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集解
唐詩集解
《唐詩集解(套裝上下冊)》內容簡介:許文雨先生此書見識不凡,將唐詩分為齊梁派、李白派、王維派、杜甫派、韓愈派、白居易派、詞華派七派,不依時代先後斬斷源流,原原本本,一以藝術高下、走向為定格,以絕大成就之詩人標舉派別,其他詩人附之,所謂流派,不言而喻。而此書所以不同於坊間俗本,則在於分卷之序與總序,合讀則為唐代詩史之關鍵,論列不繁不枝,氣勢盤旋,足以知詩運所在,而風雲與歷史之變,盡在其中。許先生終生治中國文論,以其巨眼卓識編輯有唐一代詩歌,林林總總,披沙見金,多有所得。正文所集名家言語,均臻化境,而先生加議加評,文章如秋水得風,無痕可照,真第一流之散文鑒賞也。其餘妙境,留與讀者探尋,茲不贅言。
有唐諸公大規模動用語言,觀臨時空、望祭詞源、韻律豐收:興觀群怨,鳥獸草木之名何足掛心,自由起興,詩騷寫照傳統徹底發揚。許文雨先生以心擊之,深穿其境,遠非謀食教授所能夢見,對讀者可謂負責到底,不輕易放過一字。是編俯瞰中國文學史中詩歌的崇高地位,指點一片常新的天地,觀其總序小序,可以知之矣。學者觀摩染指,登堂入室,固可期也。
——著名歷史學家 范文瀾
卷一 齊梁派
卷二李白派
卷三 王維派
卷四杜甫派
卷五 韓愈派
卷六 白居易派
卷七 詞華派
①《唐書·陳子昂傳》:“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十八未知書,以富家子尚氣決弋博自如。他日,人鄉校感悔,即痛修飭。文明舉進士,武后奇其才,召見金華殿。子昂貌柔野,少威儀,而瞻對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子昂勸后興明堂太學。后既稱皇帝,改號周,子昂上《周受命頌》以媚悅后,擢右拾遺。會武攸宜討契丹,表子昂參謀。聖歷初,解官歸。縣令段簡貪暴,薄其賂,捕送獄中,死。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初為《感遇詩》三十八章(《舊書》本傳作三十首)。王適日,是必為海內文宗,乃請交。”《全唐詩話》引《獨異記》:“子昂初人京,不為人知,有賣胡琴者價百萬,子昂顧左右以千緡市之,眾驚問,子昂日,余善此。日,可得聞乎?日,明日可人宣陽里。如期偕往,則酒肴畢具。奉琴語日,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此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而碎之。以其文軸遍贈會者,一日之內,聲華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