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塔蘭台拉的結果 展開
- 義大利舞蹈
- 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的短片
塔蘭台拉
義大利舞蹈
(Tanantella)塔蘭台拉原為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間舞曲。據傳:被一種毒蜘蛛“塔蘭圖拉”(talantula)咬傷的人,必須劇烈跳舞始能解毒,塔蘭台拉舞即起源於此說,另一說此舞因產生於塔蘭多城而得名。
義大利的塔蘭台拉是一種速度迅急的六拍子或三拍子的舞蹈,音樂連續不斷地

塔蘭台拉
(1)作品名稱:《塔蘭台拉舞曲》
作者:[匈]李斯特
這是李斯特創作的鋼琴曲集《旅行年月》第二集補遺“威尼斯與那坡里”中的第三首樂曲。“塔蘭台拉”為一種那坡里地方民間舞蹈,據說當地如有人被名叫“塔蘭台拉”的毒蜘蛛咬傷,必需劇烈地狂跳始能
是一種幾乎帶瘋狂性的連續不停舞步的舞曲。該曲分為兩大段落,開始段落即是一首典型的塔蘭台拉舞曲。
接著以豪放明亮的對比主題作為呼應:
柯特蘭(1797—1847年),李斯特引用了這一旋律並加以發揮,包括他特有的長串華彩裝飾音型、整段輝煌的華彩樂段、同音反覆夾雜八度跳音的快速彈奏以及左右手八度、和弦的交叉進行等多樣的鋼琴技巧手段,既有瑰麗璀璨、奇妙莫測的色彩變化,又有豐富、激越的熱烈感情表現,因而,這首樂曲成為技藝高超的鋼琴家們喜愛演奏的音樂會曲目。
(2)作品名稱:義大利隨想曲(Capriccio Italien Op.45)
作者:柴科夫
1880年間,柴科夫斯基旅居義大利。
義大利明媚綺麗的風光、引人入勝的歷史遺跡、絢爛多採的民間藝術以及義大利人民的樂觀精神,引起了他的創作衝動!這首富麗堂皇的 《義大利隨想曲》 ,就是這樣產生的《義大利隨想曲》包括五個音樂主題。
樂曲從小號吹奏一個樂句(E大調)開始,作為樂曲的前引。
這是十九世紀歐洲音樂中最優秀的塔蘭台拉舞曲之一,柴科夫斯
飛快的速度、精確的節奏、鮮明的和聲,義大利人民所特有的悲壯音調義大利民間音樂常用的即興發揮。
所有這些都促使這一主題得以席捲整個樂隊,並形成全曲的最高潮。
隨後第三主題又在一個新的調性中(降B大調)重現,樸實無華的曲調和義大利民間歌調中典型的三度襯腔,轉化為一支強有力的頌歌,由樂隊輝煌地奏出。
然後音樂重回到塔蘭台拉舞曲主題(A大調)上來,不過它的旋律片段只是不連貫地分散在一些聲部中,實際上卻是協同定音鼓的不停頓的滾奏作為進入尾聲之前的一個過渡。
最後在尾聲中,速度極快,旋律的進行象不斷在打轉,就這樣,音樂在真正大喜若狂的場面中宣告結束。
(3)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的《C大調無詞歌》就是一首鋼琴獨奏的塔蘭台拉舞曲。無詞歌是一種具有歌唱性旋律的鋼琴小曲,無詞歌的名稱是門德爾松所創用的。在這首鋼琴小曲中,平均的八分音符的飛躍一般的運動,形成了一股充滿活力的音流。
全曲分三個段落,第二段是第一段的繼續發展,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複,後面有一個逐漸減弱的尾聲。
全曲貫串著連續不斷的快速運動,但最後不是愈來愈狂熱,而是舞曲的音樂愈來愈遠,以至於逐漸消失。
(4)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有一個作品叫 《音樂晚會》 ,包含一系列歌曲。其中第八首小詠嘆調,是一首塔蘭台拉體裁的獨唱曲。
我們急速地旋轉,姑娘們帶著漂亮的舞伴,
來到這裡快樂地跳舞,在這星月交輝的夜晚。
第三段轉入同主音大調,歌詞唱著“啦啦啦啦”的襯詞,音樂歡快熱烈。最後,短短的尾聲用引子的曲調,在原來的小調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