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餚,屬於河北菜。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傳統扣碗由8個“凈碗”組成,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從宋代開始,武邑農村就有了用扣碗設宴的習俗,方言稱之為“席兒”。
武邑扣碗,方言稱之為“席兒”。這裡所說的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
據說從宋代開始,武邑農村就有了用扣碗設宴的習俗,每逢結婚生子、老人喪葬、朋友聚會等大事,都用扣碗招待賓朋。至明清兩代武邑扣碗已負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過此地,偶爾嘗之,失聲叫絕,賜名“武邑十大碗”,並欽定為宮廷膳食之一。自此,名聲更噪,品嘗者絡繹不絕。
武邑扣碗用料考究,製作精良,每村都有專做扣碗的師傅。通常辦事的主家事先跟師傅打好招呼,事前兩天便請師傅到家裡來準備。
傳統扣碗由8個“凈碗”組成,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扣碗從8個增加到10或12個,樣式也隨之而變化。如今講究四大件即:雞、魚、肘子、四喜丸子,還講究葷素搭配,因此衍生了許多新品種,如:海味、豆腐、蘑菇、白菜、粉皮、燜子等,但每碗仍是單獨一樣食品。凈碗製作過程分為煮、熏、改刀、蒸、加湯等,再配以時鮮蔬菜,組成碗席,有肥有瘦,有葷有素,肥而不膩,素而可口。時至今日,武邑扣碗在保持原有“八大碗”、“十大碗”的基礎上,又研發出了二十多種特色扣碗,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吸引總眾多外地美食專家前往品嘗。
不論在武邑縣城,還是在衡水市區,以武邑扣碗命名的飯店有很多家,人們不僅可以隨時品嘗到武邑扣碗,還可以充分領略到武邑的民俗文化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