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說派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的重要流派
新小說派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最早興起於法國,風行於20世紀50、60年代,影響波及英、德、美、日、波蘭、捷克等國,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學現象。
主要有4個代表作家:阿蘭·羅布-格里耶、娜塔莉·薩洛特、米歇爾·布陶和克洛德·西蒙。
另外如瑪格麗特·杜拉斯等作家一度也被認為屬於新小說派。1950年,出生於俄國的法國女作家娜塔莉·薩洛特出版名為《懷疑的年代》論文集,被視為新小說派的宣言書。
其後另一代表人物阿蘭·羅布-格里耶《在法蘭西評論》上撰文,抨擊“舊的小說形式”,擔出了新小說派的一系列主張。新小說派以反對傳統的小說創作方法為宗旨,主張作者退出小說,擺脫作家的道德觀念和思想感情,打破傳統小說對時空結構和敘述順序的限制,採用意識流和虛實交錯、時空顛倒等手法,對物的世界進行純客觀的描繪。
這類小說迴避社會問題,重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誕,在歐洲和世界曾發生較大的影響,到60年代末開始衰落。西蒙於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表明新小說派的作品已進入經典作品的行列。新小說派不是一個自覺的、有組織的流派,每個成員在創作上各有特色。
20世紀50至60年代間
法國文學界出現的一支新的小說創作流派。以阿蘭·羅布-格里耶(1922~ 2008)、娜塔麗·薩洛特(1902(1900)~ 1999)、米歇爾·布陶(1926~ )、克洛德·西蒙(1913~2005)、馬格麗特·杜拉斯(1914~ 1996) 等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開宣稱與19世紀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決裂,探索新的小說表現手法和語言,描繪出事物的"真實"面貌,刻畫出一個前人所未發現的客觀存在的內心世界。
法國文學評論家稱他們為"新小說派"或"反傳統小說派"。這一派在50年代剛出現時不為人所理解,被認為是"古怪"、"荒誕"、"好像發精神病"。但到了60年代,新小說派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文學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流派。這一派的小說和理論,在西歐、美國和日本曾流行一時,並且影響遍及波蘭、捷克等東歐、中南歐國家。
新小說在法國流行的時期,大致在1953至1960年間。
1960年以後
新小說出現新的傾向,可以說是第二代新小說的開始。新小說的代表作有薩洛特的《馬爾特羅》
(1953)、《天象儀》(1959)、《黃金果》(1963)、羅伯-格里耶的《橡皮》(1953)、《在迷宮中》(1959),布陶的《路過米蘭》(1954)、《變化》(1957),西蒙的《風》(1957)、《草》(1958)、《佛蘭德公路》(1960)以及杜拉斯的《夏天晚上十點半》等。理論著作有薩洛特的《猜疑的時代》(1956),羅伯-格里耶的《論新小說》(1963)。
根本觀點
新小說派的作家,雖然創作方式各有特點,但具有共同的根本觀點。首先,他們認為小說藝術從19世紀中葉以來,一直在現實主義的統治下,由於墨守成規,從表現方式到語言都已呈"僵化"現象。新小說派反對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方法,認為它不能反映事物的"真實"面貌。
在這一派看來,現實主義作家往往通過人物的塑造、情節的安排、內心分析、情景描述、帶有感情色彩的語言等手段,誘導讀者進入作者事先安排的虛構境界,結果人們只能通過作者或作者塑造的人物的眼睛去看外在的事物,這樣實際上是使讀者進入一個"謊言的世界",忘記了自己所面臨的現實。
新小說派反對傳統小說以人物為核心
以寫"人物在其間活動並生存的故事"為主要的任務;把人作為世界的中心,一切從人物出發,使事物從屬於人,由人賦予事物意義,從而使客觀世界的一切都帶上了人的主觀感情的色彩,結果混淆了物與人的界限,抹煞了物的地位,忽視了物的作用和影響。新小說派的理論家羅伯-格里耶認為,"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
按照他的看法,這個世界是由獨立於人之外的事物構成的,而現代人是處在物質世界的包圍中,人只能通過視覺看到它的外表,不應憑主觀賦予它任何意義,因此他主張小說要把人與物區分開來,要著重物質世界的描寫。他認為小說的主要任務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場、道德觀念等,而是在寫出"一個更實在的、更直觀的世界"。
薩洛特則認為作家要能夠透過人的日常活動和平凡的言語,揭露潛意識的內心活動,探索那"潛在的真實"。
布陶認為新小說的任務在於通過對外界事物如實的描寫,從現代人複雜的、混亂的日常生活中找出奧秘的所在,從中建立一個有條不紊的精神世界以填補生活的空虛。
雖然這一派的作家對小說的主要任務意見不一,但他們都一致認為塑造人物不是小說創作的目標。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被認為不過是表現某種心理因素或心理狀態的"臨時道具"。他們小說中的人物不但往往面目模糊不清,有時連姓名也沒有。例如卡夫卡的小說里的人物,有時僅用第一人稱的"我"或第二人稱的"你"來代表。
其他特點
在布陶的代表作《變化》中,作者把主人公名為"你",使讀者處於主角的地位。在結構方面,新小說派主張破除傳統現實主義小說格式的限制,認為不必遵守時間順序和囿於空間的局限,作者有自由"重新建立一個純屬內心世界的時間和空間"。
他們還認為人生不過存在於"一瞬間",過去、現在、將來可以同時存在。現實、想象、幻覺、記憶、夢境往往互相交錯或重疊。這一派的小說情節相當簡單,往往從通俗小說或偵探小說借用故事,因為新小說作家反對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誘導讀者進入一個"虛構的世界"。他們小說中的情節結構,往往不是有頭有尾的,有時結尾又回到開頭,有時全書結束,故事仍在繼續。
新小說派認為傳統現實小說中慣用的語言也必須徹底改革,因為這些語言由於長期重複使用已變為"陳套"或"僵化",失去了表達現代人複雜多變的生活的能力。新小說派反對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詞和那些"內含的、隱喻的、魔術般的辭彙",認為這足以使描寫的事物失實。
他們主張採用"表明視覺的和標誌性的即限於度量、定位、限制、明確作用的辭彙",按照羅伯-格里耶的看法,就是冷靜的、準確的、像攝影機一樣忠實的語言。
新小說派在思想上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柏格森生命力學說和直覺主義、胡塞爾的現象主義哲學的影響。在文學藝術上繼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意識流派小說和超現實主義的觀點及其某些創作方法。新小說派否定小說藝術的反映社會現實的作用,鑽入自我的意識中尋求"真實",脫離現實,脫離讀者。
1960年以後出現的以期刊《就像這樣》為中心,以青年作家索萊(1936~ )為首的第二代新小說派即新新小說派,在小說形式的革新方面,比老一輩新小說派更進一步。他們連標點都予以廢除,文章不分句子,不分段落,給人的印象好似人類又回到原始時代去了。這一新流派正在發展中,人們對它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