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菠蘿魚的結果 展開

菠蘿魚

鱸形目麗科動物

菠蘿魚屬大型卵生熱帶魚種之一,體形大,體長可達20厘米,眼大,有黃綠帶紅的光澤,口小,嘴端有紅色斑點,從背鰭末端至尾部有一深色橫條紋,豎著與菠蘿紋相似。菠蘿魚的體色多變,隨年齡增長而變成淺黃色、古銅色、橄欖綠等,雄魚較雌魚色彩更為艷麗。

菠蘿魚體質強壯,適應能力較強,可使用較寬大的水族箱飼養,喜有沙石、水草的環境,愛在水的下層活動。食量大,食性雜,愛吃動物性餌料,如小蚤、線蟲、切碎的小魚等。適宜的飼養溫度為20℃,每日換五分之一的新水,並保持充足的光照,以利生長。

生物介紹


外形特徵

菠蘿魚
菠蘿魚
菠蘿魚魚體扁平寬大,尾鰭圓形。魚體呈淺黃綠色,頭部顏色較深,吻端有小紅斑點。背鰭未端之間有一垂直的黑色條紋,雄魚體側有紅色小點組成的縱條紋,呈菠蘿紋狀排列。雌魚體側有漸向暗褐色條紋,這些條紋會隨著魚的生長而逐漸消失,只剩下尾柄基部的一條。雌魚體上斑點較少,色彩也較淡。雄魚背鰭、臀鰭未端較尖。體長可達200毫米。根據其體色不同,可分為金菠蘿魚(體呈淡金黃色)、紫菠蘿魚(體色為淡紫色)。五彩菠蘿魚(背部及背鰭、尾鰭呈艷藍色,腹部呈棕紅色)。分佈範圍主要分佈:亞馬遜河流域,巴西、蓋亞那境內。現多為人工養殖。

生活環境

觀賞菠蘿魚
觀賞菠蘿魚
蘿魚愛在水族箱底部遊動,性情安靜溫和,對水質無嚴格要求,喜歡中性水,適宜水溫為23~28℃。發情期性情變得暴躁,富攻擊性,可單獨飼養。卵生,對配偶要求苛刻。應從小群養,使其自然配對,挑感情融洽、配對穩定的作親魚。繁殖水溫以26C左右為宜,繁殖箱里應放一塊平滑的石頭或置一花盆,先將選好的雌魚放人,待它用嘴清洗出一塊產卵地后再將雄魚放入。

生活習性

觀賞菠蘿魚
觀賞菠蘿魚
性格較溫順,對水質要求不嚴,要求寬大水體和砂石、水草的環境,愛在水下層遊動。一般情況下性情溫和,但在飢餓或繁殖等需要大量營養時,也會襲擊小魚,宜和體型較大的魚混養。繁殖:雌雄魚自擇配對,不可強迫,因此繁殖較難。6月齡左右,體長13厘米以上的菠蘿魚性腺成熟良好,繁殖期的雄魚體色比雌魚艷麗,並有紅色斑點和菠蘿紋。繁殖水溫28°C,硬度9—11度,寬大水體,但無需砂和水草,有光滑石塊附卵就行。產卵300粒以上,2—3日孵出仔魚,親魚有護幼習性,不用撈出。 菠蘿魚,又名新藍頭、新藍火口魚、西付羅魚、斑眼花鱸等,變異種有白菠蘿、藍菠蘿、草菠蘿、紅眼金菠蘿等。
菠蘿魚的體色多變,隨年齡增長而變成淺黃色、古銅色、橄欖綠等,雄魚較雌魚色彩更為艷麗。菠蘿魚平時性情溫和安靜,在植有水草的魚缸中游弋,顯得非常斯文優雅,可是在餌料不足時,也會因爭食等原因襲擊小魚。在繁殖期雄魚變得十分兇殘,會對它不喜歡的雄魚突然襲擊,甚至追咬致死。菠蘿魚與一般觀賞魚不同,在繁殖配對上,要求自由戀愛,先建立感情,如雄雌能親切和睦相處,繁殖成苗有十分把握,如相互間不理甚至發現不睦現象時,應立即撈出,以免發生傷害。所以在菠蘿魚的配對上最好先將十餘尾魚從小養在一起,陸續挑選彼此感情好的配對成親。繁殖用缸以80厘米×40厘米×30厘米為宜,缸中應放置一塊表面光潔平滑的石頭供產卵用,選用15厘米以上身體健壯的親魚進入繁殖缸。應在缸水中注入小量蒸餾水以促使發情。繁殖期水溫以保持26℃至28℃為宜。每次可產卵300—500枚,受精卵在三晝夜左右可孵出仔魚,再經4天,仔魚可自由活動,20天左右可進入正常管理階段。6月齡體長可達15厘米,開始進入性成熟期。在整個繁殖期親魚的最大特點是不僅不會吞食魚卵,且始終在旁守護,故從孵化到仔魚成長,親魚不必撈出單養。

生長繁殖

菠蘿魚親魚性成熟一般約為6個月,視其發育而定。一般情況只要正常餵養,幼魚長至六個月就可以成為親魚。金菠蘿屬於麗科,所以如果要選擇,最好從幼魚時開始成批餵養。一般選擇一至二個月的同窩魚十至二十條。等其成為成魚時,會自動配對。如強行放入一對,雖也會成功,但產量不是很高。菠蘿魚是卵生魚類,水溫繁殖以26攝氏度左右為宜。當見兩條金菠蘿在一起舔食花盆時,可將它們單獨飼養。在40×30的水族箱內放置一隻長腰型花盆。水質弱酸性呈中性軟水。此時要增加親魚的餵食。等魚產卵時,雌魚首先清洗用於產卵的巢床,然後產卵。雄魚隨後跟上射精。受精卵為黏性。產卵時間大約維持30分鐘,結束后,雙親會護卵。過24小時后,可移去親魚,進行人工孵化。因為一旦水質不對,親魚有可能將卵吃光。在移去后,可用小型氣泵在繁殖缸內增氧。讓水流輕微的流動,來代替親魚。成熟的親魚首次產卵比較少,約100-200,10至15天後,親魚將會進行第二次產卵,以後每約10-15天產一次。但應注意的是,一對親魚連續產卵三到四次后,可將雙親分開單獨飼養兩周,以此來增強親魚的體質,補充營養。魚卵在28度的水溫中,約60小時左右可見小魚搖動尾巴,3至4天後,幼魚開始遊動。此時,可喂以小型魚蟲,少吃,多喂。這時也不可以換水。待其長成魚形時,可少量換新水。

養殖技巧

幼魚的挑選
水族箱中的菠蘿魚
水族箱中的菠蘿魚
菠蘿魚有很多品種,就金菠蘿而言,品質也有很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挑選金菠蘿幼魚時要注意一些問題。
一是要挑選顏色黃的幼魚,就一窩魚中,越黃越好,不要挑選那些體色發白的幼魚,那樣的魚前途不大,挑選時最好關掉燈,在自然光下挑選,這樣準確。
二是要挑選身體短圓的菠蘿,不要選長的,圓的長大后好看,長的不好看。
三是要選一窩中體型大的菠蘿,不要選小的,大的往往是公魚,長大后顏色鮮艷,而且幼魚大的往往能長很大,小的長不到那麼大,所以你要是堅持飼養一窩菠蘿的話,你會發現它們長大后體型相差很大,有的可以長到很大,有的則比較小,不像一窩鸚鵡長得那麼整齊。幼魚的飼養菠蘿幼魚的飼養比成魚難,記得上次有個魚友說他買的小菠蘿老是養不到一個禮拜就死了,這是因為菠蘿幼魚的抗病能力比較差的緣故。
3厘米以下的幼魚飼養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就我的經驗來看,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是水質。菠蘿幼魚抗病力差,要保證高成活率,飼養菠蘿的水最好用“黃粉水”。所謂“黃粉水”是指按使用劑量在飼養水中加入黃粉(就是呋喃西林類葯),使水色保持微黃,並適當加鹽,實踐證明,小菠蘿養在黃粉水中患病幾率很小,幾乎就不患病,而養在普通水中就很容易患病,尤其是血鰭症(菠蘿鰭發紅充血,倒鰭歸併)。
二是水溫。菠蘿幼魚喜歡比較高的水溫,最好保持在27——30度,在這個水溫菠蘿不僅生長快,而且不易患白點病,小菠蘿愛患白點病,不少人等患白點病後又來加溫,事倍功半,所以購買小菠蘿的最佳時機是5、6月份,等到秋天冷的時候菠蘿已經長大了,不然的話你就得多費電,呵呵。
三是飼料。小菠蘿不愛吃人工飼料,即使吃也長得慢。有的魚友喜歡用紅線蟲喂小菠蘿,雖然長得飛快,但是很不衛生,容易患血鰭症和白點病,不是個好辦法。有經濟實力的魚友可以用冰凍血蟲喂小菠蘿,效果很好,就是貴點兒。據我的經驗,有一個好辦法,就是用魚卵喂小菠蘿。鯽魚、鯉魚或者草魚的卵都行,你們在市場上買這些食用魚回家在剖殺時留下魚卵,特別是有的一尾鯉魚就有很大一包卵,把卵放在碗里,用80度水燙一下,然後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喂的時候用勺子喂,實踐證明,小菠蘿很愛吃魚卵,生長快,也利於發色。
成魚的飼養菠蘿成魚相對不易患病,但是飼養時也很重要,要注意一些問題,否則難以養出好品相的菠蘿。
一是水質。大菠蘿對水質適應能力較強,不像鸚鵡要求那麼高,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它喜歡的水質才會養出色澤黃艷的魚,大菠蘿喜歡弱酸性軟水,同鸚鵡,注意不要用鹼性或硬水養菠蘿,否則菠蘿的顏色會發白,不黃。
二是水溫。大菠蘿要求的水溫沒有幼魚那麼高,從22——30度都可以生長良好,但是要想菠蘿生長快一些的話,還是保持在26度以上為好。
三是飼料。大菠蘿對飼料的要求沒有小菠蘿那麼挑剔,人工顆粒飼料、血蟲、魚卵、蝦、麵包蟲、雞鴨肝臟等都肯攝食,而且往往吃得很飽,可以吃很多,但是大菠蘿最愛麵包蟲,吃麵包蟲也長得最快。
四是發色。菠蘿養到6厘米就要開始注意發色了,不要等養到十幾厘米再來發色就晚了些。菠蘿發色和鸚鵡有所不同。鸚鵡發色是增紅,而菠蘿發色既增紅,也增黃。發色的飼料主要可以用:魚卵(增黃)、河蝦(增紅增艷)、人工增色飼料(如寶增紅)。長期堅持餵魚卵的菠蘿比一般的菠蘿體色要黃,河蝦則對菠蘿的紅眼圈和身上的紅斑紋有很強的增艷作用,一尾十多厘米還不出紅紋的菠蘿,你只要堅持天天喂河蝦,不出一個月,臉部和腹鰭殿鰭就會變得紅艷動人。
五是混養:菠蘿屬於溫順的大型魚,注意不要和一些過於兇猛的大型魚(比如羅漢、紅魔鬼)混養,否則菠蘿的鰭會被反覆撕裂而無法復原,大大降低觀賞價值。以上是我飼養菠蘿的一點心得,很膚淺,願聽各位批評指正。

常見病及預防


白點病:
(1)病原體:多子小瓜蟲(寄生蟲)。傳染途徑:水蚤、病魚,污染的工具是熱帶魚的1號玻熱帶魚比金魚易患白點病,水溫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誘因,也是初學者常常失敗的原因。歐洲最初興起熱帶魚飼養業時曾因此病全軍覆沒。及時發現早治療,早隔離,加強消毒,保持恆溫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點病分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為2~3天,常致魚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達60%~70%。
(2)癥狀:早期,各鰭及身軀有個別的小白點,有食慾,精神沒有多大變化。中期,鰭、身軀到處是白點,沒有食慾,不愛活動,到處蹭癢,顏色變暗。晚期,白點布滿全身,魚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魚有氣無力,左右搖擺,體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3)治療: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藥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恆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藥,水草對各種藥物敏感很快枯死。熱帶魚常用驗方如下:參考驗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參考驗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晶粉,涮入病魚箱內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參考驗方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覆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參考驗方4:中期、晚期,特效藥為硝酸亞汞,但魚對此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況下不採用。90×45×60(厘米)箱放綠豆粒大小一塊即可,此葯也不能反覆使用。北京動物園治療此病治癒率較高,一般損失不大。
出血性腐爛病:
(1)病原體:為細菌。傳染途徑為水蚤或病魚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帶菌者,水質惡化立即又發病,死亡率較高,一般為50%左右。
(2)癥狀:魚體出現出血點,各鰭由鮮紅充血變成蒼白而爛掉,腮絲也由紅變白,部分爛掉。解剖內臟有出血點。常併發腸炎。發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療: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藥物青霉素:90×45×60(厘術)箱80萬單位,上、下午各1支,連續3天為一個療程。一般4~5天可治癒,初期可治癒,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爛掉的鰭需1個月左右才能長好。把患病箱內的水草拔出用清水沖凈並用美藍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藍結晶變化即可)15~30分鐘。在病魚箱內投放呋喃西林粉劑(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癒。發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鹽,亦得到控制。
輪蟲病:
(1)病原和癥狀:病原體為輪蟲,傳染途徑多為喂水蚤時帶進蟲體。新魚蟲要清洗多遍才能餵魚,否則易得此玻發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一般癥狀:輪蟲在箱內聚成雲霧狀。魚浮在水面,在魚身上、鰓內到處寄生。色體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病魚如不及時治療,也會大量死亡。
(2)治療: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魚移入新箱,再投些葯。治療的特效藥是硫酸銅,90×45×60(厘米)的箱放綠豆大小結晶塊即可。水草對硫酸銅特別敏感。要拔掉草再投藥。不能用部分換水方法處理,這樣反而加速輪蟲的大量繁殖,魚將加速死亡,所以必須全換水與投藥同時進行。此外也可用0.5%~1%的濃鹽水治療也有效。
(1)病原和癥狀:病原體為各種水黴菌。傳染途徑:水蚤、病魚。養過2~3年魚的房屋到處有黴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黴菌。在魚沒有外傷或魚體健壯時不發玻反之,即刻可以發玻雖有傳染性,但發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長(幾個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魚外傷外長出白長毛或白毛纏身。魚卵更易感染。
(2)治療:沒有特效藥,以預防為主。保持水質的清潔,和魚體健壯。日常操作及撈魚時要輕巧,不要造成魚體外傷。用0.5%~1%食鹽可以抑制黴菌生長。通風多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以及流動的水是最好的預防措施。此外,也可將患魚撈出,把外傷處的白毛用鑷子取下,在患處塗些呋喃西林乾粉,有一定療效。
(1)病原和傳播途徑:病原體為桿菌。傳播途徑:水蚤,病魚或工具。熱帶魚中有幾種易染此玻如二年的虎皮、一 年以上的小桃核、紅桃核、蔓龍。這類魚特別易因患此病而死亡。但發病率不算高。自然死亡率不高。
(2)癥狀:魚體從肌肉層長出硬泡,有時能流出大量膿血
(3)治療:待泡熟后開刀排膿,再用呋喃西林水沖洗乾淨,塗呋喃西林乾粉或抗生素粉劑均可收到較佳效果。嚴重者立即淘汰,發現身上有鼓包者撈出單獨治療。大型魚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萬單位)或用藥液沖洗創面。預防此病應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魚外傷。
(1)病原:病原體為粘球菌,傳染途徑主要是病魚。從商店購買魚易帶此玻金魚、熱帶魚都易得此病,不易根治。常常併發腸炎,有時不出現任何癥狀魚即死掉,只有撬開鰓蓋或解剖后,才能確診此玻死亡率一般50%~60%,有時高達80%。
(2)癥狀:腮絲由鮮紅變成蒼白,由外緣開始糜爛,脫落。鰓蓋骨內充血,中心骨壞死脫落。腮絲之間粘膜增多,呼吸困難,輕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魚併發腸炎,解剖腸出血,亦有潰爛的斑點。輕者有食慾,重者無食慾。
(3)治療:個別魚得病撈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灑葯,停食4~5天。用紅汞治療,其用量以使水變色即可,能保持3~4天,亦可撒呋喃西林粉劑,濃度為1~2ppm。還可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黴素、紅黴素)。90×45×60(厘米)1次用80萬單位,上、下午各1支,3天為一個療程。一般2個療程即愈。感冒由於水溫突然變化造成的,倒箱最易造成此病。
(1)癥狀:魚倒入新箱很快夾尾,不愛遊動,或輕度地左右晃動。有個別魚沉入箱底而又馬上竄上來。若不及時發現治療,可造成大批死亡。
(2)治療:掌握水溫恆定,停食2~3天,以1%的食鹽灑入箱內,一般1~2天即好轉。
(1)癥狀:水螅尖端有吸盤,另一端帶有觸手的口,吸盤能在玻璃、水草上吸附,身體與觸手在水中晃來晃去,爭吃餵魚的餌料。幾天之間繁殖滿箱,更易傳入其他魚箱。
(2)治療:特效藥為硫酸銅,90×45×60(厘米)箱可放綠豆粒大小結晶塊將它們殺死,但對養有水草的箱就不方便了。這種情況在發生初期(數量不太多,可放幾捆紫銅絲,3天左右可將它們殺死。紫銅絲可與水族箱中的酸根作用,生成銅的化合物,殺死水螅。目的達到后儘快取出銅絲,過多銅對魚有毒。魚虱病原體為魚虱,途徑是在餵魚蟲時常帶入魚虱或有病魚存在。蟲體寄生於魚體表鱗片縫中吸取營養使魚逐漸消瘦,發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較易治癒。
(1)癥狀:蟲體寄生魚體表鱗片縫之中。病魚表現不安,到處蹭。有的蟲體被蹭掉,有的蹭不掉。傳染較快。如發現幾條魚有蟲體,全箱要下藥。
(2)治療:大型魚,把魚撈出用鑷子鑷掉蟲體,患處可塗磺胺、呋喃西林粉劑。小型魚類,絕大部分已得魚虱,可用1ppm晶體敵百蟲液體浸魚或遍灑魚箱,高錳酸鉀治療也有效,用量可掌握在水稍變色即可。水鼓病病原體尚不清,發病率不高,死亡率高。癥狀:魚腹鼓大,最初有食慾,後期無食慾。最後浮水面或沉箱底不動。用手擠腹部流出黃色液體,病程較長,最後死亡。無法治療。
(1)病原體:病毒。誘因是用低於原箱水溫的水,直接衝到了魚體受涼而引起的。
(2)癥狀:魚的鱗片都豎起來,是因為皮下有水腫而引起。嚴重時鱗片脫落而死。發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3)治療:無特效藥。但可用1#3~2#3的海水養浴數日,可恢復健康。也可用抗生素及呋喃林乾粉消炎。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