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蘅 (1888~1987) 中國人口學家、經濟學家。字伯修,號建公,四川(現在是重慶)榮昌人。 1906年入四川遊學預備學堂英文班。1911年赴美留學。1917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
陳長蘅回國后,先後任北京大學經濟系講師,
鹽務稽核所編譯,南京中央大學法學院經濟系副教授。1928年任
中國經濟學社常務理事。30年代參加中國統計學社,曾任重慶朝陽法學院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浙江英士大學
財政學教授。1949年後任金華新成初級中學校長。1956年任
上海文史館館員。1961年任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1980年任
上海市人口學會顧問。1987年在上海去世。
《中國人口論》 (1918)、《進化之真相》(1919)、《三民主義與人口政策》(1930)。
陳長蘅認為,人口問題是有關中國生計的根本問題,經濟問題遲早都要演變成為人口問題。他提出緩解
人口壓力的根本途徑在於:提倡比
歐美各國更加健全和徹底的、以節育和優生為內容的“
生育革命”。這一革命須由
國家干預,並通過各專門機構宣傳優生知識,推廣不悖人道、不傷身體、普遍實用的“自然節育法”。他認為,只有控制人口數量,保持
適度人口,才能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生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