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古城

蘭陵古城

蘭陵古城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始建於西周時期。周朝時,周公兼治七十二國,在蘭陵築土城一座,用大塊紅石做地基,夯土做牆,南北東西長各約2華里,牆高3米,厚接近1米。北齊時期,蘭陵王高長恭下令擴建城池,新城圍城總長12華里,東西2.5華里,南北3.5華里,為長方形。

歷史


土城牆:當地人俗稱“土圍子”。古城牆(內城):我們現在所稱的古城牆,也就是解放后遺存的古城牆,為“蘭陵王”擴建。在唐朝時,為蘭陵城內城牆。
南北朝時,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封地在蘭陵,蘭陵王高長恭府就建在土圍牆北門外300米處,王府門正對土圍子北門。時蘭陵為海陸交通要道,來往客商雲集,四季分明,土肥糧豐,盛產美酒,是兵家必爭之地。為防不測,蘭陵王在王府以西設校軍場,現校軍場原址仍存有棗木板做底,黑陶筒作壁的水井一口。郡王府因在土圍牆外,為保障安全,“蘭陵王”下令擴建城池。
新城圍城總長12華里,東西2.5華里,南北3.5華里,為長方形。蘭陵東北圩籍的台灣著名作家王樂和曾在香港大公報上撰文憶蘭陵重筆描述了蘭陵城牆高35丈,略帶坡度,險要無比,易守難攻。
城牆頂內、外兩面築有護身和了哨的垛口。牆頂中間的通道三米寬。城牆下有3米寬、兩米多深的壕溝。溝外有近40米寬的內高外低的坡地。再往外為護城河。河寬約5米、深約2米,常年有水,環繞四周。
古城牆四個角有四個城頭。四城頭高於城牆一丈多,象四個擎天柱捧起了古城蘭陵。四城頭均建有城樓。雕樑畫棟,飛檐琉璃瓦,極其壯觀。
東西南北的四城門更是文雅輝煌,超風脫俗。四城門為磚石結構,城門上建有城門樓,四角翹沿,城門通道頂是平頂,不是通常的弓頂,這與外地的城門不同。
四城門樓牆上分別鑲有匾額,它們是東門“東海鏡清”,西門“逵達鄒魯”,南門是“衢通徐淮”,北門“文峰映秀”。
解放后殘存的古城牆,是民國(1917年-1920年)年間在內城牆原址修復的。全部用土,墊一層,用碌碡壓一層,壓完后,鋪上一層麥穰子,墊上一層泥土夯實后,再壓,就這樣逐層築起,用了三年時間。
護城河:在北齊年間,運鹽河流經此地,其護城河水是否引自運鹽河無從考證。護城河水自北向南流去。經考證,護城河東邊位於酒廠東院牆以東,南在東南圩村南大溝處,西在現新修的護城河一線,北在北外環路內側。
外城:唐盛世年間,酒業興起,城內十字街(即現在的十字街)以東、以北兩側前店后廠的酒6家一戶挨一戶,酒旗飄飄。特別是東大街,有“自古商貿數東街”的民謠流傳至今。為促進商業發展,唐王下旨擴建蘭陵外城,而蘭陵外城在楚國時期已初具規模,現存有楚幣製造場遺址—曬金灘。遺址在溫嶺南頭東側。
外城南至朱堡村后。朱堡村西北有塊地叫“飯口”,就是當時商人聚餐、吃飯、打尖之地而留下的地名。
外城東至煙頭村西運女河畔;北至北王莊村南;西至溫嶺。西城門在溫嶺南頭,地名顧家口。
外城也有護城河,河上修有石橋。北門橋叫“卧龍橋”,在北王莊內,現仍有橋石條遺存;南門橋叫“興龍橋”,在朱堡村西;東門橋在運女河上叫“旺龍橋”,俗稱羅鍋子橋。在北城裡,內城外護城河上也有一座橋叫“住龍橋”。

文化名人


荀子曾兩次出任蘭陵令近二十年,居家蘭陵,著書講學,終老其身,並且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荀子是繼孔子、孟子后儒家學派集大成者之一,是“人定勝天”唯物主義的奠基人,被歷史上稱為“后聖”。《金瓶梅》在中國小說史上與近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已被國內外學者所公認,被歷代文人稱為“天下第一奇書”,被魯迅先生稱為開人情小說之先河,據專家學者考證,其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蘭陵人。可以說千年古鎮蘭陵、蘭陵美酒、荀子文化、《金瓶梅》文化四大品牌均在世界及全國旅遊資源中佔有一定的位置。同時蘭陵歷代名人賢達輩出,留下了“蘭陵多學”的千古美名。春秋時執政大臣季文子,設蘭陵為次室,為政清廉,史稱季文子“家無衣錦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死後葬於文峰山,並且建有季文子廟。宗聖曾子,祖籍鄫國(今位於蘭陵縣向城鎮),鄫國故城是國內外曾氏祖先的故里,歷經2000年的風雨剝蝕,殘垣斷壁仍磯立在文峰山東側,依然不失當年的宏偉氣勢。蘭陵蕭氏為歷史上蘭陵的名門望族,蕭望之為西漢著名大臣,精通歷史,擅長政事。歷史上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等都是蘭陵蕭氏後人。匡衡“鑿壁偷光”刻苦學習的精神依舊激勵著後人奮發向上。近代“五四運動”新文化先驅,被茅盾先生譽為“午夜彗星”的王思玷,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王鴻禎,著名美籍華人作家王鼎鈞等,都是蘭陵一代又一代的名人精英,也是蘭陵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