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染

雜染

指善、惡、無記等一切有漏法。

正文


佛教專有名詞

概述


指善、惡、無記等一切有漏法。‘清凈’的對稱。音譯僧吉隸爍。《成唯識論》卷三(大正31·14b)︰‘雜染法者謂苦集諦,即所能趣生及業惑;清凈法者謂滅道諦,即所能證涅槃及道。’
另依《辯中邊論》卷上載,雜染有三雜染、二雜染、七雜染。皆由虛妄分別所生。其中之三雜染即︰(1)煩惱雜染,即十二緣起中之無明、愛、取。(2)業雜染,即行、有。(3)生雜染,即余支。

◎附︰印順《辨法法性論講記》(摘錄)


辨法法性論》︰‘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如現幻象等,非有而現故。’
《講記》︰人生問題的不得解決,問題在無知,在佛法名為無明。無明就是不明,沒有智慧,不能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到底錯誤在什麼地方?本論說︰‘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根本沒有心物的各別實性,而在我們的心識中,有二取現起,這是錯亂,就是生死雜染的因緣。雜染與惡不同,雜染是有漏的,不清凈法。善的,惡的,非善非惡的,如沒有離去顛倒錯亂,沒有斷除煩惱,不是無漏的,就是雜染。
雜染有三︰(1)惑雜染,(2)業雜染,(3)生雜染。惑雜染──惑是煩惱︰是雜染、不幹凈,如布在染缸中染上了各種顏色,不再清凈潔白了。業雜染──由煩惱而起的造作──行為名為業,善業、惡業,一切有漏的業,都叫業雜染,業是要感生死果報的。生雜染──由業感到生死果報,或是人,或入地獄,或升天,種種業報,是生雜染。此煩惱,業,果報,種種不清凈的雜染法,從何根源而來?‘無而現故亂’,是生起這種種雜染的原因。我們常說了生死,生死是什麼事?就是煩惱、業、果報。從那裡了起?先得知道這雜染的根源在那裡。把此錯亂的根本消除了,煩惱、業、生雜染才可以解決。
我們起貪、嗔、憍慢、貢高、嫉妒、鬥爭、障礙、殘酷心,都是雜染的;我們即是做好事,存好心,如愛心、悲憫心,或無貪心,這些善心也還是不清凈的雜染因。一般的噁心與善心,都還是雜染的。依善噁心所造出來的善業、惡業,也還是雜染。由善業、惡業所感到的果報,即使升天,也還是不清凈的有漏之法。根本原因是無而現為雜染因。行為依于思想,思想依於一般的知識。當一念心起時,現起能取與所取,有對立的傾向。這一錯亂的呈現,影響我們的認識與思想,也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與成果。此乃無明,根本無明,就是我們的不明。現起的二取相,不是真實的,好像是心外有境,境外有心,心境對立,其實是不真實的錯亂。不要以為我不執著就可以,如不經正確的觀察,勘破這迷亂所在,心隨境轉,不執著也不成的。因為心起時,好像有一對立性的真實存在,有一種力量,會使你迷而更迷。非經過修持,引發真智慧,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能取、所取是無而現起的,無而似乎是有,所以叫‘亂’,論文舉一比喻‘如現幻象等,非有而現故’來說明。佛法常說如幻如化,現在舉如幻的比喻。幻,就是魔術。魔術師變現起一隻象,根本沒有這隻象(印度時常見象,故以象做比喻),但幻現出來的,卻是一隻活生生的象。並沒有此象,可是現起的象,叫你看了活像是真象。此比喻本無能取、所取,但心識現起的二取,在我們覺得的確有能取、所取對立存在。幻象,大家也許沒有見過。但我們常見的魔術,拿一條毛巾紮成一小鼠,一跳一叫的,看的人就好像見到了真的老鼠。幻術的‘非有而現’似實有,雖沒有這會事,卻有強大迷惑、欺誑的力量。虛妄分別的現起二取,實無其事,而嚴重的影響到思想上、行動上,使眾生永久流轉於雜染、苦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