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說也被稱之為“反小說”,是20世紀50至60年代盛行於法國文學界的一種小說創作思潮,在哲學上則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學說和直覺主義以及胡塞爾的現象學的影響。
嚴格說來“徠新小說派”的作家們並不承認不是自己是一個創作團體而只是有一種創作傾向,但評論界還是根據其間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理念和特徵,將某些作家歸為“新小說派”。
公認的“新小說派”的主要代表是法國作家阿蘭·羅布-格里耶、娜塔麗·薩洛特、
米歇爾·布托爾和瑪格麗特·杜拉斯等。
新小說
新小說派的作家,雖然創作方式各有特點,但具有共同 的根本觀點。首先,他們認為小說藝術從19世紀中葉以來,一直在現實主義的統治下,由於墨守成規,從表現方式到語言都已呈“僵化”現象。
新小說
法國“新小說”,作為一種創新的文學實驗,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已出現在法國著名作家娜·薩羅特的筆下,只是到50年代,它才形成為一個頗有名氣 的文學流派。
新小說
新小說派在四五十年代興起時,很長一段時間不為大眾所接受。但隨著
貝克特(1969年)和西蒙(1985年)分別獲得了
諾貝爾文學獎,新小說的影響達到了巔峰,美國、歐 洲、印度,日本還有中國,都有一批狂熱的崇拜者和模仿者。一些年來隨著貝克特、杜拉斯、莫里亞克、潘熱以及薩洛特的去世,活下的西蒙、羅伯—葛里耶和布托爾等也都在八十歲左右歲了,於是大家認為新小說派已基本結束。但如果我們留意觀察,仍可發現身邊就有一些這類小說,比如正熱鬧的
余華,如果你比較他的《偶然事件》和羅布-格里耶的《橡皮》。
“新小說”的創作在70年代后漸趨消退,作為文學流派逐漸走向了消亡。但1985年“新小說”派代表克洛德·西蒙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標誌著“新小說”已經得到了西方學界的認可,從而使它成為法國乃至世界現代文學史中的一項經典。
新小說
出現了一批所謂新一代的新小說作家,並且作品的影響不俗。比如克里斯蒂安·加伊、菲利普·圖森、弗朗索瓦·邦、讓·艾什諾茲、瑪麗·恩迪耶、埃利克·謝維爾、奧仁·謝維爾等等,他們的作品削弱了上一代新小說作家的極端與偏激,兼容性增強,繼承了傳統文學的優秀部分,但根本的文學觀念還是和新小說派相似的。同時,新一代的新小說作家們也開始放棄作品上的獨立思考和 標新立異,而轉向市場和讀者妥協。比如繼1983年《切羅基》獲得梅迪西斯獎之後,艾什諾茲又於1999年秋天以《我走了》領走了
龔古爾獎的50法朗。超過20萬冊的訂單的火爆情景似乎只在1985年杜拉斯的《情人》出版時才出現過。而在從前,最終進入批評家視野的都是一些印刷量少得可憐而又受攻擊最猛的作品,它們的受歡迎程度是隨著它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日趨穩固而漸漸上漲的。
新小說
新小說派的作家,雖然創作方式各有特點,但具有共同的根本觀點。從表現方式 到語言都已呈“僵化”現象。新小說派反對以
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方法,認為它不能反映事物的“真實”面貌。在這一派看來,現實主義作家往往通過人物的塑造、情節的安排、內心分析、情景描述、帶有感情色彩的語言等手段,誘導讀者進入作者事先安排的虛構境界,結果人們只能通過作者或作者塑造的人物的眼睛去看外在的事物,這樣實際上是使讀者進入一個“謊言的世界”,忘記了自己所面臨的現實。新小說派反對傳統小說以人物為核心,以寫“人物在其間活動並生存的故事”為主要的任務;把人作為世界的中心,一切從人物出發,使事物從屬於人,由人賦予事物意義,從而使客觀世界的一切都帶上了人的主觀感情的色彩,結果混淆了物與人的界限,抹煞了物的地位,忽視了物的作用和影響。“新小說派”的基本觀點認為,20世紀以來小說藝術已處於嚴重的停滯狀態,其根源在於傳統小說觀念的束縛,墨守過時的創作方法。因此,他們主張摒棄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方法,從情節、人物、主題、時間順序等方面進行改革。
新小說
新小說派的理論家羅伯-格里耶認為,“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按照他的看法,這個世界是由獨立於人之外的事物構成的,而現代人是處在物質世界的包圍中,人只能通過視覺看到它的外表,不應憑主觀賦予它任何意義,因此他主張小說要把人與物區分開來,要著重物質世界的描寫。他認為小說的主要任務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場、道德觀念等,而是在寫出“一個更實在的、更直觀的世界”。薩洛特則認為作家要能夠透過人的日常活動和平凡的言語,揭露潛意識的內心活動,探索那“潛在的真實”。布陶認為新小說的任務在於通過對外界事物如實的描寫,從現代人複雜的、混亂的日常生活中找出奧秘的所在,從中建立一個有條不紊的精神 世界以填補生活的空虛。雖然這一派的作家對小說的主要任務意見不一,但他們都一致認為塑造人物不是小說創作的目標。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被認為不過是表現某種心理因素或心理狀態的“臨時道具”。他們小說中的人物不但往往面目模糊不清,有時連姓名也沒有。例如卡夫卡的小說里的人物,有時僅用第一人稱的“我”或第二人稱的“你”來代表。在布陶的代表作《變化》中,作者把主人公名為“你”,使讀者處於主角的地位。在結構方面,新小說派主張破除傳統現實主義小說格式的限制,認為不必遵守時間順序和囿於空間的局限,作者有自由“重新建立一個純屬內心世界的時間和空間”。他們還認為人生不過存在於“一瞬間”。這一派的小說情節相當簡單,往往從通俗小說或偵探小說借用故事,因為新小說作家反對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誘導讀者進入一個“虛構的世界”。他們小說中的情節結構,往往不是有頭有尾的,有時結尾又回到開頭,有時全書結束,故事仍在繼續。新小說派認為傳統現實小說中慣用的語言也必須徹底改革,因為這些語言由於長期重複使用已變為“陳套”或“僵化”,失去了表達現代人複雜多變的生活的能力。新小說派反對使用具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詞和那些“內含的、隱喻的、魔術般的辭彙”,認為這足以使描寫的事物失實。他們主張採用“表明視覺的和標誌性的即限於度量、定位、限制、明確作用的辭彙”,按照羅伯—格里耶的看法,就是冷靜的、準確的、像攝影機一樣忠實的語言。
傳統小說無論寫什麼題材,總是要敘述故事、塑造人物、反映現實、描繪世界,引起讀者的喜怒哀樂等種種情感。而“新小說”作家則意識到了世界的荒誕,他們認為應該把小說從人物中解放出來,把小說變成記錄純客觀世界的一種工具。於是,“新小說”不再以人物為中心來展開情節、敘述故事,而且遠離社會問題,不再像
薩特存在主義文學那樣介入現實。新小說的藝術手法大都採用顛倒時空、內心與外界重疊、現實與回憶交叉、對細節的繁瑣描繪和大量的內心獨白。通常認為“新小說”是反現實主義的。“新小說”主張只要把世界本來面目呈現出來就夠了,既不刻畫情節,也不刻畫人物,既不要結構,也不要細節,而是沉迷於一種氣氛之中。在這種氣氛中,文字都變成了霧狀顆粒,文章霧氣瀰漫。
新小說
傳統小說是對現實的濃縮,“新小說”是對現實的截取。截取的結果自然是無頭無尾,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自然就會留下一個又一個的謎。除了情節的淡化外,人物的外表、人物的性格都做了淡化處理。甚至人物的對話也都像是用一台錄音機記錄下來的,有時七嘴八舌,有時所問非所答。這種作者製造的迷惑,只能依靠讀者自己的分析和接受,這也是“新小說”的又一特點:讀者參與。
在“新小說”中,讀者和作者是平等的,讀者不能像讀傳統小說那樣,只能被動地去接受,讀者要根據文本中所提供的信息,去進行獨立的分析和判斷,甚至是參與小說的再創作,這是讀“新小說”的一個竅門。
新小說的特點:故事情節的淡化,敘述盡量地簡潔,對人物不再作任何鋪墊,不再進行滔滔不絕的描繪,任憑他們通過自己的行動與語言表現他們的存在。小說打破傳統的敘事模式,把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給讀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間。具體而言:
1、人物上,比如小說的主角是不是只有一個,或者幾個,他們什麼關係,並列,還是承啟,還是包括,還是分裂,或者只有一個主角的小說,主角會不會中途死去。死去以後,小說要講什麼。
2、情節,小說是不是一定要講一個情節曲折的故事,能不能講沒有結尾的故事,或者沒有高潮的,沒有起因的,或者小說里的情節,在小說之前,已經開始,小說結尾的地方,那個情節還在發展。多個情節交叉,或者情節消逝的,故事講著講著,作者故意跑題了,說到另外一個事情上等等類型。
3、時間,模稜兩可的時態,現在進行時,過去時,過去完成時,將來進行時等等的組合,穿插,是否帶來表達的特殊。然後故事時間(st)和敘事時間(rt)的變化,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