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台灣黃毒蛾
茶樹台灣黃毒蛾
茶樹台灣黃毒蛾,成蟲雌蛾較雄蛾大,頭、觸角、胸、前翅均黃色,台灣1年生8—9代,周年可見各生長期個體。
成蟲
茶樹台灣黃毒蛾幼蟲圖
卵
球形,初產淺黃色,孵化前暗褐色,卵塊呈帶狀,每塊20一80粒,分成2排粘有雌蟲黃色尾毛。
幼蟲
橙黃色,體長25mm,頭褐色,體節上有毒毛,背部中央生有赤色縱線。化蛹在絲質及鱗毛之繭內。
蛹
圓錐形,色淺具光澤。繭黃褐色。
台灣1年生8—9代,周年可見各生長期個體。夏季24—34天完成一代,冬季65—83天。卵塊帶狀,20—80粒排列2行,其上附有黃色尾毛。6—7月為發生盛期,卵期3一19天,幼蟲期13—55天,蛹期8—19天,初孵幼蟲群棲於植株上,3齡后逐漸分散。成蟲有趨光性。
人工捕殺
從11月至翌年3月,注意摘除越冬卵塊;生長季節於幼蟲l一3齡期摘除有蟲葉片;成蟲喜在16時前後羽化,此時多匍伏於茶叢或行間不活動,可人工踩殺。
農業防治
在茶毛蟲化蛹盛期中耕茶園,並在茶樹根際處培土6cm,可把部分蛹除掉。
生物防治
濕度較高茶園可用每g含10o億活孢子的殺螟桿菌或青蟲菌噴霧,對茶毛蟲防效優異。也可從茶毛蟲屍體上分離茶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製成粉劑或乳劑噴灑,田間防效82%以上。
藥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