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潮
返鄉潮
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的部分外向型和中小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經營困難,出現停產、半停產的狀況,一些勞務輸出大省出現農民工成批返鄉的現象。這一現象及其背後的潛在風險已經引起越來越多方面的關注。
2008年10月份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升級,我國珠三角和江浙一帶不少外向型加工企業出口嚴重受阻,企業相繼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造成在企業打工的農民工因失業而返鄉。據報道,目前重慶、四川等地已經出現了民工集中返鄉潮。
全球金融風暴來臨之前數年,產業升級便是珠三角經濟主題之一,那時便開始有一些低端企業外遷或關閉。而到了今天,升級尚未成功,金融海嘯襲來,大批中小企業倒閉,愈加暴露了當地經濟“空心化”的脆弱。對於依靠無數中小企業和農民工支撐了長期高速發展的珠三角來說,闖過難關,需要大智慧。
農民工大規模返鄉無外乎兩種情況:一是農民工自己選擇的結果,如果他們認為在農村生活比城裡好,自然會心甘情願回到農村。二是出於自己別無選擇的結果,比如因為工廠倒閉或裁員而失去工作。顯而易見的是,近幾個月來湖南、河南、江西、四川等勞動力輸出大省的農民工返鄉率明顯增加,更多是因後者。當然,農民工在失業后不得不“選擇”重回農村,也是因為相較城市而言,農村的生活成本較低,適合他們休養生息,或者“過冬”。
返鄉潮
必須看到,此次國際金融危機造成我國沿海和江浙一帶加工企業遭遇生產困境甚至倒閉,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因此,無論是農民工輸出地還是輸入地,都應客觀分析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有的放矢應對問題。當前,對輸入地而言,當務之急是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工資清欠和再就業工作。對於那些停產、倒閉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政府勞動部門應積極介入,督促企業儘快解決結清農民工工資,保證農民工的勞動所得。同時通過對失業農民工的就地培訓,或者安排專場招聘會,積極為農民工搭建再就業的平台。對於一時無法找到工作的農民工,要組織好他們有序返鄉,避免在年末節日期間農民工滯留他鄉。對輸出地而言,面對提前返鄉的農民工,當地勞動部門要及時進行摸排統計,掌握今後他們的打算和就業意向。對於還想外出務工的,勞動部門可以利用年底農閑時間,組織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能力。針對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出現的本地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可以安排返鄉農民工與本地企業進行對接,幫助他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對於那些已經在外打工多年、有一定經驗和資金積累的農民工,可以通過政策幫扶,為他們自主創業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
2009年春節前後,農民 工“返鄉潮”的情景似乎還未從人們的記憶中褪去,下半年以來,“民工荒”又成為珠三角、長三角甚至沿海地區頻頻響起的一個聲音。一些專家和企業認為,過去的勞動力緊張大多缺高技能人才,而此次不僅缺高級工,更缺普通工。不過,我國農村勞動力總量巨大,在勞動力總量供大於求的背景下,“民工荒”仍然是結構性的,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不順暢、不合理的表現。 “返鄉潮”變“民工荒”的原因包括多方面,例如經濟回暖,企業訂單回升;沿海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帶來勞動力結構調整;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薪酬待遇過低,相關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民工外出后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新生代外來務工人員對用工環境、勞動權益有更高要求;政府提供的就業服務不足等。金融危機加速了沿海地區的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使得以低廉人工成本獲取國際競爭優勢的增長方式面臨考驗。因此,要想真正破解“民工荒”還需理順產業和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一些管理部門和企業也需糾正把農民工視為“短工”的做法,把農民工納入到勞動力市場範疇。不過,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農民工流動趨向也正在悄然變化。
企業“過冬”崗位緊張
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席捲下,“過冬”已成為江浙中小企業的最大課題,而企業集體“過冬”的直接影響之一就是就業。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局的調查顯示,與去年同期和上季度比對,該市人力資源市場今年第三季度提供的“二產”崗位分別減少6.8萬個、5.6萬個。其中,製造業崗位數同比、環比分別減少6.5萬個和5.4萬個。
“金融危機對我們影響很大,運營已接近‘零利潤’。”昨天,主營飲水機的慈溪龍巍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水兵告訴早報記者,近來該公司國外訂單銳減——以前訂單至少排到兩個月後,現在只有約20天右,“剛結束的廣交會,居然沒接到一張訂單。”今年以來,公司已裁員10多人,主要是外來工;現有員工80多人,“只能挺著,估計好轉還要等七八個月。”
浙江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院院長陳詩達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濟困局之下,最先受衝擊的就是勞動密集型的建築、紡織、服裝等行業,首先面臨用工問題的必然是替代性強、技術要求不高的普通工種,這恰是外來工最集中的崗位。”
“部分農民工提前返鄉的苗頭已經顯露。”陳詩達說,今年下半年,全省勞務市場提供的用工崗位明顯減少,企業拖欠工資等情況則出現上升。“農民工返鄉有的是‘選擇’的結果,有些則出於被迫。”他說,部分企業減薪后收入降低,部分農民工寧願回鄉;另一部分農民工則因企業倒閉、裁員,新工作又難找而被迫返鄉。
浙江有關部門也已關注到這一現象。今年8月中旬,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文,要求在全省開展企業崗位流失情況的專題調研,主要內容是上半年各市因企業倒閉、停產和外遷等導致崗位流失的情況,包括裁員數量、人員構成、與去年底相比從業人員變化等——服裝、玩具、製鞋、燈飾、五金和傢具等是“重點了解”行業;另外,將分析上述情況對當地就業局勢穩定、社會穩定造成的影響,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建議。
返鄉潮
“只要形勢一好,老鄉馬上會打電話回家來的,那時我肯定會出來。”劉忠超告訴早報記者。準備從杭州回貴陽的陳軍威也表示:“等情況好點還會出來——家那邊的經濟水平不能跟這邊比。”
不過,專家對明年的用工形勢仍有擔憂。“我擔心的是:如果經濟形勢得不到扭轉,明年可能出現大規模‘農民工荒’。”陳詩達說,目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對浙江實體經濟的影響仍在持續,儘管政府已出台多項舉措“救市”,但效果顯現還有一個過程。隨著元旦、春節臨近,外來農民工本身就有回鄉過節的傳統,如用工環境、工資待遇等得不到改善,明年是否會回江浙打工是個未知數,“萬一形勢惡化,大量服裝、鞋革、輕紡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就業問題愈發突顯。”
陳詩達指出,經濟困局侵襲下,一些潛藏的問題值得關注。如部分企業出於成本控制因素,拖欠工資甚至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因急於“轉型”,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裁減崗位,導致失業率升高;低收入群體工資增速放緩后,收入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等。
“就業問題應成為政府出台各類政策時的優先考慮。”他說,應出台更多有利於就業的政策。有實力的企業現在可以進行適當的人才儲備;另外,積極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如果職工達成一致、願意降薪,就可以避免裁員,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返鄉潮
當前,珠三角及中國沿海一批出口加工型企業倒閉,許多大中型製造企業也迅速收緊擴充步伐,導致大批民工被裁,或被迫無限期休假。
廣州火車站一位賀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間段人流量沒有那麼大,今年比較反常,每天的發客量都有九到十三萬人,尤其是四川、重慶、江浙一帶方向客流量明顯增多。
從今年十月一日持續至今,受當前農民工“返鄉潮”影響,廣州火車站客流量不斷遞增,車站工作人員每天加班執勤,維持秩序。
有的企業訂單減少,給員工放假;有的企業壓力劇增,被迫裁員。失去工作的農民工或湧向勞動力市場找工作,更多的選擇提前返鄉。
2008年12月3日,記者在杭州城站火車站候車大廳,對去往安徽、江西、河南、貴陽等勞務輸出大省的回鄉農民工,進行了抽樣調查。
接受調查的30名農民工中,一半以上是被迫返鄉。
今年的民工返鄉潮,足足提前了半個月啟動。
返鄉潮
提前回鄉的原因是什麼?在接受記者採訪的20人中,5人是家裡有事;3人去年因下大雪沒有回家,今年提前回去過年;1人因企業倒閉;另外11人都是因為活少了,選擇提前返鄉。
“本來今年不打算回老家的,但沒辦法……”老家在貴州的陳師傅抽著煙,看著在身旁玩耍的兩個孩子,滿臉愁容。他的身邊,堆著幾隻編織袋。
2008年9月,陳師傅帶著兩個孩子和老婆到杭州一家電纜廠打工。
“銅價跌得厲害,電纜廠效益也不好,活不夠做。以前一天拿40多塊錢工資的,現在沒活就沒錢拿,一家人沒了生計。”陳師傅只能帶著老婆孩子回家。
城站火車站廣場的角落裡,坐著一對母女。面對記者的詢問,她們勉強說出幾個字:“我們是來杭州打工的……”,淚水就忍不住流了出來。
杭州車站
沒活干,一家人沒了生計
19歲的李靜是貴州人,今年剛跟老鄉出來打工。之前,一直在江蘇的一個電子企業工作。“那邊工資很低,而且最近幾個月一直在裁人。”他說。
一個月前,李靜來到杭州,想在這裡找份工作。去過勞務市場,也到一些招聘活動上看了看,還到杭州市區可能用工的單位問了問,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和以前相比,現在招工單位少了很多。再過一個多月就過年了,我想還是早點回家。”雖然說回家,但李靜也說不好意思空手回老家,可能會順路去貴陽找份工作,多少賺點錢再回家。
回家的人們
以前2000元現在只拿130元
“我們廠子雖然沒倒閉,但沒活做。”22歲的小黃和兩個老鄉今年初在上虞一家服裝廠當縫紉工。“以前活多,經常加班,一個月能拿2000來塊錢,6月開始活就少了。沒活就閑著,老闆每個月只給130塊的補貼,除了吃的用的,剩不了錢,再幹下去不划算,不如先回老家,明年再說。”
馬志章夫妻兩人背了兩個大大的行囊,拿了一大堆東西。他們一直在富陽一帶的農村幫人家做油漆,已經幹了好幾年。哪家新房裝修,哪家娶媳嫁女都會把房子裝修一下,所以,以前他們的生意一直不錯。
“最近也沒什麼生意了。我們想著,再晚買票就會困難,反正現在也沒活,就早點回家過年吧!”馬志章說。
杭州—太原1582次列車
返鄉
1000多人的廠子裁了一半
“我是合同到期被裁下來的。我們廠子很大,有1000多人,這次一半的人被裁,工人加管理人員只剩500多了。”小朱來自安徽阜陽,在海寧漢林沙發廠做了3年。
小朱說,在他們廠,10月份開始,合同到期的就走人;沒到期的,工資從1200塊一個月降到700塊。上個月陸陸續續有人走,這個月走得更多了。
“工廠包住不包吃,700塊哪裡夠花?”3年來,小朱介紹了幾十個老鄉到廠里工作,現在大部分都回家了。有的怕找不到工作不敢辭職,700塊也做。
外邊物價高不如早回家
河北石家莊的李師傅和河南商丘的孫師傅,是在1582次列車的候車室遇到的。兩人一人在寧波,一人在台州,都是在汽配件企業工作,產品都以外貿為主。最近出口形勢不太好,沒活兒干,他們不約而同想回家了。
李師傅所在公司的生產配件主要銷往日本、韓國,而孫師傅所在公司的產品則主要出口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
“以前我們沒有休息天,還經常要加班,現在生意明顯淡下來了。”李師傅說。
無奈返鄉
“這邊物價太高了,青椒要2.5元一斤,我們老家只要0.5元;小白菜我們那兒也只要幾毛錢,這裡卻要2塊多。錢少了,就早點回家,至少吃的方面能省點兒,還能再干點農活兒!”孫師傅說。
一個月才做了10天活
上了火車,張師傅站在窗戶邊,一直向外望。
“估計明年活兒也不會多,我可能就不回來了。”他在杭州當鋼筋工已經3年多了。
“最近人多活少,實在安排不了。上個月,我才做了10天活。”這讓張師傅覺得不划算,因為拿到的工資除了吃飯剩不了多少。
“杭州挺好的,以前一天能掙八九十塊錢,並且我跟的那個老闆從不拖欠我們工資。”張師傅說,“只要活多了,老鄉會馬上給我打電話,那時我肯定會再出來。”
鐵路報告
湖北車站
民工潮提前半個月啟動
據農業部最近對安徽、廣東等11個勞務輸出、輸入大省120個村的調查,今年10月底,沿海發達地區就業工人總數比上年減少6.5%,其中主要是農民工。而選擇返鄉的,多是年齡偏大且沒有多少技能的農民工。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提前回家,今年的民工返鄉潮,足足提前了近半個月啟動。
杭州站共有6趟車發往雲貴川。其中三趟屬過路車,分別由寧波開往貴陽、上海開往重慶、上海開往貴陽;三趟直達車中,兩趟直達重慶,一趟直達貴陽。
鐵路部門介紹,這6趟車日均發送5000人左右,這幾天全都是滿載發車。
這股客流未來將繼續增多,預計本月中旬達到出行高峰。去往重慶、成都、貴陽方向的車票因此比較緊俏,出行者最好提前幾天買票。目前,杭州發往全國各地的火車票的預售期為5天。
三股客流可能會大碰頭
相對於去往雲貴川的客流,杭州去往其他方向的車票目前尚屬寬裕。
但據鐵路部門預計,今年過年早,加上去年因雪災耽誤了一些人回家的行程,因此,今年春運可能形勢比較嚴峻,會出現學生、探親、民工“三股客流”大碰頭的局面。
農民工招聘現場
繁忙的生產車間
2008年11月22日,長沙市人才市場外,許多求職者在填寫招聘報名表。最近,湖南省各級勞動人事部門著力解決從外省返鄉人員的就業問題,組織多場招聘會。
11月14日,在長沙火車站廣場上,記者看到許多從廣東、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返鄉的湘籍打工者,一個個扛著大包小包。剛從廣東返鄉的寧鄉人李斌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他們8個同鄉一起在深圳一家玩具廠打工,開始活干不完,但今年以來,廠里基本上沒接到什麼訂單,做一天停一天,由於是計件工資制,收入越來越少,他和同鄉最後都決定回來了。
一直以來,沿海一些以出口為主、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為解決湖南省農民工轉移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這些企業中不少訂單減少,經營困難,造成就業崗位流失,給我省農民工就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或有280多萬農民工迴流湖南省
湖南省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省。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到1203萬人,其中跨省轉移902萬人,佔75%。跨省轉移的農民工中,又有70%在廣東就業。2007年全省創勞務總收入865億元,農民務工收入約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勞務經濟已成為全省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途徑。
但是,今年以來,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沿海出口型、勞動密集型企業銷售遇到困難,直接導致用工的減少,湖南省勞務經濟遭遇“寒流”。從東莞打工回鄉的益陽人張子輝告訴記者,他原來在一家服裝廠做工,今年以來,廠里不景氣,已經裁了不少人了,後來,連他這樣的熟練工人也沒事做了。老闆捨不得他們這些骨幹隊伍走,給他們每月發300元基本工資,讓他們先回家,有訂單了,還得優先考慮回原廠去。
返鄉民工求職
返鄉民工求職農民工迴流現象引起了湖南省的高度重視,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就此展開了專門的調研,據調研情況測算,預計明年全省在廣東等地跨省轉移就業的人員中,將有30%左右,即約280多萬農民工因找不到工作崗位迴流本省。
讓返鄉農民工重新找到“新飯碗”
農民工迴流,勢必有相當部分在省內尋找工作,這將進一步增加在省內轉移就業的農民工的就業壓力。研究顯示,經濟增速放緩,新增就業崗位就會減少。我省從2003年至2007年五年平均,就業彈性係數為0.11,經濟增長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新增城鎮4萬餘個就業崗位。假如經濟增速回落,就業壓力就會增大。
“我們將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千方百計穩定就業,為返鄉的農民工朋友提供新的就業崗位,”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趙湘平這樣表示。
目前,湖南省正在加緊制定完善三部促進就業的政策法規,以促進增加就業崗位:將研究出台我省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的具體實施意見;研究出台我省實施創業促進就業,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就業的政策;加大困難群體就業的援助政策。
農民工求職目前已經基本確定的將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大農村貧困家庭扶貧培訓工程實施力度,計劃明年按人均1000元的標準,投入1.5億元,對15萬戶農村貧困家庭每戶一名勞動力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其轉移就業。二是加大農村零轉移就業家庭援助力度。計劃明年每戶零轉移就業家庭培訓一人,幫助其實現轉移就業。此外,還將加大創業培訓力度,計劃安排創業培訓資金4800萬元,力爭明年幫助3萬人成功創業,人均創造就業崗位6個,帶動新增就業崗位18萬多個。
加大投資力度,拉動經濟增長,是創造就業崗位最有力的手段。目前,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正在迅速落實。省里正在醞釀投資項目、人力資源、就業政策和資金配套政策,每增加一個投資項目,人力資源配備都要跟上。這樣,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就業也能得到有效的同步帶動。可以相信,隨著省內經濟的平穩發展,隨著我省對沿海產業轉移承接力度的不斷加大,返鄉的農民工能夠度過暫時的困難,重新找到“新飯碗”。
城鄉 二元格局的長期存在,使三十年來的農村更像是大後方,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城市化建設做出了貢獻。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變化是,現在的農村已經不是過去自給自足的農村,現在的農民工也不是過去安土重遷的農民。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市和城鎮化建設的展開,“因窮困而簡樸”的農村生活被商業化浪潮席捲,這也意味著在農村的生活成本較以往已被大大拔高。
另一方面,如有評論指出,當危機來臨,這種城鄉二元結構也決定了此次農民工返鄉帶回來的不再是現金、消費和人均純收入數字的增長,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基層穩定的巨大壓力。他們是見證了“外面的世界的人”,對社會公正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們並不是傳統定義中的“工人”,既沒有體制的束縛,也沒有體制的保障,一旦失去工作,完全可能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遊民群體。
因此,該如何管理農民工群體,成為擺在基層政府面前的新課題,有關部門更應該提早著手積極應對,不遺餘力地化解各種可能由此引發的社會危機。
政府措施
與此同時,在農民工返鄉后,各地政府也應儘可能為他們創造繼續工作的條件。比如,引導農民工就地創業,並在工商登記、資金、技術、人員招聘、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優惠,或組織他們參與政府主導的公益性建設項目等。
另一方面,如有地方官員建議,考慮到近年來的“打工潮”導致農村“空心化”日益嚴重,留守農村的多是一些老人和小孩,農業生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嚴重撂荒的現象,如今農民工陸續返鄉,政府部門可以引導他們利用中央重農惠農的政策,投身農業生產。
還有,就是將中央精神落到實處,把農民工納入城鎮失業人口登記。這樣做,一是給予他們失業保障,二是讓他們藉機享受與城鎮人口相同的就業引導。實際上,金融危機之下,也並不是所有地方都出現停產裁員現象,隨著擴大內需等措施的落地,農民工就業機會也會新增。這就需要政府給予更多引導,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改善以往歧視農民工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