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安鎮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轄鎮

重安鎮,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地處黃平縣南面,總面積156.11平方千米。

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重安長官司,隸播州。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建重安鎮。1992年,鐵廠鄉、馬場鄉及代支鄉併入重安鎮。截至2018年末,重安鎮戶籍人口58755人。截至2020年6月,重安鎮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天堂村。

2011年,重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截至2018年末,重安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歷史沿革


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重安長官司,隸播州。
明弘治元年(1488年),設重安守御千戶所。
清雍正五年(1727年),設重安土吏目,屬黃平州。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建重安鎮。
1950年,劃出重興鄉打井、金庄、新城、包老與重安鎮白岩村置鐵廠鄉。
1958年,成立鐵廠公社。
1969年,併入重安公社。
1958年,重安鎮除街道居委會外,其他各大隊全部劃歸公社。
1985年,鎮社合併,恢復過去範圍。
1992年,鐵廠鄉、馬場鄉及代支鄉併入重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重安鎮地處黃平縣南面,東接翁坪鄉,南與凱里市灣水鎮、大風洞鄉隔江相望,西鄰野洞河鄉,北界新州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1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8.1千米,總面積156.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重安鎮地處黔中丘原向黔東低山丘陵過渡地帶,主要山脈有落裙坡、金鳳山、王寶山、白岩山等。鎮內最高點位於落裙村的落裙坡,海拔1200多米;最低處位於鎮政府所在地興隆街,海拔600多米。

氣候

重安鎮多年平均氣溫16℃。無霜期年平均270天。年積溫5293℃。年平均降水量1233毫米。

水文

重安鎮鎮內河道屬清水江水系。重安江由岩頭村入境,由南至北,鎮內河道長13千米。

自然災害

重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冰雹災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6年5月31日,此次洪災毀壞房屋1649間,其中615間被沖毀,86戶被水洗一空,因災死亡21人、沖走耕牛11頭、生豬163頭。學校、廣播、電視、郵電、文化、醫療衛生及大量商貿物資被淹或沖走、沖壞,直接經濟損失達1.6億元。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重安鎮鎮內礦藏資源豐富,現探明儲量大,具有開採價值的礦藏有鋁礬土重晶石、鐵、煤炭等;其中鐵礦儲量C2級134.6萬噸,鐵廠地區煤礦可採煤層儲量為257.8萬噸。

土地資源

2011年,重安鎮有耕地面積2.87萬畝。重安江生物資源豐富,農作物、畜牧品種繁多,經濟林有油桐油茶漆樹、桑樹、茶葉、杜仲、五倍子等,竹類有水竹、金竹苦竹等。藥用野生物品繁多,其中蘊藏量較大的有白芍、金銀花、首烏等。重安鎮境內有重安江、皎沙河、老羊屯河、淹馬河等河流。重安江屬長江水系,通沅江,可載重量3噸船隻,其碼頭原為貴州省東南面對外貿易樞紐,重安鎮因此商業十分興盛,為貴州省商業重鎮之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興隆街、南街、北街3個社區,何家寨、茅坪、天堂、堡上、魏龍塘、金庄、大井、包老、新城、白岩山、黃嶺坳、馬雞屯、大石、小寨、苗甫、金台、皎沙、新合、金龍、落裙、干庄、代支、岩頭、黃猴、馬場、石頭堡、榔木哨27個村;下設14個居民小組,21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重安鎮轄1個社區、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天堂村。
重安鎮區劃詳情
興隆街社區天堂村大井村代支村皎沙村黃猴村
大石村黃金村安江村上楓香村重興村塘都村
清水江村望壩村下翁細村半山村石頭堡村金龍村
五福村馬場村岩頭村榔木哨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重安鎮轄區總人口4370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60人,城鎮化率6.1%。另有流動人口9128人。總人口中,男性22687人,佔51.9%;女性21015人,佔48.1%;14歲以下8414人,佔19.3%;15—64歲29723人,佔68%;65歲以上5565人,佔12.7%。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26121人,佔59.8%;漢族9255人,佔21.2%;其他少數民族8326人,佔19%。超過萬人的少數民族有苗1個民族,達26121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5.8%。2011年,人口出生率9.34‰,人口死亡率6.31‰,人口自然增長率3.0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8人。
2017年,重安鎮常住人口為42605人。
截至2018年末,重安鎮戶籍人口5875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重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2011年,財政總收入138萬元,比上年增長1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萬元,增值稅17.0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1元,比上年增長10%。
截至2018年末,重安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農業

2011年,重安鎮農業總產值1.56億元。
重安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851噸,其中水稻4222噸,玉米1124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11萬畝,產量1.33萬噸,主要品種有辣椒、西紅柿、黃瓜、白菜、蘿蔔、蔥、蒜等。
重安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8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羊飼養量1800隻,年末存欄1500隻;家禽飼養量4.5萬羽。

工業

2011年,重安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870萬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1%。
2011年,重安鎮有工業企業6家,職工54人。

金融

2011年末,重安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4億元,比上年增長20.84%;各項貸款餘額6016萬元,比上年增長17.36%。

郵政業

2011年,重安鎮郵政業務收入146.1萬元,其中純收入24萬元。

電信業

2011年,重安鎮電信業務收入120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宋、元交替之際,有住戶於江岸定居,因兵貿人戶流散,時局平定乃陸續還遷,因名重安。

地方特產

重安鎮又是省內最大的民族民間工藝品交易市場之一,苗、革等少數民族婦女,身著的節日盛裝,重紫色,佩銀飾,多刺繡,色彩富麗堂煌。革家婦女盛裝古樸耀眼,姑娘們頭戴垂珠紅纓太陽帽,其額頭上戴圍頭薄銀片。革家崇尚蠟染,其穿戴用物無論是頭帕、領口、背帶、衣袖、手帕、圍腰、提包、傘套等均用蠟染縫刺,蠟染為革家人古老的傳統工藝,也是重安鎮的著名特產,蠟染成品暢銷國內外,被國家各級藝術館、博物館大量收藏,多次隨貴州民間工藝展覽和出國展示。
重安鎮的編竹、泥哨也頗負盛名,是有口皆譽的工藝特產;黃平縣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而重安鎮的農民畫作者群,又是黃平畫鄉的主力軍,其作品多次在州、省及國家級獲獎或展出,如今,農民畫已形成規模化經營發展。

交通


重安鎮鎮內有320省道、凱施二級公路2條公路幹線交會。
2011年,建成重安鎮臨時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50班次,日均客運量1000餘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重安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41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9所,在校生3142人,專任教師16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1745人,專任教師10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2%,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02萬元,比上年增長1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8%。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重安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7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84000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22人。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重安鎮有門診部(所)2個;病床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03張,固定資產總值699.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65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重安鎮有學校體育場地2處。

社會保障

2011年,重安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5戶,人數303人,支出80.4元,比上年增長46.5%,月人均221元,比上年增長38.1%;城市醫療救助37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71人次,共支出10.635萬元,比上年增長13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79戶,人數10043人,支出936.5萬元,比上年增長93.1%,月人均77.7元,比上年增長79.4%;農村五保供養33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4.67萬元,比上年增長56.6%。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8萬人,參保率52.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重安鎮有郵政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3000餘份(冊)。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址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5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1%;行動電話用戶3000戶,寬頻接入用戶800戶。
給排水
2011年末,重安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有深水井2眼及成套凈化設備,年供水18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3210米。
供電
2011年末,重安鎮鎮區有變電站1座,年供電量929.8千瓦時。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重安鎮鎮區駐地綠化面積3500平方米。

發展前景

小城鎮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城區街道路面全面實現硬化,重安中學遠程教學大樓等一批新興現代建築拔地而起,面積為5平方公里的重安新城區規劃設計已通過有關部門上級專家評審。為實施旅遊興鎮戰略,鎮政府著力挖掘濃郁古樸的苗、革文化,在天堂開發新區重點建設苗、革風情寨,2003年,由政府補助、群眾集資,異地搬遷60戶,其中苗族30戶,革家30戶進入規劃區,該工程2003年5月2日破土動工,現在已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年內完成並投入經營使用。重安江農業生態園區正在有序地進入實施之中。同時,重安江旅遊賓館、苗革風情寨的經營開發、重安新區綜合娛樂城、重安鎮苗族文化藝術長廊,集貿市場、鋁釩土深加工等項目正在爭取立項之中。

旅遊


重安鎮
重安鎮
重安鎮位於湘黔公路要道,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舞陽河水系十大風景區之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民族風情濃郁,山水風光秀麗,名勝古迹眾多,歷史文化悠久。境內的四靈橋、文昌閣、萬壽宮、地母閣等文物古建築歷經數代,古韻猶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實為山區少見,而重安江十里古峽秀色長廊,百年風雨鐵索橋,世界罕見間歇瀑布,美麗神奇的“鳳嶺來儀”金鳳山,金庄千年古銀杏樹等景點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其無可取代的神秀殊異,是以為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增色,堪稱其中的一方妙土。
由重安鎮溯江而上二里許,更是聞名省內外的重安古峽,古峽遊程達十餘里,峽谷沿途有鐵索故道,間歇瀑布,仙人看地,水晶珠簾,幽谷迭潭(七仙浴池),三十三浪,迴流水磨等奇妙景觀。建於清同治十二年的鐵索橋,1938年5月24日,聞一多先生途經此時,欣然提筆,速寫橋景。現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專為接待遊客的“三朝橋”、“小江南”、“度假村”等水上餐廳,就坐落於碧水輕舟的江岸,下榻其間,品嘗風味正宗重安酸湯魚等美味佳肴,甚為愜意。
鎮四周苗村革寨星羅棋布,苗族、革家能歌善舞,一年之中四季有節,每年中較大型的傳統民族節日集會就有四處之多,這些集會分別為:端午龍船節集會,“五.二六”集會,重陽節和“九.二六”集會,內容更為豐富,賽馬、鬥牛、吹蘆笙、跳蘆笙舞、對歌、斗雀等。四鄉八里的各民族人民,萬眾雲集,熱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