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白朮
黃白朮
黃白朮是煉丹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以黃喻金,以白喻銀,總稱“黃白”。企圖通過藥物的點化,變賤金屬(銅、鉛、錫等)為金黃色、或銀白色的假金銀,又稱“葯金”或“葯銀”(即各種合金)。製取“黃白”的方技,即稱“黃白朮”。
我國黃白朮的起源、發展與外丹術同步,源於戰國燕齊方士之神仙方劑。史載,西漢文帝時,造假黃金者甚多,景帝前元六年(前151)曾下詔:“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武帝時淮南王劉安撰《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二十餘萬言。另傳方士李少君能化丹砂為黃金。檢索史書,東漢皇室及新莽均擁有大量“黃金”,社會上頗多造“葯金”致富或制“延年葯”的故事。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有“漢代多黃金”之說。可知兩漢乃黃白朮盛行時代,尤以“葯金”的製取為其特色。道家外丹黃白朮在中國盛行了近兩千年。就像江湖技法騙術一樣雖然蘊含某些科學道理但不是自然科學,而煉丹是為了成仙,這種體系發展不出科學。
千餘年來,雖然沒有實現變賤金屬為貴金屬的設想,但經長期的實踐,卻對我國古代冶金學、合金學作出了貢獻。西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曾總結出:水銀“能殺金、銀、銅、錫毒”,即指水銀能與多種金屬生成合金。
道教創立后,繼承了以往的黃白朮成就,與外丹術同步發展。在魏伯陽《參同契》中,就多次隱喻了鉛與水銀生成鉛汞齊(鉛汞合金)的事實。而著名的黃白師狐剛子在其《出金礦圖錄》中,對金銀礦種類、分佈、品位、真偽辨識、冶鍊等方面均有詳細的論述。為減少金、銀毒,首創了“煉金銀粉”法,並相沿至明代,后因醫學禁用而被淘汰。早期黃白朮中使用的“點化葯”是“三黃”,即三種含砷的硫化物——雄黃、雌黃、砒黃。狐剛子在其《五金訣》中,總結了“三黃”經“伏火處理”,可提高點化效果,且描述了其與五金合煉為合金時的物件變化。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內篇·黃白》中指出,當時有《神仙經黃白之方》二十五卷,千有餘首。他先從其師鄭隱受《金銀液經》,后復求受《黃白中經》五卷。《黃白》篇還敘述了道士李根、程偉妻等造“葯金”、“葯銀”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葛洪第一次詳細記錄了從武都雄黃等物冶鍊一種金黃色的“銅砷合金”(簡稱“砷黃銅”)的方法和技術。前述兩漢時期所擁有的大量“黃金”中,必有相當部分由此法製得(葯金)。梁陶弘景撰有《集金丹黃白方》一卷,惜早已失傳,但其《名醫別錄》中曾指出:礬石“火煉百日……不煉服,則殺人及百獸”。這是繼狐剛子之後又一次關於“伏火處理”的論述。
唐代是黃白朮的極盛期。唐皇室迷戀丹藥,亦耽於黃白。
相傳道士葉法善、劉道古均冶黃白,田佐之等能變瓦礫為黃金。唐代黃白朮代表著作,首推金陵子《龍虎還丹訣》,它記載了不少“黃白丹方”,其“點丹陽方”是先製得卧爐霜(即砒霜),再用以點化丹陽(銅),得到了砷白銅,這是較砷黃銅(葯金)點化技術更難的一種銅砷合金,因其外表似銀,故稱砷白銅(葯銀)。它是有別於古代“鎳白銅”而自成體系的另一類白銅。砷白銅的製得,是唐代黃白朮的新成就。此外書中還有多種“煉紅銀法”,實際是一種小規模水法提煉純銅的技術。上述兩項成就,為我國合金學、冶金學作出了貢獻。
其次是《太古土兌金》,該書保存了上述狐剛子在有關“轉化”五金的一些重要佚文。其他文獻重申了“伏火處理”,即將某些具毒金石類葯,用火燒到一定程度,可改變或減少原有毒性。於是唐代出現了多種“伏火法”,如雄黃經伏火后,簡稱“伏雄”。實踐中還發現“伏火”還具“提凈”、“防爆”和促進物性變化的作用。《鉛汞甲庚至寶集成》卷四列“雄黃金、雌黃金……瓜子金”等“葯金”二十種,可見唐代黃白朮之盛。
宋代是黃白朮發展僅存餘緒時期。北宋初黃白朮仍盛行,太祖曾詔令“偽作黃金者棄市”。開封府曾捕得偽造黃金、白金王玄義等十二人,被流放海島。太宗、真宗則視偽金、銀為珍寶。當時黃白朮不僅為道士所秘傳,還為大臣、方士、鍛工、文士等所掌握。稱“葯金”為鴉觜金、金寶牌、神霄寶輪、紫磨金等。又史載,這類“白金”,不僅皇室用於賞賜,民間還廣泛用於賄賂、借貸、糴米賑貧等。但“白金”決非砷白銅(製取難度大,性不穩定,且易變黃),有人認為系銅鎳合金的鎳白銅,但是否為黃白朮的另一產物,檢索《道藏》尚未發現這類文獻,尚待繼續查證。宋代黃白朮代表著作,有託名為《純陽呂真人藥石制》一卷,系黃白師專用本草學著作,共記載六十六種本草在黃白朮中的作用。程了一著《丹房奧論》一卷共十六論,概括了黃白朮製作的要點及過程。認為唐代伏火法,“雖易制伏,惟難真死”,所謂“真死”解釋為“不見其形,方為真死”,可見“死”是一種特殊處理(用草煮制,再以火養)使原有形質分解,“死去”,從而獲得新的形質。因而宋代文獻中,便在“伏”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達到“真死”的方法和技術。又如南宋成書的《修鍊大丹要旨》,乃黃白朮丹方專集,亦屢見各種“真死法”。可見“死”是“伏”的發展,含義也更為廣泛。迨及元明所纂的《庚道集》,系古代黃白朮的大總結,其丹法之可考者,多為唐代,更多為宋代。該集以“丹陽術”為主,記載了不少“伏砒法”、“死砒法”之類煉製“葯銀”的技術。宋以後道教黃白朮逐漸泯滅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