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波萊羅舞曲的結果 展開
- 1928年拉威爾創作的舞曲
- 美國電影
波萊羅舞曲
1928年拉威爾創作的舞曲
《波萊羅舞曲》創作於1928年,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
1928年,舞蹈演員伊達·魯賓斯坦委約拉威爾為其創作一部舞劇音樂。最初,拉威爾只想將西班牙作曲家伊薩克·阿爾貝尼茲的幾首鋼琴曲改編成管弦樂。然而,由於阿爾貝尼茲作品的改編權歸屬於西班牙指揮家費爾南德斯·阿爾博斯,因此拉威爾不得不重新創作一部新的舞劇音樂,此即《波萊羅舞曲》。拉威爾之所以採用“波萊羅”這一西班牙民間舞形式來創作,主要是因為他對西班牙音樂有著特殊的感情:他自幼生活在靠近西班牙的邊境之城,母親也是西班牙人。同年11月20日,該曲由伊達·魯賓斯坦及其舞蹈團在巴黎歌劇院首次演出。在初次上演時,舞台上出現的是一個西班牙小酒店,當中是一隻大圓桌,一個西班牙茨岡女郎就在桌上跳舞——她的舞蹈逐漸活躍了桌子四周的男人們的情緒。在《波萊羅舞曲》的調動之下,舞台上的人們捲入了熱情激昂的舞蹈中,最後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波萊羅舞曲
《波萊羅舞曲》的樂隊編製情況
樂器組別 | 木管樂器組 | 銅管樂器組 | 打擊樂器組 | 色彩性樂器組 | 弓弦樂器組 |
---|---|---|---|---|---|
樂器名稱 | 1支短笛 2支長笛 2支雙簧管 1支英國管 1支小單簧管(降E調) 1支低音單簧管(降B調) 2支大管 3支薩克斯(最高音薩克斯管F調,高音薩克斯管降B調,次中音薩克斯管降B調) | 4支圓號(F調) 1支高音小號(D調) 3支小號(C調) 1支大號 | 3架定音鼓(C、E、G) 2架小軍鼓 1架大軍鼓 1對鈸 1隻鑼 | 1架鋼片琴 1架豎琴 |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
樂曲為C大調,四三拍,採用變奏曲式寫成。但作曲家沒有按一般變奏曲的手法來寫,它的兩個主題從頭到尾不變,速度也沒有變。從總譜上看,前半部分和聲清淡,除獨奏外,就是部分樂隊齊奏,再加上小軍鼓的固定音型伴奏;後半部分和聲越來越濃,拉威爾以嫻熟的配器手法從色彩上進行渲染,進而產生了戲劇性效果。
波萊羅舞曲
樂曲從小軍鼓輕輕敲出波萊羅舞曲節奏開始,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撥弦進行伴奏。4小節之後,在小軍鼓敲出的波萊羅舞曲背景之下,先由長笛在低音區輕輕地呈現帶有濃郁西班牙風格的第一主題。
經過2小節和前奏相同的節奏之後,由單簧管復奏一遍,繼而由大管以嘶啞的聲音演奏第二主題。相較於第一主題,它顯得更黯淡。
該曲將第一、第二主題各按原樣反覆了多次,只是在最後一次才有所變化——類此同一主題成對反覆的結構,在民間音樂中常可見到。這兩個反覆的主題均氣息寬廣,結構方整,每一個主題都由2個樂句、共16小節組成。此外,由於配器的作用,筆法、力度和色彩都隨時在更新,從而呈現出萬花筒般的感覺。
在第三次反覆時,由於用了平行的大三和弦,形成了三個聲部曲調同時進行,產生了多調性色彩。不同樂器的應用和色彩上的不斷變化,使情緒越來越熱烈。樂曲的兩個主題到最後一次陳述時自身都不作反覆,第二主題還從原來的16小節擴充為24小節,即引入8小節第一主題的變形,然後用6小節的尾聲作結。當達到全曲高潮時,最後2小節突然轉成E大調,在不協和的音響中結束全曲。
關於《波萊羅舞曲》的構思,拉威爾曾在其《自傳》中這樣寫道:“這是一首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聲與節奏始終如一,而用小鼓節奏接連不斷地給以強調。一個因素的多變化促成了管弦樂的漸強。”為了實現力度在固定節奏的基礎上逐漸成長,並發展為莊嚴而強烈的音響,作曲家讓樂曲的其它因素都服務於這一總任務。
另外,拉威爾在這段描述中並沒有提到“波萊羅”一詞。“波萊羅”原指一種西班牙民間舞形式,其風格與表演形式和卡楚恰(cachucha)相似。而在拉威爾的這首《波萊羅舞曲》中,作曲家為了追求原始的波萊羅風格,其在節奏上依然保留著波萊羅民間舞蹈的部分特徵,如四三拍和用打擊樂器伴奏等。在音樂作品中兩個主題的音高設計上,作曲家則依照個人的理解,重新加以創作,而非是將已有的民間舞曲音調再“加工”。因此,可以說“波萊羅”與《波萊羅舞曲》間並非完全等同。
波萊羅舞曲
音色分析
《波萊羅舞曲》可以看成是藉助旋律與節奏織體在音色與音響色彩上做“文章”的一首樂曲。伴隨著同一主題和節奏型的多次反覆呈現,每次搭配的音色則不盡相同。此外,在主題旋律多次的反覆中,單一音色與多聲音色間交替對比。鑒於這種呈示形態可將整曲分為兩個階段:單聲部旋律形態呈示階段,以及多聲部平行旋律呈示階段。
配器布局
在《波萊羅舞曲》中,整體的配器布局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開始到總譜標號8的147小節結束),單一音色為主的呈示階段。無論是主題旋律還是配器織體,基本上都是以單一的音色進行單聲部形式的呈現。第二階段(總譜標號8到12結束),複合音色為主的呈示階段。主題旋律與配器織體都從單一音色發展成了複合音色,並以多聲部的和聲形態進行城市。此階段的音色布局統一以木管組樂器不同的搭配為核心基礎,在主題旋律和配器織體方面分別加入銅管組及弦樂組樂器予以局部的渲染。相比前一階段對比更為明顯。第三階段(總譜標號12到16結束),混合音色為主的呈示階段。主題旋律與配器織體逐步發展成木管組、銅管組與弦樂組相結合的形式。定音鼓的加入伴隨著三管編製大樂隊中樂器的一一亮相,將樂曲逐步推向高潮。第四階段(從總譜標號16到最後),樂曲發展到高潮階段也是全體樂器混合呈示階段。從主題最後一次出現開始,旋律與配器織體混合木管、銅管以及弦樂三組音色共同呈現,並且每個樂器組都各自形成完整的縱向結構。打擊樂器組的全面加入搭配和聲性節奏音型的出現,將三管編製樂隊的氣勢展現了出來。
樂器使用
主題 | 小節 | 主題旋律音色 | 配器織體音色 |
---|---|---|---|
引子 | 1-4 | 無 | ①小軍鼓;②中提琴+大提琴(五度關係疊置) |
A | 5-21 | 長笛 | ①小軍鼓;②中提琴+大提琴 |
A1 | 23-39 | 降B調單簧管I | ①小軍鼓;②中提琴+大提琴(加厚);③長笛2 |
B | 41-57 | 大管1 | ①小軍鼓;②中提琴+大提琴;③長笛1;④豎琴(泛音演奏二度和弦) |
B1 | 59-75 | 降E調小單簧管 | ①小軍鼓;②中提琴+大提琴;③長笛2;④豎琴(泛音轉為和弦) |
A2 | 77-93 | A調雙簧管 | ①小軍鼓;②弦樂組(無小提琴I);③大管(卡農式) |
A3 | 95-111 | 長笛1+小號1(八度主題) | ①小軍鼓;②弦樂組(小提琴I代替小提琴II);③圓號1 |
B2 | 113-129 | 降B調中音薩克斯 | ①小軍鼓;②弦樂組(無小提琴I);③小號2;④長笛(后五小節換成長笛1+單簧管1) |
B3 | 131-147 | F調最高音薩克斯(后4小節換降B調高音薩克斯) | ①小軍鼓;②弦樂組(小提琴II換小提琴I分部);③小號1;④雙簧管+英國管 |
《波萊羅舞曲》的整體調性布局單調卻具有特色。全曲基本維繫在C大調範圍內,雖然第二主題最後一次出現時轉入E大調,且該主題陳述的過程中也有一些離調的痕迹,但是固定音型上的G與持續不變的低音將整體調性統一在明朗、清新的C大調之內。在該曲的多聲部結構中還隱藏著多調性因素,旋律與和聲以平行結構的複合形式呈現兩個或三個不同調性的縱合,以及旋律音型與伴奏音之間形成的小二度音程關係。拉威爾在這裡將三個不屬於同一調性範圍的調性相互並置,C大調的調性感強於E大調與G大調,而且被固定的伴奏加以強調。多調性也因音色、音高之間的各種對比而得到加強,作為主要調性的C大調與其它兩個調性相融合,為樂曲的調性色彩增添了些許韻味。
該曲較具特點的就是小軍鼓固定的節奏音型,拍子和速度也同樣保持不變。該節奏音型的長度為兩個小節,第二個小節是前邊的變形,帶有一點展開的意味。它貫穿全曲長達十幾分鐘,並且其速度、節拍持久不變,導致重複時可能會讓人分不清節奏型是從哪裡開始的。
關於《波萊羅舞曲》的速度,拉威爾雖然標明“波萊羅舞曲速度”,但較為明顯的是,它比一般的民間波萊羅舞曲要慢得多,因為民間的波萊羅總是情緒歡愉、精神抖擻的。在速度方面還有一個特點:作曲家要求自始至終保持不變,不能隨意加快或減慢;拉威爾親自指揮該作時也是這樣,他對其它指揮家的要求也是這樣。
作曲技巧的奇迹。(前蘇聯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評)
拉威爾所有的作品幾乎都充溢著舞蹈的巨大力量,但是,這種舞蹈節奏的魅力在他的《波萊羅舞曲》中卻表現得最為鮮明和不可遏制。作為拉威爾的最後一首交響樂,《波萊羅舞曲》比作曲家在此之前寫作的《達夫尼斯與克洛埃》第二組曲和舞蹈詩《圓舞曲》都更準確地解決了發展力度和配器色彩的重大課題。《波萊羅舞曲》中絢爛奪目的色彩及其輝煌的寫作技巧,留給聽眾深刻的印象。(《世界名曲欣賞》楊民望評)
波萊羅舞曲
1929年11月14日,《波萊羅舞曲》在紐約首演,由指揮家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執棒,拉威爾亦親臨現場。托斯卡尼尼因在演出中採用了更快的速度,引起了拉威爾的不悅。演出結束后,拉威爾對托斯卡尼尼說:“這不是我的速度。”托斯卡尼尼回敬道:“如果我用了你的速度,波萊羅就不會給人什麼印象了。”拉威爾繼續說道:“那你就別演奏它!”這次爭吵,導致了兩人不和。直至幾年後,托斯卡尼尼在一次“極樂世界劇院”舉行音樂會時,再次演出了《波萊羅舞曲》。這一次,坐在包廂中的拉威爾頗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