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塘鎮

廣西省興業縣下轄鎮

位於廣西興業縣北部,距縣城25公里,北鄰桂平市大洋鎮,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99.8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3個自然村,351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1948人(2020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8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0.95億元,工業總產值0.24億元,全年完成財稅收入426.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65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蒲塘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興業縣北部,距縣城25公里,省級公路穿境而過,分別與山心鎮、洛陽鄉、沙塘鎮高峰鎮北市鎮以及桂平市大洋鎮相鄰。全鎮地域屬開闊谷地,呈南北走向,地勢南高北低,境內有河經石山、西寨、龍旗與西江相通,所有小河均向北匯入西江。全鎮總面積9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470畝(其中水田24163畝,坡地7870畝),林地面積67256畝。

自然資源


林業資源比較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7%。礦產資源以石灰岩、花崗岩、黑泥礦為主,石灰岩主要分佈在石山村石山嶺和鳳文村南山。石山嶺的石灰岩石質較好,燒成石灰后質純少灰粒。化壽村的花崗岩,貯量豐富,有紅色、青色等,宜制裝飾石材外銷。石山嶺的泥煤和白花嶺的草炭的貯量較大,2005年已成功引進了投資1100萬元的楷仁礦業有限公司對石山嶺的泥煤進行開採。耕地總面積2933公頃,其中水田1600公頃。

氣候

蒲塘鎮自然條件優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8度,無霜期345.5天,降雨量1592毫米。

行政區劃


行政區域面積99.8平方公里。2009年轄村民委員會16個,一個居委會,村民小組351個。
蒲塘村安國村白花村鳳文村大文村爐嶺村石奇村龍平村
山奇村陳關村龍旗村西寨村石山村石槐村南塘村化壽村

人口民族


2005年末總人口5.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0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46‰。
2021年7月,興業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蒲塘鎮常住人口31948人。

政治


鎮政府駐蒲塘圩,鎮機關設置13個辦公室,在編幹部職工30人。

經濟


綜述

國民生產總值5.09億元,工業生產總值9104萬元,其他行業生
蒲塘鎮建設
蒲塘鎮建設
產總值2.3億元,財稅收入54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13元。經濟作物主要有優質谷、黑皮冬瓜、黑皮果蔗和木薯等。水果主要有西瓜、荔枝和龍眼等。養殖主要以養雞養豬為主,規模養雞場328個,年出新肉雞311萬羽;規模養豬場147個,年出新肉豬3.9萬頭;主要企業有溫氏第一、第二種豬場、興業縣錦祥化工有限公司、永強木片廠和7個毛織廠等。2007年上半年,該鎮實現農業總產值7600萬元,同比增5.9%,工業總產值1672萬元,同比增11.3%,科技對工農業的貢獻率達56%。

第一產業

蒲塘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向高效、高省、安全、生態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新增養兔戶1450戶,群眾養殖生豬4萬多頭,新增養雞場400多個,年出欄肉雞達400萬多羽。同時,在小集圩經營生意的工商戶也增加了200多戶。投資50多萬元,建成爐嶺毛織廠,為爐嶺村裡40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新上工業化、城鎮化項目12個,總投資2397萬元,新安排富餘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人員1600多人,增加了農民收入。

文化


蒲塘鎮的特色產品有:荔枝、龍眼、冬瓜、果蔗、木薯、西瓜、肉雞、種豬。特色風味產品蒲塘米粉、蒲塘狗肉、蒲塘粉蒸肉、紅五類食品等遠近聞名。較為知名商社有:食得樂超市、阿雅時裝店、大眾店等都有超過二十年歷史。

交通


交通有蒲塘至山心、蒲塘至高峰、蒲塘至洛陽、蒲塘至桂平縣大洋等交通要道,各行政村通汽車。

社會


招商引資

2002年開始,先後有台灣、浙江、廣東、以及區內合浦等地的投資者到蒲塘投資辦企業,有15個項目已先後陸續投產,預計每年可新增二、三產業稅收100多萬元。2005年,計劃投資3000萬元的溫氏種豬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洽談中,投資100多萬元的建築材料板廠、投資400萬元的木板廠正加緊落實建設用地,總投資590萬元的偉興、華興、常康三家毛織企業已經落戶。落戶該鎮的毛織企業已達10家,解決了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成為興業最大的毛織基地。新上續建技改項目26個,計劃投資4361萬元,已完成投資2267萬元,已建成投產的企業有10家。

基礎設施

蒲塘鎮農業
蒲塘鎮農業
蒲塘鎮投入50萬元用於完善新市場配套設施建設,對舊市場進行維修、改造,建成竹木器、傢具專業市場;投入資金400多萬元,硬化村級道路2條共2公里,建成鎮星光老年之家、龍旗五保新村一幢、沙子嶺文化生態家園樓房18幢、沼氣池9座、化壽村人畜飲水工程一處,解決了800多群眾和500多頭牲畜的飲水難問題。蒲塘鎮領導、村干共480人次捐款,共籌資60萬元、水泥30噸。先後硬化村委所在地附近的路面及街面3000平方米,建成潭塘、洋陂等自然村長4公里的機耕路,建成洋陂、潭塘、爐嶺自然村的引水工程,建成獨立規範的村衛生室,用上農網改造用電。興建的沙子嶺文化生態家園新村工程,總佔地面積6.5萬平方米,起建樓房178幢,環村路3條,停車場3處,並興建燈光球場、圖書館、幼兒園等配套設施。投資50多萬元,建成毛織廠。

社區服務

蒲塘鎮養殖業
蒲塘鎮養殖業
在開展先進性教育中,該鎮黨委還結合實際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成立扶貧慰問組,先後組織黨員到幾個貧困山村走訪慰問困難群眾。2005年8月5日,該鎮黨委領導來到龍旗五保新村,幫助安排7名孤寡老人進住,並給老人送上了慰問品。據統計,近段時間,該鎮黨政領導先後走訪25名老幹部,慰問貧困黨員31人、貧困群眾232人。另外還慰問了參加過越戰、抗美援朝的復退老軍人84名,共發放慰問金5000元。

農業科技

農業服務中心的黨員分批深入8個自然村,宣傳馬鈴薯免耕種植技術和水稻免耕栽培技術,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農民搞好種養加工等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產增收。2005年全鎮晚稻插秧已完成,免耕拋秧達18000畝,全面完成了計劃任務。已落實100戶農民進行8000畝免耕馬鈴薯種植。鎮黨政圍繞“科技興鎮”做足文章,通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4個,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形成了荔枝龍眼、中藥材、西瓜、優質谷、優質木薯等種植基地和溫氏雞養殖基地、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牛品改生產基地等種養基地8個,帶動種養農戶12000個,基地的農業總產值佔全鎮農業總產值的92%。

水庫建設

位於圩鎮附近的北了嶺山腳有庫容達1376萬立方的新城水庫,該水庫1957年興建,1958年建成,集雨面積25平方公里,乾渠長12.2公里,渠道總長70公里,分東西兩渠,可滿足全鎮大部分人民的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

獲得榮譽


興業縣雙文明建設先進鄉鎮特等獎。
玉林市文明鄉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示範鎮。
廣西科技工作先進鄉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中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
中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