查。
1990年4月11日至20日 該所在大連具體承辦了由國家海洋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委會聯合舉辦的“國際海洋沉積物污染監測研討班”,參加這次研討班的有來自美、英、西德等12個國家的專家18人,以及國內專家20多人。
同年該中心(所)與蘇蘭海洋研究所進行了關於《渤海海冰與海洋、大氣間熱量、動量交換》的調查研究。
同年 該中心(所)科技成果《海洋環境監測規範》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該中心科技成果《遼寧省海洋資源綜合開發規劃》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遼東灣東北部流水移動規律的研究、雷達測冰數據處理系統的研製》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1年12月 該中心環保實驗樓建成,建築面積2767平方米。
1992年8月該中心在大連組織了第二次中俄海洋學綜合討論會,以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副院長為團長的俄羅斯海洋科技代表團一行15人參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中方代表30多人。
1992年10月18日 國家海洋計量認證評審組對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中心實驗室進行了國家級計量認證,經專家的考核、考試和評審,共有43項具有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資格和能力,這是國家海洋局首次通過的實驗室計量認證單位。
1992年12月該中心科技成果《黃海北部五號試驗傾倒區鹼渣海洋試驗傾倒研究》獲大連市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大連市黑石礁灣污水排海工程環境可行性研究》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年至1995年 該中心同美國得克薩斯農機大學、美國環保局進行了關於《海洋環境質量研究和監測》的合作。
1993年3月5日至1998年3月4日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中心實驗室獲得國家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為期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認證合格證書。
1993年 該中心科技成果《海洋環境監測規範》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中國——比利時海洋油污染環境危害研究,海面溢油的歸宿預報和環境影響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8月19日經國家建設部審批,頒發給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大連海洋工程勘察設計和環境保護開發中心》大型海洋專項工程設計證書,證書編號為0053號。
1994年9月24日 經國家海洋局批准,同意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設置《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技術總站》。
1994年11月25日經國家海洋局批准,同意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成立國際海洋環境監測培訓部,承擔對國內、外人員的海洋環境監測業務的培訓工作。
1994年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科技成果《黃海北部五號試驗傾倒區鹼渣海洋試驗傾倒研究總課題》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蓋州灘勘探工區海洋環境數值模擬與預報》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大連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大連市海洋資源開發規劃》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蝦病防治技術研究》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年4月23日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與大連海事大學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資源、成果、市場共享的原則共同成立了“大連海洋環境科學工程院”、“海洋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聯合設立了“環境海洋學”和“環境科學”碩士學位點。
1995年10月掛靠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的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環境科學分會在湖南張家界召開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參加會議代表110人,選舉了四屆理事會成員。同時與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環境分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海洋學專業委員會聯合召開“全國第四屆海洋環境與水環境學術討論會”。大會交流論文101篇。
1995年該中心科技成果《我國沿海經濟貝類污染物殘留量調查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遼寧灣北部海冰冰情預報及調查檢驗》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5年至1999年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與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進行了《海洋環境監測技術研究》的合作。
1995年至1998年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與德國赫爾果蘭生物所進行了《海洋污染監測與控制》的合作。
1995年6月20日 該中心與大連鐵道學院簽定了聯合培養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協議。
1996年5月15日該中心完成了《海島資源綜合調查》項目,被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海洋局、農業部、總參謀部授予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1996年7月 該中心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委託,參加了該機構舉辦的1994年貽貝樣品有機化合物國際互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並收到該組織頒發的證書。
1996年該中心科技成果《海洋石油污染及其防治技術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同年 該中心主辦的《海洋環境科學》期刊被確認為國家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勞動保護類雙核心期刊,被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評為全國科技期刊500強之一。
1996年至1997年該中心與芬蘭赫爾辛基理工大學進行了《中國遼寧灣人工島上冰荷載的原型監測和模型試驗研究》的合作。
1996年 該中心編寫的《海面溢油鑒別系統技術規程》、《常用消油劑標準判定》、《工程海冰設計技術規範》通過專家鑒定。
同年該中心承擔和完成了香港維多利亞灣環境監測項目大型技術服務項目。
同年 該中心以其可行性方案爭取到長海引水工程路由調查項目並優質高速地完成了任務。
1997年1月27日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被國家檔案局評為國家科技事業單位“國家一級檔案管理”單位,是海洋局系統第一家國家級檔案管理達標單位。
1997年5月20日 該中心主辦的《海洋環境科學》期刊,經國家科委、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聯合組織專家評審,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7年5月21日該中心設計研製的混凝土沉降污水處理設備,獲國家五部頒發的實用新型技術專利,取得了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專利證書。
1997年5月19日至24日該中心在大連承辦了由國家海洋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海洋科學與海岸帶綜合管理培訓研討班”,參加這次研討班的有來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美國、越南和中國等11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國家組織的代表30餘人。
1997年10月掛靠在該中心的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環境科學分會與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網、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環境分會聯合在江西廬山召開“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發展戰略研討會”暨“全國第五屆海洋環境與水環境學術研討會”。參加會議代表97人,有80餘篇論文在大會上進行了交流。
同年 該中心研製的水下彩色攝像系統獲國家專利;自產的海環牌消油劑投入市場。
同年該中心科技成果《蓋州灘附近海區工程海冰環境原位監測與研究》、《全國主要陸源排污監測監視》、《含油污水處理試驗設備研製》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8年3月6日 經國家海洋局批准,同意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建立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重點實驗室。SOAKL98—05。
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該中心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認證合格證書。期限: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
1998年11月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環境科學分會、中國科協工程學會、大連市科協、大連市海洋學會在大連聯合召開了“98”國際海洋年,海洋環境學術研討會。到會代表50餘人,交流論文40餘篇。
1999年11月 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環境科學分會與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環境分會在廣西桂林聯合召開了“全國第六屆海洋環境與水環境學術研討會”。參加大會103人,交流論文97篇。其中,“赤潮防治專題研討會”為全國開展赤潮災害的防治和預測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
1999年12月25日該中心獲得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格證書》。
同年 該中心科技成果《中國海洋功能區劃》被國家科技部授予科技進步三等獎;《海域赤潮災害地物光譜提取技術及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研究》被確認為省級科學技術研究成果。
同年該中心榮獲國家海洋局檔案管理先進集體稱號。
2000年8月24日該中心與長海縣政府為了長海縣海洋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環境資料,對重大生態災害為當地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政策與法規的制定提供區域性海洋生態環境資料,雙方協議共同建立了“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長山列島生態站”。在對水環境、沉積環境、病原生物、典型經濟生物遺傳變異、生物群落結構、海域生產能力、生態災害等進行監測的基礎上,每年將發布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現狀、生態系統演替趨勢、生態災害等公報和報告。
2000年至2001年 該中心與韓國水產振興研究院、國立濟洲大學進行了“黃海貝類病原生物派金蟲的研究”。
2000年該中心遵照國家海洋局領導的決定,根據本單位多年的海洋環境監測數據和海洋管理工作的積累,出色地完成了《20世紀末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的編寫。首次在社會上發布后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時引起了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沿海省市各級政府的極大關注,溫家寶副總理親自作了批示。
同年該中心積極為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服務,成功編製了《遼寧省20世紀末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開創了省級公報的先例。
同年該中心充分發揮技術牽頭作用,每年都制定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年度工作方案和實施計劃。本年度發放三種介質十幾種盲標樣在11個承擔局監測方案實施工作的業務單位中開展了外控樣實驗室測試活動,之後又組織了檢查組對7個單位的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進行了監督檢查,達到了預期效果。
同年 海域勘界是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基礎,該中心通過大量艱苦細緻工作,出色完成遼冀錢的現場調查、樣品分析、報告及圖件編製,按期完成了《海域勘界技術規程》的修訂工作。
同年完成了《海洋環境監測管理規定》、《海洋環境監測報告制度》、《海洋環境監測評價可行制度》、《全國海洋環境監測“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海洋質量公報編製技術要求》、《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技術導則》等制度和規則的編寫。《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已通過驗收,現正在履行報批國標的行政程序。編製了《海域使用管理技術規程》、《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技術規範》、《全國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區劃底圖製作規程》、《全國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區劃信息系統技術規程》。完成了《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統的試點和系統建設》、《國家海洋使用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與維護(大連、葫蘆島海域試點)》、《國家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區劃信息系統建設》、《遼寧省大比例尺功能區劃信息系統》項目。
同年該中心科技成果《海域赤潮災害地物光譜提取及衛星監測技術研究》獲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20世紀末中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獲國家海洋局科技成果創新二等獎。

現任領導


中心主任關道明
中心黨委書記王菊英
中心副主任韓庚辰
中心副主任張志鋒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張震宇
中心副主任 樊景鳳

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入選第七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