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亭街
茶亭街
福州洋頭口(吉祥山)至南門兜的一段路(今八一七路的一段)稱為“茶亭街”。
相傳有一位僧人當年化緣為南來北往的行人建立一座涼亭,整日烹茶施捨行人。久而久之,在此地免費煮茶水給行人喝的習慣被延續下來,以後這裡茶肆林立,逐漸成了街市。到清咸豐年間,這裡還建成樂善好施牌坊和茶亭庵,內設戲台。
茶亭街南起洋頭口,北至南門兜,明代為南郊,以有僧在中途設亭供茶而得名。清道光后,建房舍、設茶館。民國時期擴路成街,是福州市區南北走向的幹道之一。沿街兩旁木屋毗連,店鋪林立,聞名遐邇的“李厚記”、“潤光厚”角梳;“老天華”、“老天和”樂器;“觀音頭”、“佛手”牌鐮刀以及“利一”斬鋸、梁鋸、“王彩”桶刀、“謝太”剪刀、“永字型大小”剃刀、“恭字牌”小刀、“增金利”廚刀、“廣和興”鋼銼等名牌優質產品都集中在這裡出產和銷售,這裡遂成為福州市歷史悠久的典型手工業街。
1990年,拓寬道路,拆除兩側簡陋矮小木屋,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騎樓房,建築物多彩多姿,別具一格,沿街開設各種商店380多家,既保留傳統手工業街特色,又具有現代商業色彩,出售的商品有傳統名牌手工業品,工藝美術品;也有百貨、服裝、鞋帽、家用電器、鐘錶眼鏡、燈具、珠寶、圖書、食雜等。服務業有餐館、酒樓、卡拉OK、舞廳、髮廊、美容院、照相館、飲食店。白天,行人絡繹不絕,夜晚,廣告燈、霓虹燈光輝燦爛,是福州市區又一繁華街道。
從南門兜到吉祥山這一條街是當時來往城台的主要通道,上任、趕考、驛遞及過往行人都要經過這裡。中間從福德橋到洋頭口這一段路綠樹成蔭,正是乘涼、歇腳的好所在,因此沿街茶館林立,有“一團軒”、“第一亭”,西有“茗一春”等茶館。其中以“一團軒”最為聞名,它是一座河上房屋,面積約三、四百平方米,三面開窗,空氣流通,茶座多至百幾十位,盛極一時。由於茶館眾多,因而人們便把這一段街面叫做“茶亭街”。後來隨著城市的拓展,道路的開闢,交通工具的發展、更新,步行跑路的日漸減少,茶館生意逐漸蕭條,以至倒閉,茶亭之名卻延用至今。
福州茶亭十番音樂發源於福州市台江區的茶亭街。它位於台江區的北部,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藝街。據清乾隆年間鄭洛英詩集《恥虛齋詩抄》中《榕城之夕竹枝詞》描寫十番的詩里曾記載道:“閩山廟裡夜入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擯榔牙齒生煙袋,子弟場中較十番。”這些詩句足以體現當時十番音樂在福州民間熱鬧、歡樂的盛況。並記載了福州十番音樂在清乾隆年間已極具規模,流行於福州城。
關於福州十番音樂的由來及其演變,在很早前,福州民間盛行舞龍燈。後來,這種用來伴奏的打擊樂逐漸分化出來,成為單獨演奏。演奏時,使用的樂器有狼串、大小鑼、大小鈸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賽會、婚喪壽喜時敲打一番。當裝點儀式還顯得單調感到不滿足時,便考慮加進管弦樂器,包括笛子、逗管、椰胡,同時加進了清鼓、雲鑼。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種管弦樂器多用雙數,即雙笛。雙管、雙胡。這時所用樂器已有十種,樂隊規模基本成型。
福州十番音樂的發祥地在茶亭,很顯然,它最早形成流行於城市,並逐步向周邊農村及福州的五區、八縣。還流傳到寧德、建陽、南平、古田、福安、柘榮、霞浦。十番音樂以它獨有的魅力,在民間廣泛流傳近三百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它所使用的獨具特色樂器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傳統十番音樂的樂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雲鑼、狼串、大小鑼、大小鈸、清鼓等十種。隨著十番音樂的不斷發展與演變,又加進了笙、木魚等樂器。十番音樂的樂器十分古老,應是樂器的活化石。狼串、逗管早在北宋時期我省閩清籍音樂家陳兩所著的《樂書》中便有記載。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分為坐奏和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講究。主要是應用於迎神賽會和百姓婚喪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動中。十番音樂的曲牌大多取材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體現一定的意境,有的還表現了古老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