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石鎮

房石鎮

房石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地處青川縣城西南部,東鄰石壩鄉,南界馬公鄉、綿陽市平武縣水觀鄉,西連青溪鎮,北接曲河鄉。區域面積99.5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6321人。

民國元年(1912年),屬房石團練公所。1952年,第二區更名第三區。1958年,大石鄉改公社,屬曲河區。1981年,大石公社更名房石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92年,撤房石區,房石、新順2鄉合併為房石鎮,直屬青川縣。截至2020年6月,房石鎮下轄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

2019年,房石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屬房石團練公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設赤水縣大石鄉蘇維埃。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設房石鄉,屬平武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青川縣第三區。
1950年,房石鄉更名大石鄉,屬青川縣第二區。
1952年,第二區更名第三區。
1954年,第三區更名大石區。
1958年,大石鄉改公社,屬曲河區。
1959年,屬樂安區。
1961年,屬曲河區。
1962年,屬大石區。
1981年,大石區更名房石區,大石公社更名房石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撤房石區,房石、新順2鄉合併為房石鎮,直屬青川縣。
房石鎮一角示意圖
房石鎮一角示意圖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房石鎮轄房石場鎮1個居民委員會,興佛(原柴柏村)、新橋(原新光、三橋村合併)、百興(原白龍、新龍村合併)、前河、群豐、理河、天井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個居民小組、6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房石鎮下轄1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大石壩。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0822102002121大石壩社區
510822102200220前河村
510822102201220興福村
510822102203220里河村
510822102204220天井村
510822102205220百興村
510822102209220新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房石鎮地處青川縣城西南部,東鄰石壩鄉,南界馬公鄉、綿陽市平武縣水觀鄉,西連青溪鎮,北接曲河鄉。區域面積99.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房石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西部邊緣的鑼鼓頂,海拔2949米;最低點位於東北部的魚洞壩,海拔680米。

氣候

房石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平均氣溫14℃。無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降水量959.8毫米。

水文

大石河源於西南部,向東北流經興佛、前河、房石社區(大石壩)、群豐、理河村進入曲河鄉,沿途納廟地溝、壩子溝、油房溝、溫水溝、憲家溝、新順溝,境內流長9.5千米。

自然災害

房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泥石流、冰雹、風災、地震等。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2006年8月28日,境內局部地區持續降暴雨5小時,降水量達250毫米,導致山洪暴發,有2個村、10個村民小組、390餘戶、920餘人受災,損毀房屋80餘間;沖走傢具300餘件;沖毀橋樑2座、公路10餘千米、電桿30餘根;損毀糧田865畝,糧食作物絕收450畝;新橋、百興村有10戶村民無家可歸。各項經濟損失達4250萬元,被稱為百年不遇的“8・28”洪災。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境域,因災死亡25人,傷殘34人;鎮屬各部門、學校、醫院的辦公樓全部垮塌或成危房,城鄉居民的房屋損毀90%。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元。

自然資源

房石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有銅、鐵、石英等,銅礦主要分佈在前河村毛山;鐵礦主要分佈在群豐、前河、理河、興佛村等地;石英礦主要分佈於理河、前河村。自然資源有茶葉、天麻、核桃、蕨根、中藥材等。

人口


2011年末,房石鎮轄區總人口746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46人,城鎮化率6%。總人口中,男性3735人,佔50%;女性3730人,佔5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回族4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6.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0.5‰。
2017年,房石鎮常住人口4300人。
截至2019年末,房石鎮戶籍人口632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房石鎮財政總收入380萬元,比上年增加60萬元。
2019年,房石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房石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2190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382噸,其中玉米720噸,小麥592噸,大豆60噸,雜糧10噸。中藥材以烏葯白朮、桔梗、杜仲黃柏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萬頭;家禽飼養量5萬羽,上市家禽4.4萬羽。

商業

2011年末,房石鎮有商業網點135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4.5萬元。

金融

2011年末,房石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50萬元,比上年增長9.8%;各項貸款餘額1400萬元,比上年減少6.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房石鎮有幼兒園1個,在園幼兒43人,專任教師4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986人,專任教師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達100%。
2011年,房石鎮教育經費達345萬元,比上年增長18%。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房石鎮有農技站1個,技術人才2人,房石社區建土雞脫溫孵化場1個,年產值103萬元。

文化事業

2003年,房石鎮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120戶,電視覆蓋率100%。
2011年末,房石鎮有文化中心1個,建築面積460平方米,內設電影放映室、文化圖書閱覽室、舞蹈訓練室、棋牌活動室等;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16000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房石鎮有鎮衛生院1個;病床30張,專業衛生人員14人;村衛生站11個,專業醫療人員1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961人,參合率99%。

社會保障

2011年,房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8人,支出10.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66人,支出50.2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人、分散供養46人,共支出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農村臨時救濟支出3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萬元。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房石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投遞網點2個,主要開展國內信件投遞、特快專遞、報刊征訂等業務。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350戶,行動電話用戶3000餘戶;已安裝光纜線路20千米,寬頻接入埠80個,寬頻接入用戶40戶。
給排水
2011年末,房石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1.3千米;污水處理池1個,污水處理率100%。
供電
2011年末,房石鎮鎮區有供電所1個,20千伏變壓器12台,高壓輸電線路1條。

交通運輸


2011年,房石鎮境內有105省道過境,境內長11.5千米。通村公路7條,總長18.3千米;通組公路23條,總長43.5千米。房石至喬庄、房石至廣元、房石至竹園、房石至南壩的客車分別日發2班次。2011年末,鎮區客運站1個。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境域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禹王宮時挖出一巨大石板,名“大石壩”,因當地有一大戶人家房屋較多,俗稱“大房子”。后取大房子之“房”、大石壩之“石”,故名“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