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魚河
山東省西南部最大的人工河流
山東省西南部最大的人工河流。東魚河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東魚河北支和南支以及勝利河;300-1000平方公里的有團結河、黃白河,100-300平方公里的有新沖小河、賀李河、惠河、東溝、翻身河、定陶新河、南渠河、大沙河、白馬河、太行堤水庫三乾溝和五乾溝。
東魚河: 1967年開挖,上起東明縣劉樓,到魚台縣西姚村北入昭陽湖,幹流全長172.1公里,其中濟寧51.3公里,流域面積5923平方公里,其中濟寧119平方公里。該河開挖后,1968-1969年繼續修建、擴建了橋涵及排灌站工程,是南四湖西萬南區域,洪澇分治、高低水分排、引黃引湖灌溉等綜合治理的大型骨幹河道。
東魚河水系 東魚河(原稱紅衛河)是南四湖流域第一排水大河,是60年代末為調整湖西萬福河水系,減少南陽湖匯水面積大的負擔,治理萬福河流域尤其是下游地區(金鄉、魚台等縣)洪澇災害而新開挖的一條大型骨幹排水河道。上游始於東明縣劉樓村南,東行至婁營北接紫荊河,至新伍營東截伍營河,至曹縣張寺橋村西截定陶新河,至定陶縣邵庄東接東魚河南支,至成武縣青固集西截安濟河(上段現名團結河),至王雙樓東接東魚河北支,至單縣劉珂樓西截大沙河(上段現名勝利河),至尚樓村東北截東溝,至金鄉縣張窪東截白馬河,至核桃園東截惠河,至魚台縣西姚村北入昭陽湖。河道全長172.1公里,縣內段長21.5公里。總流域面積6338平方公里,境內流域面積56.63平方公里。南支、北支和勝利河是東魚河的三大支流。在金鄉境內的支流有白馬河、惠河。
東魚河系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設計開挖的大型排水骨幹河道。1967年春動工,1970年竣工。初名“紅衛河”,1985年更名為“東魚河”。西起東明縣劉樓村,經菏澤、曹縣、成武、單縣、金鄉,至魚城鎮楊樓村入境,穿周堂、唐馬,於谷亭鎮西姚村西入昭陽湖。口寬230米,底寬215米,全長175公里,總流域面積5923平方公里,境內長30.7公里,境內流域面積65.87平方公里。
又名“八里河”。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開挖。源於單縣城東楊集,東北流,經金鄉縣東部入境。1964年,在金鄉縣張集村北將上游段改道入惠河。1968年,又為東魚河截於改道處。自截流以下,穿金魚河,匯小蘇河、小俞河,至武台鄉常李寨入老萬福河。口寬60米,底寬10~35米,全長28.8公里,總流域面積155.3平方公里,境內長24公里,境內流域面積70.45平方公里。
發源於金鄉縣司馬鄉魏門樓村,東北流,於陳樓鄉西李集村北入境,沿陳樓、李閣兩鄉邊界而東,至李閣鄉解河村南入白馬河。口寬45米,底寬16~18米,全長22公里,總流域面積86平方公里,境內長7.29公里,境內流域面積8.66平方公里。
1966年開挖。東起石集鄉韓廟村東南接白馬河,西至李閣鄉許庄村西北接魚清河。口寬40米,底寬10米,全長4.4公里,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
1936年開挖。源自單縣東南龍王廟東大孟庄,東北流,沿江蘇豐縣與山東金鄉縣邊界,於金鄉縣核桃園村入境。1964年,原惠河大孟庄至金鄉、豐縣交界處一段河道引入蘇魯邊河。1968年,被東魚河截於入境處,被截的上遊河段成為東魚河的支流。下游西南起魚城鎮楊樓村,東北過魚城鎮,穿王廟鄉,沿武台、王魯兩鄉邊界,至王魯鄉齊樓村入南陽湖。口寬55米,底寬20~40米,境內長27公里,境內流域面積85平方公里。
1864年(清同治三年),江蘇豐縣人掘太行堤為泄水入湖,平地開挖成河。源起豐縣徐堤口,北經十字河於周堂鄉前張庄東南入境。1968年,被東魚河截於唐馬鄉郭樓村西,郭樓村以上至十字河一段遂湮。境內河段自郭樓村經谷亭鎮至微山縣擺渡口入昭陽湖。口寬55米,底寬10~30米,境內長16公里,境內流域面積96平方公里。
根據省計委[2000]27號文對東魚河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和概算作的批複,省水利廳以魯水勘字[2000]51號文對施工圖設計進行了批複,工程概算總投資1.7億元,其中省投資6800萬元,市縣自籌1.02億元。
東魚河清淤土方治理工程勘測設計由省淮河流域工程局承擔,其中-2+000-0+000段於1997年夏季施工,土方量54.71萬立方米。0+000-5+700段於1998年施工,兩段分別由省東魚河治理指揮部和省東魚河治理建設管理處組織實施,市水利工程建設監理中心實施監理。5+700-49+310段和惠河、白馬河、東溝河支流削坡由濟寧市負責施工。
為搞好工程施工,濟寧市於2000年9月28日成立了東魚河治理工程施工指揮部,組織鄒城、兗州、泗水、任城、魚台、汶上、嘉祥、金鄉、梁山9個縣(市、區)採用挖泥船、挖塘機、鏟運機、挖掘機、斗車裝運等機械化施工,於2000年11月開工,到2001年6月全部完工。包括幹流河道疏浚開挖43.61公里及幹流5+700-9+600段3.9公里的堤防加固及惠河700米、白馬河1160米支流入口削坡銜接、過堤生產馬道修築、工程管理設施建設等工程。共完成開挖土方1565.97萬立方米,其中幹流疏浚1525.07萬立方米,支流削坡7.605萬立方米,清淤開卡23.57萬立方米。攔河壩及灘地高渠清除3.48萬立方米,計劃施工工期三年的工程提前完成,使東魚河恢復到原設計三年一遇除澇、二十年一遇防洪的標準。防洪流量2225立方米每秒,現下游5+700處河底寬210米,高程31.18米,堤頂高程40.2米,頂寬7.0米,內坡1:3.0,外坡1:2.0。
1993年3月,省計委以[1993]魯計農字第226號文批准金南地下水回灌工程,立項總投資2600萬元,其中省投資1000萬元,市縣自籌1600萬元,同年10月,省水利廳批複了初步設計,同意在東魚河上建曹庄橡膠壩樞紐工程,內河建節制閘17座及進行管理單位建設等內容。本工程於1994年11月開工,1995年6月建成並投入運用,後來又相繼完成了田間配套工程。
東魚河
東魚河水系調整后新開挖河道。它的開挖降低了沿河地下水位,對鹽鹼地的改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1966年東魚河治理前,全區沿河有鹽鹼地122.2萬畝,工程興建后的1972年,改良44.3萬畝,到1985年改良70多萬畝。當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河槽淤泥嚴重,除澇能力僅為3年一遇的38%-89%,防洪能力僅為20年一遇37%-86%。東魚河整個治理工程,國家共投資6632萬元,完成土石方13811萬立方米,橋、涵、閘建築物108座,揚水站52處,裝機3675千瓦,工日5617萬個。
東魚河
為調整南四湖以西地區水系及防洪排澇,於1967~1969年開挖,曾稱紅衛河。西起菏澤地區的東明縣劉樓,東流菏澤、曹縣、定陶、成武、單縣等縣市及濟寧市屬金鄉縣,於魚台縣城東部的西姚入昭陽湖。長172.1公里,流域面積5923平方公里。河道深2.7~4.9米,口寬28~233米,堤距84~369米,比降僅0.18~0.068‰,最大流量935~2335立方米/秒。河水靠降水補給,徑流變差係數及年內徑流量變化都很大,6~9月份的徑流量約佔全年的90%,以7月最大,可占年徑流量的2/3。東魚河的開挖,不僅改善了魯西南平原地區的排水出路,減輕了洪澇災害,還可引河引湖灌溉1.8萬公頃土地,對改良鹽鹼地、發展農業生產等也起一定作用。流域內全系黃河沖積平原,土層深厚,開發歷史悠久,是山東重要糧棉產區,農業生產潛力較大。流域內蘊有豐富的石油、煤炭資源。
東魚河
該河上起曹縣白茅集西,流經曹縣、定陶兩縣13處鄉鎮,於定陶縣田集鄉均張庄入東魚河幹流,全長52.4公里,並承接河南省來水,其流域面積為1239平方公里,沿河建有攔河閘2座,生產橋25座。該河於1968年按3年一遇除澇,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全部工程共做土石方1007.4萬立方米,工日502.3萬個,國家投資652.7萬元,河道堤防種植喬木6萬株,灌木40萬墩。該河上游淤積嚴重,據1981年實測王占乾閘以上,累計淤積量達110.3萬立方米,平均淤厚達2米以上。灘地有蘆葦600畝,直接影響行洪和排水。
東魚河
勝利河該河起源於曹縣太行堤水庫群第六庫仲堤圈水庫,經成武、單縣邊界地區至劉珂樓村西入東魚河。流經3個縣,14個鄉鎮,全長66.3公里,流域面積為1224平方公里。沿河建有公路橋3座,排水涵洞42座,於1969-1970年由曹縣出工按3年一遇除澇,2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了全面治理。國家共投資555.6萬元,做土石方1450萬立方米,工日655萬個。經過治理后,效益顯著,減少澇災面積30餘萬畝。沿河建有提水站7處,發展灌溉面積70萬畝。
東魚河
組織了強有力的班子,倒排工期,狠抓落實,僅用了一個星期就完成了清障任務,共清除樹木、農作物、經濟作物137畝。市開發區針對影響工程施工的難點、熱點問題多等實際情況,既注重原則性,又講求靈活性,有效解決了群眾地少、種植種類多等一些關鍵、難點問題,促進了工程建設穩步實施。
東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