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胡漢輝的結果 展開

胡漢輝

香港金融大王

胡漢輝,被譽為“香港金融大王”的胡漢輝博士,1955年,他被選為金銀業貿易場理監事,1970年被選為理事長,他還擔任其它20多間公司董事會的主席或董事。1981年初,香港4家證券交易所合併,胡漢輝出任過渡委員會主席。另外有同名東南大學博士生導師的信息。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廣東順德人。1922年生。其父胡儒釗在廣州辦儒記絲庄頗負盛名。抗戰爆發,胡漢輝中學未讀完就來到香港,進香港新聞學院學習,並得青年記者協會幫助,與友人組成“中新社”,從事新聞工作,鼓吹抗日。
1941年,香港淪陷,他成了日軍通緝對象。
1949年他在香港當了一名外匯經紀學徒。
1950年創立利昌金號,經營黃金買賣及鑄造業。由於他預測準確,“利昌”很快就在香港黃金界打穩基礎。
1955年,他被選為金銀業貿易場理監事,1970年被選為理事長,執本地金銀業牛耳。在他的領導下,香港黃金市場迅速發展,與倫敦蘇黎世並列為世界三大金市。他因此而獲“香港金王”之美譽。他還投資證券業,1971年創立金銀證券交易所。當“九龍”、“香港”、“遠東”、“金銀”4會合併成聯合交易所時,他出任第一屆主席。他還擔任其它20多間公司董事會的主席或董事。
1982年獲美國加州林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為表彰其在金銀、證券業上的貢獻,1985年英廷頒贈CBE勛銜。1985年病逝。其遺著有《香港黃金市場》。

個人榮譽


胡漢輝在香港地產業和金銀證券交易業方面亦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61年,他創立利興置業有限公司,後來又增設順福置業有限公司,專營地產建設,並擔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1969年,創立永富證券投資公司;兩年後,組建金銀證券交易所,當選主席,歷屆連任。1981年初,香港4家證券交易所合併,胡漢輝出任過渡委員會主席。同年年底,香港聯合交易所成立,胡漢輝當選第一屆和第四屆主席。1977年,香港商品交易所成立,當選副主席,亦歷屆連任。

個人影響


被譽為“香港金融大王”的胡漢輝博士,公元1919年出生在順德區桂洲里村,為當地名門望族桂洲外村胡氏後人,1985年7月不幸在香港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胡漢輝幼承庭訓,具有過人襟抱,平生處事恭敬,待人以誠以禮,在世界金融業方面成就卓著,人稱一代奇才,譽滿中外。
胡漢輝青年時代,在廣州南武中學高中畢業后,便即負笈香江,考入香港中國新聞學院,這是中國青年記者學會主辦的進步學府,由著名政論家金仲華劉思慕喬冠華等負責授課、胡漢仍在學院畢業后,就從事本業,投身文化積極參加青年記者學會組織的“中國新華通訊社”。時值“七·七”事變,抗戰烽火燎原,他使負起撰寫抗日文章,宣傳抗日救亡工作,備嘗優患,歷盡艱辛.香港淪陷后,胡氏經常秘密往來香港與湛江之間 輸送日軍情報給抗戰後方。後來胡漢輝結了婚,便回到故鄉隱居,但仍撰寫敵後情報送給內地。至日寇投降后,他便投筆從商,向金融業進軍。
50年代初,胡漢輝披荊斬棘,勇於進取,在香港創立利昌金鋪,井於1955年加入香港金銀貿易場任理事,使其踏上服務社會、施展才華的征途,開始由金融業進軍地產業和飲食業。
但是,到了60年代,香港是個多事之秋,先以1965年,銀行擠提風潮蔓延,繼之以1967年暴動事件輒殮,使香港經濟民生遭受頗大挫折,尤其地產物業,陷於極度低潮。胡漢輝一向作風穩健,自能安然渡過難關;而香港金銀貿易場,為一行業的樞紐,亦憑其智慮周詳,處事有方,逢凶化吉,轉危為安。因而在1970年,他便被同人選為香港金銀貿易場的理事長。在地產方面,1961年成立利興置業有限公司,及后順福企業有限公司,胡漢輝任董事、總經理,以及利昌金鋪有限公司董事長。
70年代期間,胡漢輝可謂乘長風破萬里浪,業成功就美名揚。1971年至1985年創辦了金銀證券交易所,他親自擔任主席,又兼永富證券投資公司總經理,香港商品交易所副主席,香港建設商會副會長,順德聯誼總會永遠名譽會長,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職業先修學校贊助人及澳門東亞大學校董。而商務亦長袖善舞,冠冕群倫。
80年代,是胡漢輝開花結果的鼎盛時期。1981年,香港四間證券交易所合併,胡漢輝任過渡委員會第一屆、第四屆主席。為了考察金融事業的發展,為求促進香港對外貿易成為與紐縱倫敦鼎足而立的世界三大金市之一,胡氏付出重大辛勞,曾數度領隊訪問歐美東南亞諸國,經常出席世蹤遍及五大洲,行程超過十萬里。他所到之處,都向各國政經界宣揚香港黃金市場與外匯交易所具備的優越條件。因而吸引不少外來投資香港工業、商業,從而帶動了香港地產業、旅遊業的繁榮興旺。胡漢輝服務於香港金銀貿易場時間達30多年之久,實際經驗豐富,貢獻尤多。1982年美國加州林肯大學特授予胡漢輝名譽文學博士榮銜,以表彰其在世界金融業方面的成就。同時香港當局委任他為太平紳士,1985年他又榮獲英女皇頒贈C.B.E勛銜。
胡漢輝博士多次回鄉參觀考察,旅程僕僕,不怕疲累,毫無倦容。他熱愛桑樣,關心公益,還修慨捐輸,興建學校、醫院和道路等工程,深得鄉村父老的稱讚。豈料他長期積勞成疾,不幸於1984年患頸骨癌,經美國留醫后,憑胡氏堅強意志,平素善養,仍能神色自若,力疾從公。至同年7月30日,胡漢輝博士便鞠躬盡瘁,在香港九龍伊利沙伯醫院與世長辭。胡氏遺著有《香港黃金市》一書,見二十六篇,皆為胡漢輝生前部分演講材料,內容涉及廣泛,具有不少精闢見解。其早年作品多已散失,近年在《中國新聞學院紀念文集》中有胡氏遺文長篇回憶錄,情文並茂,彌足珍貴。

人物評價


胡漢輝生前對公益事業多有儘力,曾捐款給鄉邑及香港當地修建學校和醫院,併兼任多所中學和職業學校校董。去世前一個月,還扶病上北京會見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姬鵬飛,商談香港前途問題。因其傑出貢獻,許多國家政府先後頒贈其榮譽市民榮銜。1982年被委為香港太平紳士,1985年元旦英女皇授予他C.B.E勛銜。
1985年7月30日,胡漢輝因癌症在香港溘然長逝。新華社香港分社秘書長楊奇把胡漢輝在世時有關金融、地產問題的演講稿代為編輯成集,取名《香港黃金市場》,由香港二聯書店精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