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開大學
中國香港九所公立大學之一
香港公開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公大”(OUHK),是一所世界知名的國際化公立教研型大學,是中國香港九所公立大學之一,為粵港澳高校聯盟創盟成員、英聯邦高等教育聯盟(ACU)成員等。
香港公開大學1989年由香港政府創辦,1997年5月正名為香港公開大學,成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學,並與八大教資會院校一樣擁有政府頒授的學術自我評審資格。
公大是唯一由香港政府創辦的財政自資大學,2001年起開辦全日制課程,並在2007年起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收生。大學所頒授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學術資格獲香港及內地政府認可。部分認可主修語文的學位課程已通過香港語常會的語文專業發展獎勵津貼計劃。公大學生亦有很多機會申請到外地進行交流,其中包括北京大學、華威大學等。 。
香港公開大學位於九龍何文田的校園總面積共7.76公頃,學校開設6個學院的150多個專業學科和7所研究中心,並下設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在校學生17000餘人,其中近2000人為研究生,教職員工超900人。以全日制學生人數計算,在香港排名第6位。
2017年公大被評為香港最佳大學第8名。2018年,香港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統計顯示,香港公開大學畢業生以最高薪酬50000港元、平均月收入17091港元,位居香港院校第六位。
2018年,香港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統計顯示,香港公開大學畢業生以最高薪酬50000港元、平均月收入17091港元,位居香港院校第六位。
2020年4月,香港公開大學(肇慶)獲批建立。
2020年12月,公大宣布更改校名為“香港都會大學(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前身為香港公開進修學院(英文:Open Learning Institute of Hong Kong),於1989年由香港政府成立。1997年5月經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同意,立法局三讀通過,正式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正名標誌著外界對該校在學術上的成就及貢獻的認同。
早期發展
1989年5月,香港政府成立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是香港第一所以遙距模式教學的高等院校。學院採用靈活的學分制度,讓學生分期累積學分,直至取得學位。1992年8月,香港政府公布接納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畢業生,申請以大學學位學歷為入職條件的政府職位。1992年11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開辦的17個學位課程通過香港學術評審局的學術評審。1993年11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舉行首屆畢業禮。
升格大學
1995年6月,學院通過香港學術評審局的評審,並獲評審小組建議在1996年6月後授予自行評審資格。1996年10月,香港政府授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自行評審資格,確認學院具有自行管理和保證課程質素的能力。1997年2月,香港行政局原則上同意香港公開進修學院升格為大學。1997年5月,香港立法局三讀通過,香港公開進修學院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成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學。
香港公開大學
持續發展
1998年10月,香港公開大學學生獲香港政府納入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1999年6月,香港公開大學獲國際遠距離教育聯會頒發「1999年度優異機構大獎」。1999年10月,香港政府宣布向公開大學一次過撥款5,000萬港元,設立分區學習中心及接受公開大學申請香港研究資助局補助金。2000年6月,香港公開大學電子圖書館計劃獲頒發「斯德哥爾摩科技挑戰獎」。
2000年10月,香港公開大學為答謝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000萬港元,支持設立港島教學中心,「香港公開大學持續及小區教育中心」正式命名為「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開辦全日制課程
2001年9月,香港公開大學首次開辦全日制副學士課程。2003年5月,公開大學推出首個全日制銜接學士學位課程。2004年5月,公開大學與職業訓練局合作推出銜接學位課程。
2006年9月,香港公開大學正式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成為首間在香港提供非資助學位課程的大專院校。同時,公開大學與香港浸信會醫院合作辦學。2007年6月,公開大學成立普通話教育及測試中心。2007年8月,公開大學與仁安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攜手開辦全日制護理學榮譽學士學位(普通科)課程。同年8月,公開大學免費開放教材,為香港市民提供自助進修機會。2007年9月,李兆基博士因捐贈5,000萬元,支持設立大學發展基金,校董會一致同意將商業管理學院命名為「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以作鳴謝。2007年12月,公開大學首次獲政府納入配對補助金計劃,經配對后共籌得一億六千萬港元。
2008年5月,香港公開大學與制衣業訓練局首度合作開辦服飾業銜接學位課程。
2008年6月,香港公開大學的全日制護理學榮譽學士課程通過香港護士管理局的專業資格評審。
2020年4月22日,廣東省肇慶市與香港公開大學在肇港兩地遠程簽署香港公開大學(肇慶)合作辦學協議,該大學選址於廣東省肇慶新區,是香港公開大學與肇慶學院聯合舉辦的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應用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大學,校園佔地面積約2500畝。
成立研究所
2014年公開大學在研究資助局統籌下,供本港的自資院校競逐申請的研究基金中獲得資助款項達一千八百萬元,用以成立「創新科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和「中華文化中心」。
更改名字
2020年12月11日,香港公開大學宣布,將會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校方早前邀前所有公大成員及公眾人士,為大學重新命名提出建議,希望新命名能更準確及合適地反映大學現況、性質、優勢與未來發展。
香港公開大學將於2008年在教育部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大學將根據各有關省市考生報名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對各地招生人數做適當調整。報考香港公開大學的考生,其外語考試語種必須是英語。
以下是香港公開大學的基本錄取條件(必須同時達到以下條件才有機會獲得大學錄取) :
1. | 參加201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成績須達到二本線(達到一本線可申請獎學金)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及 |
2. | 高考英語成績須達到本校要求;及 |
3. | 通過本校面試及英語筆試(如適用者)。有關課程的面試及英語筆試,一般都會安排於六月底,在深圳進行。 |
面授教學
面授課程分為全日制及兼職制。全日制課程主要在平日的日間上課,兼讀制課程則考慮到學生已有正職,在日間需要工作,所以主要安排在平日的晚間及周末上課。全日制課程是香港公開大學從2001年起主力發展的課程。不同於遙距課程所採取的開放入學模式,全日制課程的申請人需具備指定學歷資格方能入學。全日制學位課程的入學申請人須要具備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香港中學文憑或同等程度的學歷資格,並須達到入讀高等課程的標準,部分課程更設有入學試及面試。從2007年起部分全日制學位課程已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全日制課程的授課模式和其他大學的全日制課程相似,以演講課堂(Lecture)和導修課堂(Tutorial)作為學習方式,部分課程更包括實驗和實習。全日制及兼讀制課程的學生須要在指定修學期內完成指定課業,在所修讀課程的各科考試均取得合格成績,並達到指定出席率方能畢業,部分課程的畢業資格更會參考學生的實習表現。
遙距教學
遙距教學是香港公開大學由創辦至今一直開辦的課程,以學生自讀教材,並以平日晚上或周六/周日定期舉行的面授導修課堂(Tutorial、Surgery)作為學習方式,部分科目更會採用網際網路作為學習工具。遙距教學比較靈活多元化,學位不設修讀期限。
教學學院及專業進修學院
• 人文社會科學院
•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
• 教育及語文學院
• 護理及健康學院
• 科技學院
•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香港公開大學最早期的校舍位於銅鑼灣興利中心,其後遷入位於旺角工業貿易署大樓的原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校舍。為準備在何文田的永久校舍開幕,學院遷入位於何文田公主道的原海星小學校舍作為過渡性安排。
香港公開大學
1996年4月,位於何文田牧愛街30號的永久校舍啟用,為學生提供了理想的校園環境。
2000年7月,香港公開大學獲香港賽馬會資助的多媒體實驗室開幕。
2000年10月,位於上環信德中心的的港島教學中心開幕。為答謝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000萬元支持設立港島教學中心,「香港公開大學持續及小區教育中心」正式命名為「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2005年4月,香港公開大學校租用了毗鄰何文田永久校舍的何文田廣場一樓全層作教學中心。
2005年5月,第二期校舍發展計劃展開,該計劃是在何文田牧愛街校舍的停車場,興建一座樓高12層的教學大樓。整項建築工程開支約為1億7,000萬元,獲得各界人士捐助,包括郭得勝基金、田家炳基金、黃炳禮博士、楊雪姬、何鴻燊博士、蔣震工業慈善基金、鄭裕彤博士、李巨能及各校友等。第二期校舍發展計劃獲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借出一億二千萬元免息貸款。郭得勝基金因捐款4,000萬元,支持大學興建第二期校舍,為答謝郭得勝基金的支持,公開大學將新建大樓命名為「郭得勝樓」。2006年8月,香港公開大學何文田第二期校舍舉行動土儀式。2008年1月22日,鄭裕彤博士因捐贈3,500萬元,支持興建第二期校舍,校董會一致同意將何文田校舍高座命名為「鄭裕彤樓」以作鳴謝。2008年5月,臨床護理教學中心落成啟用,該教學中心為結合普通科、精神科及中醫藥護理模擬的教學中心。
2008年9月,香港公開大學第二期校舍啟用。
2010年9月,蕭志成先生捐款1,000萬元,並得到母親蕭曾鳳群女士及太太的大力支持。大學為答謝蕭志成先生及其家人,將何文田校舍正門庭院(中國銀行(香港)公開大學分行前)命名為「蕭曾鳳群廣場」。
2010年12月,香港公開大學獲香港教育局批出何文田忠孝街的土地,公開大學將會用作興建第三期校舍和新學院,預算工程開支約7億2,000萬元。2011年1月,公大第三期校舍獲立法會財委會批出免息貸款3億1,700萬元。2012年2月,公開大學為答謝香港賽馬會捐款1億9,000萬元支持建設第三期校舍,位於忠孝街的新校園和設施獲命名為「賽馬會校園」和「賽馬會綜藝廳」。2012年2月28日,香港公開大學第三期校舍舉行動土儀式。
2012年8月,香港公開大學出售位於上環信德中心商場的港島教學中心單位,並在葵興購置新教學中心。2013年9月,葵興教學中心啟用,「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遷至位於九龍貿易中心第2座的葵興教學中心。
2014年2月,香港公開大學賽馬會校園銀禧學院正式啟用。
2014年8月,香港公開大學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把何文田常盛街一塊已空置達11年的土地,改劃為政府機構或公共設施用途,以便用於興建新教學大樓。規劃署認為該發展不會對鄰近地區的交通及景觀帶來不良影響,而教育局也支持香港公開大學的擴建計劃,因此該申請獲得城規會通過。
2017年2月,香港公開大學將於何文田校舍對面,一幅位處於常盛街的地皮,興建一所護理及健康教學綜合大樓,以響應社會未來因人口老化而對專業健康護理人才需求的增加及種種挑戰。
香港公開大學下設五個教學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科技學院,提供不同程度的學位課程,包括博士、碩士、學士、副學士等各類課程。另設有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主要提供各類專業培訓證書等非學位課程。
香港公開大學圖片(2)
本部校舍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設有圖書館、演講廳、導修課室、語言學習室、多媒體實驗室、計算機和科學實驗室、自修室、餐廳等。此外,本校還有兩個教學中心,分別是香港上環信德中心的港島教學中心和何文田廣場教學中心,設有多個設備先進的演講廳、計算機中心和導修課室。
本校設立了電子圖書館及網上學習系統。電子圖書館藏有豐富的資料庫、全文電子期刊、電子書籍等,可供同學24小時使用;網上學習系統則提供電子平台,方便同學使用多媒體教材以及與老師和其它同學交流。
根據教育部與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見右網頁),香港公開大學的學位已獲教育部認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公開大學於2006年在教育部規定的省市試行招生,2007年正式開始招收內地優秀應屆高中畢業生。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院長
司文同教授(Dr. Donald Francis Swift,1989年-1991年)
鄧立真教授(Prof. Gajaraj Dhanarajan,1991年-1995年)
譚尚渭教授(1995年-1997年)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
譚尚渭教授(1997年-2003年)
梁智仁教授(2003年-2014年)
黃玉山教授 (2014年— )
校監:林鄭月娥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副校監:李業廣博士
校董會主席:黃奕鑒先生
副主席:楊紹信先生
司庫:尹錦滔先生
校長:黃玉山教授
副校長 (學術):關清平教授
副校長 (行政及發展) :唐創時教授
協理副校長 (學術支援及對外交流):葉耀強教授
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鄺志良教授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院長:區啟明教授
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張國華博士
護理及健康學院院長:李國麟教授
科技學院院長:王富利教授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院長:布卓賢博士(暫任)
圖書館長:譚文力先生
教務長:許韻玲女士
教育科技出版總監:曾婉媚博士
校園管理總監:林麥蓮儀女士
財務總監:全國偉先生
人力資源總監:石錦昌先生
資訊科技總監:張景勝博士
公共事務總監:陳毓秀女士
學生事務長:陳敏慈女士
研究總監:李錦昌博士
(更新至2018年5月15日)
歷屆榮譽博士
榮譽博士名單如下:
年份 |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 | 榮譽理學博士 |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 榮譽文學博士 | 榮譽教育博士 | 榮譽科學博士 |
1993 | 蔣震博士 | 鄭漢鈞博士 | ||||
1994 | 利漢釗先生 | 杜葉錫恩女士 | ||||
1995 | 利國偉爵士 | 楊紫芝教授 | 弗雷德里高·梅耶教授 | |||
1996 | 穆大為教授 | 麥傑志博士 施偉賢爵士 | ||||
1997 | 羊子林先生 | 顧義先生 | 黃匡源先生 | 李國能先生 | ||
1998 | 浦偉士爵士 | 方心讓教授 簡悅威教授 | 黃清雲教授 | |||
1999 | 伍步謙博士 | 鄧立真教授 李嘉誠先生 | 饒宗頤教授 | |||
2000 | 郭炳聯先生 | 李誌喜女士 韋鈺教授 | 查良鏞教授 陳方安生女士 | |||
2001 | 任志剛先生 | 田家炳博士 | 鍾期榮博士 鄧禮儒爵士 | |||
2002 | 馮國經博士 | 方潤華博士 | 蕭芳芳女士 奧托·彼得斯教授 | |||
2003 | 蒙民偉博士 孫德基先生 | 李業廣先生 | 佩里勛爵 | |||
2004 | 何鴻燊博士 | 路甬祥教授 | 楊鳴章神父 裴升博士 | |||
2005 | 鄭海泉先生 | 威傑·施里薩安教授 | 項懷誠先生 | 莫言先生 | ||
2006 | 拿督鄭裕彤博士 李兆基博士 | 譚尚渭教授 | 葉詠詩太平紳士 | |||
2007 | 錢易教授 | 楊雪姬女士 王家衛先生 | 李銳先生 王賡武教授 | |||
2008 | 李巨能先生 | 唐英年先生 謝志偉博士 | 葛浩文教授 | |||
2009 | 陳俊豪先生 | 陳佐洱先生 高鑒泉先生 | 鍾景輝博士 張德明教授 | |||
2010 | 郭炳江先生 胡永輝先生 | 周文耀先生 | 許鞍華女士 | |||
2011 | 郭少明博士 | 林李翹如博士 李榮融先生 | 劉以鬯先生 | |||
2012 | 劉明康先生 | 蕭志成先生 | 陳坤耀教授 | |||
2013 | 陳振彬先生 | 黃潔夫教授 梁定邦博士 | 黃仁龍博士 | |||
2014 | 鄭李錦芬女士 | 梁智仁教授 | 周一岳醫生 | 鍾秉林教授 | ||
2015 | 施文信先生 | 林毅夫教授 曾鈺成議員 | 許美德教授 | |||
2016 | 張永銳先生 | 范徐麗泰女士 | 張信剛教授 | 孫明揚先生 | ||
2017 | 陳智思博士 | 方正博士 | 梁愛詩博士 | 李焯芬教授 |
(至2018年1月8日止)
榮譽大學院士名單如下:
2001年 古勝祥先生 林健忠博士 胡永輝先生 聶錦勛博士 | 2002年 李子女士 馮鈺聲先生 關百豪先生 譚萬鈞教授 | 2003年 利干先生 胡方雪芬女士 高華文教授 霍震寰先生 | 2004年 許晉義先生 武寅教授 關善明博士 盧子健博士 |
2005年 田慶先先生 李健鴻醫生 張煊昌博士 Anne Elizabeth Ely | 2006年 陳玉樹教授 趙振邦博士 麥加林律師 黃譚智媛醫生 葉謀遵博士 | 2007年 陳巨源先生 紀文鳳小姐 李明逵先生 史秉士教授 王啟達博士 | 2008年 陳振彬先生 梁劉柔芬議員 利瓦伊達醫生 冼為堅博士 邱霜梅博士 |
2009年 陳振東博士 鄭李錦芬女士 方燕瓊女士 高佩璇博士 譚天放先生 | 2010年 陳笑風先生 庄偉茵先生 高靜芝女士 雲大棉博士 | 2011年 陳智教授 劉秀成教授 李繼堯醫生 李麗娟女士 羅志力先生 | 2012年 歐陽克剛先生 黃應士先生 楊汝萬教授 |
2013年 郭文緯先生 林崇綏博士 黃建業先生 許子兵先生 | 2014年 何錫安博士 洪克協先生 施熙德律師 舒小佩女士 黃良柏先生 | 2015年 蔡惠琴女士 李國華先生 楊國榮教授 容永祺先生 | 2016年 陳志豪教授 陳庭川先生 高美慶教授 黃永光先生 曾蘭斯女士 |
2017年 譚偉豪博士 譚鳳儀教授 孔美琪博士 林柏年醫生 |
(至2017年1月8日止)
博士/碩士
何建宗(香港綠色力量會長)
榮譽學士/學士
聶錦勛(前香港工程拓展署署長)
鄭雲翔(天時軟體有限公司營運總裁)
陳炳宙(香港特別行政區認許大律師)
蘇振光(香港警務處高級督察)
鍾志光(香港資深體育評述員)
梁建勇(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常務副市長)
宋高松(北門建設集團董事長)
蔡子健(香港資深電視演員)
周永勤(香港特別行政區元朗區區議會議員)
香港公開大學
公開大學一向鼓勵同學組織學生團體及舉辦學生活動,並透過大學的學生事務委員會及學生事務組為這些學生團體提供所需的支援和協助。學生在計劃及參與各類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增進知識及提高組織技巧。現時共有超過30個學生團體及1個校友會獲大學認可成立及接受資助,為同學籌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龍舟競賽、學術研討、戶外活動及管理演習比賽等。
學生事務委員會定期與學生組織會面。最近的一次交流會於2005年4月15日晚上舉行,校長梁智仁教授及副校長黃錫楠教授亦參與是次交流會。各學生組織就校方提供的支援服務熱烈發表意見,並互相交流組織活動的心得和經驗。
2000年10月26日,學生事務組邀請7個學生組織的代表來校討論學生會重組事宜,並成立了香港公開大學學生會籌備委員會召集小組,召集小組得到學生事務組的協助,於2000年12月初向全體同學發出問卷,收集同學對未來學生會運作模式及發展的意見,是次調查共收回逾3400份問卷。召集小組聯絡有興趣的同學,組織香港公開大學學生會籌備委員會。委員會與學生事務組將共同草擬成立學生會、學生會會章及運作的草案。
香港公開大學
在2000年12月,500多名同學在學生會問卷調查中表示有興趣參與成立香港公開大學學生會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召集小組2001年4月向這些同學發信闡釋未來有關的工作,提醒他們參與籌備委員會需要付出相當時間及承擔相當責任。80多名同學回復表示仍有興趣成為籌備委員會成員。召集小組邀請這些同學於7月6日來校聚首,商討籌備委員會的規模、結構和目標。當晚雖然懸掛三號颱風訊號,但仍有33位同學出席。與會者與召集小組一起討論了以上議題,最終決定由出席是次會議的同學及學生組織代表(即召集小組各成員)組成香港公開大學學生會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於9月上旬舉行另一次會議。
學生會籌備委員會於2007年11月29日從現任委員、遙距學生、全日制學生和學生團體代表四大分組中選出24位新委員,每組6位。學生會評議會會員及幹事會選舉已經於2008年7月舉行。學生會亦已於2008年8月正式成立。
龍舟會
環境學會
籃球會
國事學會
學生劇社
英語及普通話演說學會
足球會
空手道學會
音樂學會
護理學系同學會
社會服務團
社會科學學會
武術學會
只供遙距課程同學參加的學生組織
校友會
工商管理碩士同學會
基督徒團契
中國法律同學會
投資者學會
只供全日制課程同學參加的學生組織
香港公開大學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
電腦(全日制)學會
舞蹈學會
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 OUHK
羽毛球學會
全日制課程學生福音團契
教育(全日制課程)學會
英文(全日制課程)學會
投資(全日制課程)學會
跆拳道(全日制課程)學會
足球(全日制課程)學會
語言及翻譯(全日制課程)學會
會計(全日制課程)學會
工商管理(全日制)學會
社會科學(全日制)學會
籃球(全日制)學會
文化
2005年3月24日至28日,24位全日制工管同學獲時富投資集團贊助到北京大學交流,參觀和考察了多所企業機構。
2007年,全日制工商管理(銀行及財務)二年級同學蕭禮航和工商管理(國際商業)一年級同學潘玟先獲選參加龍傳基金舉辦的“世界公民計劃2007”,與本港其他大學的28位優異生到日內瓦和紐約交流學習。
師生活動
公開大學恭賀莫言獲獎
莫言榮獲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公開大學校長梁智仁教授讚揚莫言博士成就非凡,獲得殊榮實至名歸,是中國文壇之光。
莫言於2005年接受公開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親臨該校的“中國文學-世界文學:作者、譯者、評論家”論壇。
教學電視節目
香港公開大學自1990年代末亦開始製作教學電視節目——進修新天地(前稱‘進修天地’)(Open for Learning),以加強學生在遙距模式下學習。這個電視廣播節目主要講授香港公開大學開辦的文學、科技、社會科學、商業、教育及語文學士課程。節目初期安排在亞洲電視國際台每逄星期日早上時段播放。其後在2001年至2007年,改在同樣時段於無線電視明珠台播放。由2007年10月7日起,節目再次在亞洲電視國際台每逄星期日早上10時至下午2時播放。
2015年10月,無線電視與公開大學再度合作,於明珠台播放新一輯《進修新天地》,並於10月4日(星期日)首播,及后逢周日早上9時至下午1時播映。節目集結不同領域的教育信息,透過電視廣播,與全港共享知識,共拓進修新天地。
1、香港9所公立大學之一
2、全日制學生人數在全港院校中排名第6
3、全港最大規模、唯一由政府創辦並參與JUPAS的自資院校
4、獲教育部列為提前批次錄取的本科重點高校
5、課程均獲政府及專業機構認可
6、豐富獎學金機會,2020/21學年已頒發36項獎學金
7、超過91%畢業生成功獲聘或繼續升學(2019年全日制課程畢業生)
8、學生屢於本港及國際比賽獲獎(如台灣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2017年香港最佳大學民意排名,香港公開大學排名第8位
2020年中國高校學科評估,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課程排名全國第11位
Ranking web of Universities 2020,香港公開大學亞洲排名第708位,香港排名第9位
OU SAO
環球高校網uniRank,香港公開大學世界排名第1080位,香港排名第7位
本科學院及專業 | |||
學院 | 課程 | 學院 | 課程 |
人文社會科學院 | 心理學榮譽社會學學士 | 教育及語文學院 | 英語教學榮譽教育學士及英語研究榮譽學士(double degree) |
政治及公共行政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英語研究榮譽學士 | ||
應用社會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語言研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 | ||
全球與中國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教育榮譽學士(中國語文教學)及語言研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double degree) | ||
高齡社會與服務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語言研究(雙語傳意)榮譽學士,國際商業榮譽學士(double degree) | ||
經濟及公共政策分析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教育榮譽學士(幼兒教育:領導及特殊教育需要) | ||
心理學與精神健康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 | 護理學榮譽學士(普通科) | |
中文榮譽文學士 | 護理學榮譽學士(精神科) | ||
語言研究與翻譯榮譽文學士 | 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 ||
創意廣告及媒體設計榮譽文學士 | 科技學院 | 電腦科學榮譽理學士 | |
英語及文化榮譽文學士 | 網路及電腦安全榮譽理學士 | ||
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榮譽文學士 | 電子及電腦工程學榮譽工學士 | ||
動畫及視覺特效榮譽藝術學士 | 屋宇設備工程及可持續發展榮譽工學士 | ||
影像設計及數碼藝術榮譽藝術學士 | 土木及環境工程榮譽工學士 | ||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 | 專業會計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環境科學與綠色管理榮譽理學士 | |
會計及稅務學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生命科學榮譽理學士 | ||
商業管理學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檢測和認證榮譽工學士 | ||
環球商業及市場學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檢測科學和認證榮譽理學士 | ||
企業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食品測試科學榮譽理學士 | ||
數碼商業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數據科學及人工智慧榮譽理學士 | ||
財務及風險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網際網路科技榮譽電腦學學士 | ||
房地產及設施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
應用心理學榮譽學士,商業管理榮譽學士(double degree) | |||
酒店及可持續旅遊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
運動及電競運動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
國際款待及景區管理榮譽學士 | |||
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學士 | |||
金融科技及創新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
環球市場及供應鏈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研究生專業設置 | ||
學院 | 學系 | 課程 |
人文社會科學院 | Humanities,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 | Master of Arts in Applied English Linguistics |
Master of Arts in Bilingual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 ||
中國文學文學碩士 | ||
Creative Arts | Master of Arts in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Assets | |
創意寫作文學碩士 | ||
Social Sciences | Master of Arts in Cultural and Heritage Tourism (English Version) | |
文化及保育旅遊文學碩士(中文) | ||
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 ||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 | Accounting and Finance | Master of Accountancy |
Master of Applied Finance in Wealth Management |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
工商管理碩士(中文) | ||
Corporate Governance | Master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 |
Global Business and Marketing | Master of Global Business and Marketing | |
Digital Business | Master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Digital Business | |
Real Estate Management | Master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Real Estate | |
教育及語文學院 |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Master of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 | 護理學(中醫護理) | 護理學碩士(中醫護理) |
科技學院 | Mathematical Studies,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Science | Master of Science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 ||
Environmental Studies | Master of Science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香港公開大學致力提升科研實力,開展具備應用價值的研究項目,造福社會。自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於2014年推出自資院校研究項目資助計劃。截至2021年,已成立了以下7所研究機構:
研究所由香港研究資助局資助 | ||
國際商業及管治研究所 | 創新科技與持續發展研究所 | 開放及創新教育研究所 |
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 雙語教學研究所 | 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 |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 |
2020年9月,公開大學獲研究資助局撥款逾1500萬港元,資助總額稱冠本地自資院校
根據研究資助局剛公布的撥款結果,公大獲撥款逾1500萬港元,開展17個研究項目,資助總額為15間合資格自資院校中最高。在獲資助的項目中,其中16項屬“教員發展計劃”(FDS),獲批的資助總額(逾1480萬港元)亦為眾自資院校之冠,當中4個項目的資助額更超過100萬港元,為自資院校中最多高額項目的院校。
2019年9月,公開大學獲研究資助局撥款逾2100萬港元,資助總額稱冠本地自資院校
根據研究資助局剛公布的撥款結果,公大獲撥款逾2100萬港元,開展17個研究項目,資助總額為14間合資格自資院校中最高。公大2019年成功獲撥款的項目數量及資助總額亦比2018年高(2018年獲撥款一千三百萬港元,開展11個研究項目)。此外,公大是唯一的自資院校在“院校發展計劃”(IDS)連續6年獲得撥款、亦是本年度唯一獲逾2000萬港元資助的院校。是次撥款結果大大肯定了公大在開展及推廣研究的優勢及努力。
中文、創意藝術、檢測和認證、護理學、能源及環境學、幼兒教育、心理學、企業管治及款待管理
發展歷程
籌備建立 | |
1980年代初 | 港英政府探討在香港提供公開教育的可行性 |
1987年10月 | 經教育統籌委員會研究后,時任香港總督衛奕信在《施政報告》中落實籌辦香港公開進修學院 |
1988年 |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 |
1989年5月 |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正式成立,並根據於同年刊憲的《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條例》授予頒授大學學位的法定資格 |
1989年7月 | 首次招生,成為香港第一所以遙距模式教學的高等院校,學院採用靈活的學分制度,讓學生分期積累學分,以至取得學位 |
早期發展 | |
1992年8月 | 香港政府公布接納香港公開進修學院畢業生,申請以大學學位學歷為入職條件的政府職位 |
1992年11月 |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開辦的17個學位課程通過香港學術評審局的學術評審 |
1993年11月 |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舉行首屆畢業禮 |
升格大學 | |
1995年6月 | 學院通過香港學術評審局的評審,並獲評審小組建議在1996年6月後授予自行評審資格 |
1996年10月 | 香港政府授予香港公開進修學院自行評審資格,確認學院具有自行管理和保證課程質素的能力 |
1997年2月 | 香港行政局原則上同意香港公開進修學院升格為大學 |
1997年5月 | 香港立法局三讀通過,香港公開進修學院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成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學。正名標誌著外界對公大在學術上的成就及貢獻的認同。新校名內的中文校名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 |
持續發展 | |
1998年10月 | 香港公開大學學生獲香港政府納入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
1999年6月 | 獲國際遠距離教育聯會頒發“1999年度優異機構大獎” |
1999年10月 | 香港政府宣布向公開大學一次過撥款5,000萬港元,設立分區學習中心及接受公開大學申請香港研究資助局補助金 |
2000年6月 | 香港公開大學電子圖書館計劃獲頒發“斯德哥爾摩科技挑戰獎” |
2000年10月 | 為答謝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000萬港元,支持設立港島教學中心,“香港公開大學持續及小區教育中心”正式命名為“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
開辦全日制課程 | |
2001年9月 | 首次開辦全日制副學士課程 |
2003年5月 | 推出首個全日制銜接學士學位課程 |
2004年5月 | 與職業訓練局合作推出銜接學位課程 |
2005年5月 | 與醫院首次合辦護士培訓課程 與國泰航空合辦機艙服務專業文憑課程 |
2005年10月 | 與香港警務處合作教授“學警基礎訓練課程” |
2006年9月 | 正式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成為首間在香港提供非資助學位課程的高等院校 與香港浸信會醫院合作辦學 |
2007年6月 | 成立普通話教育及測試中心 |
2007年8月 | 與仁安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攜手開辦全日制護理學榮譽學士學位(普通科)課程。同時,免費開放教材,為香港市民提供自助進修機會 |
2007年9月 | 李兆基博士因捐贈5,000萬元,支持設立大學發展基金,校董會一致同意將商業管理學院命名為“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以作鳴謝 |
2007年12月 | 首次獲政府納入配對補助金計劃,經配對后共籌得一億六千萬港元 |
2008年5月 | 與制衣業訓練局首度合作開辦服飾業銜接學位課程 |
2008年6月 | 全日制護理學榮譽學士課程通過香港護士管理局的專業資格評審 |
2020年04月 | 與肇慶市人民政府及肇慶學院共同籌辦香港公開大學(肇慶) |
2020年06月 | 與香港海關簽訂備忘錄加強學術合作,落實學分累積及轉移 |
2020年06月 | 與南方新聞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發展 |
2020年11月 | 與香港體育學院簽訂備忘錄,支持香港精英運動員訓練與進修雙軌發展 |
2020年11月 | 與西班牙職業足球聯盟LaLiga簽署協議,支持培育未來體育領袖 |
2020年12月 | 加入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另3所港校為:港中大、港科大、港理大) |
2020年12月 | 與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開展合作 |
學校更名 | |
2020年12月 | 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通過“香港都會大學”為大學的新名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正式通過新名稱前,大學將繼續使用“香港公開大學”的名稱。 |
香港公開大學於2007年起在教育部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大學將根據各有關省市考生報名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對各地招生人數做適當調整。報考香港公開大學的考生,其外語考試語種必須是英語。
以下是香港公開大學的基本錄取條件(必須同時達到以下條件) :
本校錄取學生的方法是擇優而錄 | |
1 | 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高考)且成績須達到二本線(部分省份為本科線)或以上的高中畢業生(達到重點本科線可申請獎學金),擇優錄取;及 |
2 | 高考英語成績須至少達到100分或以上(以滿分150計,如滿分非150,則需達到滿分的三分之二或以上分數); |
3 | 通過本校面試及英語筆試(如適用者)。有關課程的面試及英語筆試安排,之後會再通過電郵與相關申請者確認。 |
英語能力要求
申請人若有意申請入讀以雙語或英語授課的課程,而其大學學位或同等資格並非以英語授課,則需符合以下英語能力要求
碩士最低語言要求 | |
能力測試 | 最低分數要求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英國語文科目 | 第3等級 |
托福紙筆考試 | 550 |
托福新版紙筆考試 | 60 |
托福網上考試 | 79 |
國際英語測試系統 | 6.0 |
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 430 |
個別課程均有其指定入學條件,有關資料請瀏覽學院網頁
英語能力要求
博士最低語言要求 | |
考試類型 | 最低要求 |
托福 | 550 (paper-based), or 79 (internet-based) with at least 19 in writing, or 60 (total scores for Read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sections in the paper-delivered test) |
雅思 | Overall band score 6.5, with at least 6.0 in writing |
托福和雅思成績自考試日起有效期為兩年。
香港公開大學的獎學金和獎項,均由不同的商業機構、公益團體和私人慷慨捐贈,以獎勵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大學一般會透過學院甄選提名,頒授獎學金予公大成績卓越的學生。在2020/21學年已頒發的獎學金包括:
2021已頒發獎學金 | |
1 | 百本醫護獎學金 |
2 | 陳君正優異獎 |
3 | 鄭仲邦獎學金 |
4 | 蔣震工業慈善基金獎學金 |
5 | 廠商會檢測和認證獎學金 |
6 | CowEasy優異獎 |
7 | 冼為堅博士中華學子獎學金 |
8 | 英皇慈善基金獎學金 |
9 | 蕭志成獎學金 |
10 | 香港特許秘書基金獎學金(本科生課程) |
11 | 香港特許秘書基金科目優異獎(全日制本科生課程) |
12 | 香港會計師公會獎學金 |
13 | 香港調解仲裁中心慈善基金優異獎 |
14 | 香港翻譯學會羅富昌獎學金 |
15 | 滙豐香港獎學金 |
16 | 滙豐職業教育獎學金 |
17 | 舒小佩慈善基金-住宿獎學金計劃 |
18 | 呂辛紀念獎學金 |
19 | 黃奕鑒伉儷交流獎學金 |
20 | 美思堂文教基金境外實習及交流獎學金 |
21 | 葉謀遵研究獎學金(研究生研究式課程) |
22 | 香港公開大學少數族裔學生獎 |
23 | 香港公開大學卓越學生獎學金計劃 |
24 | 香港公開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
25 | 黃玉山校長傑出研究生獎學金 |
26 | 高美慶教授獎學金 |
27 | 上海商業銀行獎學金 |
28 | 蘇志賢獎學金 |
29 | 高鑒泉獎學金 |
30 | 譚桂芬護理學獎學金 |
31 | 鄭宗檉、鄭徐翠先生夫人慈善基金獎學金 |
32 | The C I Stapleton Scholarship |
33 | 香港公開大學校友獎學金 |
34 | 香港稅務學會特許稅務師優異獎 |
35 | 伍絜宜慈善基金交流獎學金 |
36 | 青苗公大進步獎 |
實習與交流合作
香港公開大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教授專業知識和技能,本校各個學院及學生事務處每年為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生交流及實習計劃,學生亦可參加由政府或其他專業團體所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因此內地學生在本校就讀期間,可以有很多機會申請到海外進行交流或實習,地區包括美國丶英國丶法國丶比利時丶土耳其丶澳洲丶日本丶新加坡丶中國內地和台灣。部分本校學生曾到訪或交流的大學、企業及機構。
實習與交流合作名錄 | |
地區 | 大學、企業或機構名稱 |
美國 |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谷歌 |
英國 | 華威大學 |
法國 | 巴黎第二大學 |
比利時 | 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 |
土耳其 | 巴斯薩爾大學 |
澳洲 | 昆士蘭科技大學 |
日本 | ICS藝術學院、東京設計師學院 |
新加坡 | 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有利建築(新加坡)有限公司、陳篤生醫院、大和觀醫院 |
內地 | 北京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深圳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
台灣 | 台灣大學、交通大學 |
管理課程合作院校
合作院校名單 | |||
暨南大學 | 汕頭大學 | 湖南大學 | 山東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教學電視節目
香港公開大學自1990年代末亦開始製作教學電視節目——進修新天地(前稱‘進修天地’)(Open for Learning),以加強學生在遙距模式下學習。這個電視廣播節目主要講授香港公開大學開辦的文學、科技、社會科學、商業、教育及語文學士課程。節目初期安排在亞洲電視國際台每逄星期日早上時段播放。其後在2001年至2007年,改在同樣時段於無線電視明珠台播放。由2007年10月7日起,節目再次在亞洲電視國際台每逄星期日早上10時至下午2時播放。
2015年10月,無線電視與公開大學再度合作,於明珠台播放新一輯《進修新天地》,並於10月4日(星期日)首播,及后逢周日早上9時至下午1時播映。節目集結不同領域的教育信息,透過電視廣播,與全港共享知識,共拓進修新天地。
MC-正校園MC
地址:何文田牧愛街30號
JCC-賽馬會校園
地址:何文田忠孝街81號
IOH-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
地址:何文田常盛街1號
KHC-葵興校園
地址:葵興九龍貿易中心第2座8-11樓
OCC-荔景校園
地址:葵涌荔景山路201-203號地下至五樓
香港公開大學深圳辦事處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賽格廣場3101室
香港特區政府2021年2月25日宣布,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已委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為研究資助局(研資局)主席,任期由2021年3月1日生效,為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