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屯

大口屯

天津市寶坻區大口屯鎮,地處京津唐三角地帶腹地,坐落於具有“京東第一集”美稱的寶坻區,是寶坻的南大門,這裡自古交通便利,人氣旺盛,貨物“吞吐”能力強,故有“填不滿”的大口屯之說。

全鎮土地面積58.3平方公里,內轄58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5.3萬人,海拔2.5-3米,四季分明,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1.6度,年降雨量613毫米,無霜期平均在190天左右,鎮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鎮內林帶成蔭,河流縱橫,青龍灣河、秀針河縱貫全鎮。田園錦繡,環境怡人,水利、電力、勞動力資源豐富。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小麥、玉米,年產量3100萬公斤,蔬菜、水果、畜禽等種養殖業發展迅速,建有葡萄生產基地,綠色蔬菜基地和多個高標準生豬、蛋雞養殖基地等六大生產基地,是天津市政府首批命名的明星小康鄉鎮之一。大口屯鎮是天津市重點發展的三十個小城鎮之一,2006年正在規劃設計和實施中,隨著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大口屯鎮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一個投資環境優越、載體功能完備、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小城鎮矗立在人們面前,鎮內社會服務機構齊全。住宅小區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實行統一的物業管理,購物、休閑、娛樂極為方便大口屯工業經濟。

歷史


大口屯始建明代永樂年間,由於地處蕭太后運糧河口,朝廷在此地屯鹽,水路運出,故名大口屯。時值陝西、山東、河南等地移民偏多,人流帶物流,貿易極盛,尤以造酒為最,4個酒廠造出的高粱酒暢銷天津及京東八縣,每天運出白酒上百車。成為域內僅次於寶坻集日的第二大集日。為便於生意,街道環形相連,形成“磨盤街”。街中有兩眼井,謂之“磨眼”;“磨棍”是通往東面的一條街,街中有18家大買賣,有銀號、當鋪、雜貨鋪等。當時有九廟十八庵,無疑聚集了人氣,“廟上廟”、“一步三座橋”、“樓牌猴”更是成了有名的景緻。時至今日,它的區位優勢愈加凸顯,津薊鐵路、津圍公路并行穿越全境,南依青龍灣河,北偎潮白新河,綉針河斜穿境內,其西南一隅是如屏似錦的叢林,令人流連。逢農曆一、三、六、九是集日,趕集者如潮,日交易量直逼百萬元。

位置


大口屯距天津國際機場70公里,北京首都機場110公里,天津港70公里,與京沈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京薊高速公路臨近,津圍公路、津薊鐵路貫穿全鎮南北。位於寶坻城區西南18公里處,隔青龍灣河與武清區相望。

評價


該鎮民族風情濃郁,鎮西村為回族聚居地,於清末構建清真寺,為區內最大的伊斯蘭教寺院。大薄甸村信奉天主教的群眾多,1900年,發生過義和團圍攻大薄甸村天主教堂的戰鬥。鎮東村和菜園村在1948年平津戰役時,曾是解放軍修械營駐地,為解放天津做出了貢獻。

行政區劃


大口屯鎮下轄以下地區:
鎮東村、鎮西村、鎮北村、六合村、北旺庄村、菜園村、西十字港村、東十字港村、長排庄村、白水坨村、樹爾窩村、小寶殿村、大寶殿村、邢家莊村、汪家台村、朱家台村、孫家台村、金家台村、新網戶庄村、前賈各庄村、后賈各庄村、程各庄村、程馬庄村、古庄村、張疃村、東堼頭村、西堼頭村、茶棚村、窩北廠村、東圈村、西圈村、寇庄村、薄庄村、東綉針口村、西綉針口村、福苑庄村、白庄村、龐家灣村、東南仁垺村、西南仁垺村、石辛庄村、朴庄村、楊家莊村、西寨村、東寨村、小口哨村、新王莊村、曹庄村、小河口村、黃家莊村、韓庄村、西劉舉人庄村、前寒河村、后寒河村、鹼坨村、薛庄村、小千佛頂村、大千佛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