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石溪鎮的結果 展開
- 重慶市南川區石溪鎮
-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石溪鎮
石溪鎮
重慶市南川區石溪鎮
石溪鎮地處南川區北部,與鳴玉鎮、福壽鎮、乾豐鎮、河圖鎮接壤,與涪陵區龍潭鎮毗鄰,距南川城區32公里,距渝湘高速公路大觀互通口12公里,在建的南兩高速在石溪集鎮設有一個互通,素有“板凳龍舞之鄉”和“蜜梨之鄉”的美譽。
石溪鎮東西寬約8公里,南北長約6.5公里,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有耕地35868畝,林地28818畝,森林覆蓋率62%。有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3座,山坪塘189口。人口16508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其中集鎮人口1594人,集鎮規模0.48平方公里。黨委下設4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黨員470名(其中農村黨員384名,流動黨員53名)。有中心校1所、村校5所、幼兒園1所、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5個。距南川城區32公里,距渝湘高速公路大觀互通口12公里,在建的南兩高速在石溪集鎮設有一個互通(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素有“板凳龍舞之鄉”和“蜜梨之鄉”的美譽。
石溪鎮[重慶市南川區石溪鎮]
衛星社區位於石溪集鎮,幅員面積10.5平方千米,下轄13個村民小組,設黨支部(黨總支、黨委)2個,兩委班子成員5人。衛星居委林業資源豐富,重點以發展農業為主。衛星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於2014年,距鎮政府所在地約1公里,佔地面積75平方米,建築面積320平方米,總投資48萬元。中心內部設置村民之家、辦事大廳、圖書室、會議室、便民超市、衛生室等功能室,配套建設有乒乓球台等體育設施。
鹽井村位於石溪鎮東南部,村級便民服務中心距石溪2.5公里,東西與衛星社區一社接壤,西面與黎香湖四方村接壤,南面與河圖鄉接壤。境內資源豐富,地理環境獨特,農民收入主要依靠花卉產業、蔬菜產業,梨子產業。
鹽井村因此地有鹽井而得名。據說,很早以前,有人曾在此地打井挖鹽,但因為是由朝廷直管,所以朝廷下令用鐵板、鐵水封閉鹽井,從此,該地鹽井就再也沒有開採。2005年,原高房村與原鹽井村合併而成現在的鹽井村。“惜字型檔”、雷坪石是鹽井村歷史文物古迹。惜字型檔,坐落於鹽井村碗廠組,始建於清道三年(1877年),距今136年歷史。惜字型檔是古時人們珍重知識,珍重文化,珍惜字畫而修建的一座塔,用於將廢棄的字畫和廢紙集中在塔內焚燒,不亂仍亂拋。所以惜字型檔又稱“敬字亭”、“聖跡亭”、“焚字型檔”、“藏字型檔“等。
五星村位於石溪鎮東北面,距鄉政府5.3公里,距南川區38.2公里,距大觀高速公路下口28公里。與石溪鄉鹽井村、南茶村、衛星居委、乾豐鄉新元村、新華村相鄰。建國初期該村由土溪鄉的向陽村、四合村,乾豐鄉的德新元村等多個地方組成,取名高隆村,后改為五星村,分12個農業社。2005年,石溪鄉合村並社時將仁壽村合併到五星村。
南茶村位於東接涪陵區龍潭鎮,南靠石溪鄉翠豐村,西鄰石溪鄉五星村,北連乾豐鄉新元村。由原南涪村和茶保村於2005年合併而成,得名於南茶村。
石溪板凳龍舞繁衍於南涪、大興兩個村,至今已有百餘年的發展演變歷程。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於1952年兩個村的民間老藝人程喬玉、文光祥(已故)、劉朝鮮(已故)開始傳授他們爺輩、父輩玩板凳龍的表演藝術,為慶賀翻身做主能過上好生活玩起了板凳龍舞。
板凳龍舞在鎮黨委、政府的重視下,在全鎮得到了普及,在中心校建立了板凳龍舞傳承基地。石溪鄉於2000年被重慶市文化局命名為“板凳龍舞之鄉”,2009年被重慶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名錄,2012年石溪中心校被重慶市批准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傳承保護教育基地。以板凳龍舞為形勢創作節目多次參加國家級、市、區、鄉級演出並多次獲獎。
南茶村是文化藝術豐富多樣的寶庫,除了是板凳龍舞的繁衍地外,勤勞、淳樸、富有藝術創造創新的南茶人民,還特別愛好多種民間文藝,給他們帶來了快樂、喜慶。民間藝人和團隊利用村民辦喜事、慶豐收、過節慶日的場合,常常為大家表演腰鼓、花船舞、蚌殼舞、唱花鼓、打沙羅、傳唱山歌、民歌、情歌等。
翠豐村位於石溪鎮東北面,距鎮政府8.1公里,與衛星社區、南茶村、鳴玉鎮鳴星村、涪陵區龍潭鎮建華村相鄰。翠豐村背靠石溪最高峰清涼山,清涼山原名翠峰山,在清涼寺的廟門石坊上可有“翠峰山”三字,全村森林覆蓋率高,植被較好,山巒起伏,蒼翠欲滴,故村嚴勇“翠峰”二字命名。改革開放后,遂改“峰”為“豐”,於是得名“翠豐村”。
石庄村位於石溪鎮東南面,距石溪5公里,距南川主城區27公里。與石溪鎮翠豐村、衛星社區、鳴玉鎮明月村、鳴星村,福壽鎮打鼓村相鄰。現石庄村由原石庄村、石鼓村、五里村(4、5、6社)於2004年合併而成。
發展歷史:石溪鎮清道年間取名回龍場,后因場外有一石牛形狀象牛而更名為石牛溪,民國三十年,四川省保甲整編更名為石溪鄉,1951年2月農民協會領導減租退押,成立石溪鄉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成立石溪鄉人民公社,1984年1月撤公社設鄉,成立石溪鄉人民政府。2015年8月6日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鄉設鎮。
主要資源:石溪鎮屬丘陵地帶,平均海拔785米,立體氣候明顯,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優質早熟梨15000畝,優質茶園5000畝。水力資源豐富,有水庫5座,蓄水量720萬方,八一橋電站、樂成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裝機容量達7500千瓦時,年發電量2700萬度。公路實現村村通暢、社社通達。在鞏固發展優質稻、蔬菜、畜牧業的基礎上,重點發展水果、茶葉產業並形成基地,做長產業鏈,做強做大佩爾酒廠和能健茶業有限公司的技改擴容。有中心校1所、村校5所、幼兒園1所、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5個。廣播電視電話村村通。
產業發展情況:
石溪鎮是南川區最大的梨產業基地,2012年被命名為“蜜梨之鄉”。近年來,石溪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調整思路,引進人才、技術、新品種,在全鎮重新進行新品種試驗示範,把優質早熟梨作為全鎮骨幹產業、特色產業來抓。
(一)發展現狀
2007年成立了南川區石溪水果專業協會,並引進重慶王官果業有限公司建立起了“公司+協會(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2008年,西南大學教學實踐基地、重慶南方果樹研究所南川試驗站在公司石溪基地正式掛牌運行;重慶市科委2008年科技創新基金項目《高海拔地區優質早熟梨高接換種試驗和示範》,將該基地作為項目主要實施區。
2010年,石溪成功打造萬畝水果基地,截止目前,已改造和發展基地15000畝,其中優質早熟梨10500畝,品種多達30餘種,其中以雪青、雪芳、圓黃、翠冠為主,全鎮以25個示範片為抓手,帶動了全鎮家庭果園、水系果園、通道果園的發展,同時輻射周邊鄉鎮發展梨子2萬餘畝。
隨著梨子產業的發展,我鎮開始延伸產業鏈,讓梨子發揮更大的效益,帶動種植戶增收致富。現連續舉辦了5屆梨花節和1屆品果節,以節慶經濟帶動特色經濟縱深發展,同時,依託梨子基地,帶動發展星級農家樂5個(其中四星級農家樂1個),普通農家樂50家,在建星級農家樂6個。
王官果業公司生產的“金佛山”牌圓黃梨、雪青梨兩個品種,在2008年被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定,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0年,“金佛山”牌圓黃梨、雪青梨,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這是我區第一個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水果品牌,王官果業水果基地同時被認證為綠色食品基地。2011年王官果業石牛溪原生態水果還被重慶市工商局註冊為重慶市著名商標。
從2009年開始,王官果業公司聘請專家組,對梨子深加工進行專門的研發實驗,經過3年的努力,成功研製出“梨子白蘭地”果酒,填補了國內水果白蘭地的空白,現已取得了“梨子白蘭地”生產許可證,成立重慶市佩爾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金300萬元,梨子產業從此也走上了多元化發展道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溪鎮常住人口為94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