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勱(1805~1893年),歷史上應該算是鄞縣人。在海曙區詠歸路58號,有晚清學者陳勱的藏書樓———“運甓齋”。當時書齋內藏書近10萬卷,與小浹江姚燮的“大梅山館”、月湖徐時棟的“煙嶼樓”等藏書樓齊名,是甬上藏書文化的典範。
《
鄞縣通志》記載:“陳勱,字子相,號詠橋。道光十七年拔貢,
廷試第二,授廣西知縣。念親老,無餘丁以養,不一載投牒歸。
同治元年,舉孝廉方正授江蘇知縣不赴。少能詩,工書法,尤精小學,讀經有心得,不規矩先儒成說。熟鄉邦掌故……著有《運甓齋詩文集》。”
志書提到,徐時棟校宋元《
四明志》時,請他註釋的文字條簽有一寸之厚。
陳勱宅屋在西門口的詠歸橋畔,他任廣西知縣一年不到,便辭歸故里,詩書濟世、耕讀傳家,自稱“鄞西老圃”。有一年他去祭掃祖墓,回來路上,經過高橋歧山,在荒野的斷垣殘壁之中竟然尋覓到幾塊漢晉時期的磚,為之心動,將其拿回家中珍藏。後來,陳勱還把一些
古磚製作成了硯台,“攜歸琢為硯,
墨彩發新鮮”,可謂一舉數得。關於這件事,陳勱寫了一首《運甓齋題壁》的詩加以詠嘆:“昔我掃先墓,路過歧山前。行行何所見?頹垣多斷磚。
年號志漢晉,制古質復堅。攜歸琢為硯,墨彩發新鮮……少壯曾幾時?歲月忽已遷。不如適吾適,結茲翰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