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彥

趙海彥

趙海彥,男,北京師範大學博士。 1991年,趙海彥考上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他師從於全國知名學者支可堅先生,支先生在文學界飲譽多年,研究成果豐碩,引領當時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前沿。

個人簡介


支先生的學術研究思想和態度對他影響極深,為他後來側重於宏觀和系統的歷史感的研究方向定位以及學術研究獨立思想的形成和真我性情的締造,有著不可磨滅的根基作用。2000年,趙海彥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藏書豐富的北師大圖書館有大量重要學術研究和理論參考價值的舊期刊,就讀期間,趙海彥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閱讀這些舊期刊上。他每天都是在圖書館、餐廳、宿舍三點間穿梭,很少顧及京都的繁華和霓虹燈的美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半的充分準備,2003年5月,他完成了20萬字的博士畢業論文《中國現代趣味主義文學思潮研究》,並於8月份順利通過答辯,答辯委員會主席、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孫玉石先生給予該文以很高評價,認為該文“是一篇優秀的博士論文”,“是對該問題第一次全面系統的研究,可能對重寫文學史有某種啟示。”

人物特寫


1988年,趙海彥師專畢業后被分配到商丘柘城的一所普通高中任教。學校地處偏僻,條件簡陋,沒有廣播,沒有書籍,甚至不通電,人們長久生活在黑暗中。那時候,他特別害怕黑夜,在漆黑的夜晚,他被四周茫茫黑暗重重包圍,脆弱的靈魂所要承受的拷問和詰難常常讓人來不及思考就墮落。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處於苦悶彷徨之中,精神鬆弛,在無奈的黑暗中接受鍛造。 1990年,趙海彥第一次聽說大專畢業生也可以考研,他的心中頓時明朗起來,他決定一試。在老師的建議下,他選擇了“曲線考研”。同年6月,他參加了成人考試,順利考入河南教育學院,9月份進入該校學習,並著手準備本年度的研究生考試。考研必考外語,這對於已經丟掉近四年英語的趙海彥來說可為艱難。“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沒有名師導學,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複習資料,趙海彥就從高中英語課本入手,一遍遍地苦讀課文,一點一滴地做著考研準備。
1991年,他考上西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人生能際遇一位治學嚴謹且博學的老師,堪為幸事。對於趙海彥來說,在西北師大讀研是一段快樂的時光。在西北師大的三年間,他暢遊在書籍知識的海洋中,廣泛涉獵文藝學、現代文學等吻合自己研究方向的各類叢書,思想在與智者的舒心交談中暢快,情致在文化滾動的聲音中激昂。
為了在學術研究領域有更深的突破,1999年,趙海彥腦子裡冒出考博的念頭。考試、上學畢竟是一份苦差事,當時,他工作環境很好,家庭幸福美滿,許多人不理解他為什麼還要遭這份罪。基於對學習的渴求,趙海彥堅持自己這個選擇,並且毅然斷然一切誘惑,堅定走自己的路。趙海彥奔忙於教學、科研和行政事務中間,由於白天事務繁多,他多利用節假日和晚上潛心鑽研。在趙海彥看來,教學和科研不可一日偏廢,學習與讀書不可一日停止。他亟待需要完成的目標就是儘快修繕博士畢業論文,出集成冊,然後開始他下一階段更廣闊的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