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洋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

劉海洋,主要從事配位化學化學生物學材料化學與理論無機化學方向的研究·重點開展卟啉類大環化合物的合成,結構,催化性能與光、電、磁特性研究,化學小分子探針的合成及其對癌細胞基因信號轉導過程的干預作用,光動力抗癌藥物和天然抗腫瘤活性物種的分離、鑒定與合成研究等。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4年7月畢業於江西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
1989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系,獲得理學碩士學位;
1997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系,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台灣淡江大學(1999,6-2000,3)與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2001,4-2002,10)博士后。
工作經歷:
1984,7-1986,7:江西冶金學院化學教研室工作;
1989,8-1994,8:贛南師範學院化學系助教、講師;
1997,7-2009.11:華南理工大學化學科學學院,講師、副教授,現兼任化學系副主任。
2009.12-今: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化學系副主任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精細無機功能材料》,《無機化學實驗》,《大學化學實驗》,《高等無機化學》、《專業英語》、《專題有機合成》、《配位化學》、《生物無機化學》。

主要成就


學術成就
近期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
1. 金屬錳corrole大環化合物的製備與催化氧化特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環境友好介質中有機反應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納米粉體的層組裝有序膜和新型光電器件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靶細胞選擇性卟啉類光動力抗癌藥物的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
代表性論文:
1.Oxidative DNA cleavage catalyzed by Mn(III) corroles;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 ,2007,28(9):628.
2.The effect of axial ligand on the reactivity of oxomanganese(V) corrole,CHEMISTRY LETTERS,2007,36 (2):274.
3.DFT study on pi back-donation effects of aromatic and alkyl sulfoxide-palladium(II) complexes,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2007,23(5):785.
4.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n the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y of chiral bis-corroles,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2007,26(8):955.
5.Corrole光敏劑在光動力治療中的重原子效應,《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6,27(7):1363.
6.Synthesis and photodynamic activities of modified corrole derivatives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Proc.SPIE,2006,6139:268.
7.氨基酸橋聯手性雙卟啉的二階非線性光學性質研究,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6,27(12):2381.
8.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Chiral Amino Acid Zin(II) porphyrins, Chinese J. Struct. Chem.,2005,4(3):263.
9.theoretical study on 13C-NMR of 2-butyl-tetrahedrothiophene-1-oxide, Chinese J. Struct. Chem.,2004,23(10): 1183.
10.First Synthesis of Perfluorinated Corrole and its Manganese complexes, Organic Letters,2003,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