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年—1971年),英國物理學家,是著名物理學家威廉·亨利·布拉格的兒子,25歲時就獲得諾貝爾獎,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是英國很多團體的名譽成員,同時又是美國、法國、瑞典、中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的科學院名譽院士,還是法國礦物和結晶學會名譽會員。曾獲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獎章、皇家獎章、美國礦物學會的羅布林獎章。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1890年3月31日,勞倫斯·布拉格出生於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他在出生地的聖彼得學院接受早年教育后,進入阿德萊德大學學習。1908年以優等成績獲得數學學位。
1909年隨父去英國,考取了艾倫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導師J·J·湯姆孫威廉·亨利·布拉格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年—1971年),英國物理學家。
1912年在自然科學考試中獲優等成績。就在這一年秋天,他開始研究勞厄發現的X射線衍射現象,並於11月在《劍橋哲學學會學報》上發表了關於這個課題的第一篇論文。
1914年勞倫斯·布拉格被選為三一學院自然科學研究員和講師,同年榮獲巴納德獎章。
1912年到1914年和父親一起工作,研究的成果在1915年以摘要形式發表,題為“X射線和晶體結構”。從這年到1919年,勞倫斯·布拉格擔任法國聲波測繪地圖總局的技術顧問。
1918年獲得大英帝國勳章和軍功十字勳章。
1919年任曼徹斯特大學的蘭沃西榮譽物理學教授一直到1937年。
1921年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
1937年—1938年任國家物理實驗室主任,這是英國專管計量工作的科學機構。
1937年盧瑟福去世后,布拉格接替他成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主任。布拉格上任后,放棄了實驗室原本擅長的核物理,大力扶持固體物理學,鼓勵發展生物物理學天體物理學等邊緣學科,為實驗室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1938到1953年任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物理學教授。
1941年被封為爵士,並獲劍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958年到1960年任頻率顧問委員會主席。

科學貢獻


勞倫斯·布拉格和他父親在1915年發表了著名的論文後又合寫了許多關於晶體結構的科學論文:《結晶狀態》(1934年),《電學》(1936年),《礦物的原子結構》(1937年)。
勞倫斯·布拉格後來的主要興趣是應用X射線分析蛋白質分子的結構,這項工作先是在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進行,後來他在皇家研究所戴維-法拉第實驗室時繼續了這項研究。這項研究獲得了巨大成功,第一次確定了生命物質極其複雜的分子結構。
勞倫斯·布拉格年僅25歲時就榮獲了諾貝爾獎,他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1965年12月在斯德哥爾摩特意舉行了慶賀他獲得諾貝爾獎五十周年典禮。
亨利·布拉格和勞倫斯·布拉格在1913年—1914年的工作中創立了一個極重要和極有意義的科學分支——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如果說勞厄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了X射線在晶體中的衍射,從而證明了X射線的波動特性,那麼,利用X射線系統地探測晶體結構,則應歸功於布拉格父子。這項成果受到了科技界極大的關注,在他們成果發表之後的第三年即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就證明了這一點。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和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通過對X射線譜的研究,提出晶體衍射理論,建立了布拉格公式,並改進了X射線分光計。父子二人共同獲得191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記錄


他獲得都柏林大學利茲大學、曼徹斯特大學、里斯本大學、巴黎大學、布魯塞爾大學、列日大學達勒姆大學的榮譽科學博士學位,科隆大學的榮譽哲學博士學位,聖安得魯斯大學的榮譽法律博士學位。
他是英國很多團體的名譽成員,同時又是美國、法國、瑞典、中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的科學院名譽院士,還是法國礦物和結晶學會名譽會員。
1931年獲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獎章,
1946年獲皇家學會的皇家獎章,
1948年獲美國礦物學會的羅布林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