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
德國公立大學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建立於1775年,是位於下薩克森州的小城克勞斯塔爾·采勒費爾德Clausthal-Zellerfeld)的德國著名的工業大學之一。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擁有95名教授,1050名教工以及超過4600名大學生,他是德國大學中直屬教育部的較小的公立大學,也是人均科研經費最高的大學。通過與外國大學(32個夥伴)的合作以及未來將設立的學科(如:放射性、化學類廢料處理),學生人數中約30%為國際學生,中國留學生約佔該校學生總數的11%。中國的合作大學有:中國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是位於德國境內下薩克森州的一所標準工科類的高等專業學院。該校於公元177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基於蒙塔教育體系制的“標準-高等學院”。至1864年基本確立為“標準學院”。公元1968年教育體系的轉型,使該校陸續豐富了開設專業的範圍,包括增設了例如化學,物理,數學和機械製造等;並繼續強化發展教學力量及擴招生源,向正規化的工業性質綜合大學方向努力。及至近年以來,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世界範圍內的32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類院校建立的合作的夥伴關係,未來的方嚮應該是爭取國際化的專業課程繼續拓展,比如該校的計劃考慮是開設信號接收系統管理和廢物回收處理等,並且這些專業的招生方向也將大比率的傾斜到國際化的大範圍內。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現在常設的專業科系有3個:分別為自然和物質科學系;能源和經濟科學系;數學及信息工程和機械製造工程學。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教學及科研水平在德國大學中名列前茅,冶金學、能源系統工程學、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採礦和石油工程等眾多專業均聞名於世。今天的克勞斯塔爾大學的科研與教學重心在能源工程、石油天然氣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材料科學、機械工程、加工工程、信息工程以及經濟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混合的邊沿科學學位課程。
大學學費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通過下薩克森高校優化草案(HOK)被引入了大學收取學費。從2006/2007冬季學期起開始支付,所有已經註冊的老學生從2007年夏季學期起支付。另外所有大學生還需支付一個128歐元的學雜費。這裡面由管理費(75歐元),學生管理委員會費(41歐元)和Studierendenschaftsbeitrag(12歐元)共同組成。
HOK對長期學習老學生的規則也產生改變。如將他的學期餘額(規定學習時間外加四個學期)用光,就必須支付500歐元的長期學習學費。
從2011年起,各聯邦州開始陸續取消大學學費,下薩克森州將於2014年冬季學期最後一個取消大學學費。
位置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
成立時間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成立於1775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學歷認可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是被我國認可的德國高校,中德兩國簽定了關於雙方學歷互認的協議。協議規定:在德國獲得的Bachelor(學士)和Master(碩士)在中國仍然被視為Bachelor(學士)和Master(碩士)。在德國的Universitaet(綜合性大學)獲得的Magister和Diplom在中國被視為等同於Master(碩士)的學歷。
具體情況可到
教育部網站
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站上查詢。
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
自然、物質科學系FakultätfürNatur-undMaterialwissenschaften | 學士碩士專業 | 能源及原料學供應供給學Energie-undRohstoffversorgungstechnik(Master) |
能源、經濟科學系FakultätfürEnergie-und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 | 應用數學AngewandteMathematik(Bachelor/Master) | 環境過程技術與資源循環UmweltverfahrenstechnikundRecycling(Master) |
數學/信息、機械製造科學系FakultätfürMathematik/InformatikundMaschinenbau | 運算研究OperationsResearch(Master) | 石油工程PetroleumEngineering(Master) |
企業管理學Betriebswirtschaftslehre(Bachelor) | 地理環境保護技術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Geoumwelttechnik(Bachelor) | |
工業企業管理學TechnischeBetriebswirtschaftslehre(Master) | 放射性及有害性物質管理RadioactiveandHazardousWasteManagement(Master) | |
化學Chemie(Bachelor/Master) | 信息/經濟信息學Informatik/Wirtschaftsinformatik(Bachelor) | |
能源及原料學EnergieundRohstoffe(Bachelor) | 信息學Informatik(Master) | |
材料學Materialwissenschaft,MaterialsScience(Master) | 經濟信息學Wirtschaftsinformatik(Master) | |
材料技術,物質工程Werkstofftechnik,MaterialsEngineering(Master) | 材料學與材料技術MaterialwissenschaftundWerkstofftechnik,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Bachelor) | |
物理Physik(Bachelor) | 物理技術PhysikalischeTechnologien(Master) |
專業設置
生物醫學技術(BiomedizinischeTechnik,BMT)
學科性質及就業前景:該專業是一門跨醫學和生物科學的綜合性學科,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新近科學界把生物醫學技術列為21世紀十大尖端科學技術之一。生物醫學技術以其多方位研究方法和工程技術成為醫學研究和醫學治療及醫學技術領域不可或缺的補充。因為有發達的醫學研究和治療水平及條件,這一點在德國表現尤其突出。這就使得有理工大學教育背景的生物醫學技術畢業生有非常好的就業前景。主要課程:數學、物理、化學、電子技術、電學、機械、材料、結構、信息、控制技術、測量和感測技術、信號處理、系統技術、生物醫學技術、醫學測量技術、成像系統、放射測量技術、治療技術、醫學中的技術安全、生物材料、醫學信息處理、神經信息、生物機電等。實驗室儀器和實習:學習掌握實驗室儀器將在一家大型醫院完成。第7個學期是實習及完成學位論文學期。一般這個學期在德國或歐洲其他國家一家醫學研究機構或醫學企業完成。
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ElektrotechnikundInformationstechnik)
要發展和改進汽車這種十分複雜的技術產品,只有高水平的跨學科研究才能勝任。理工大學所提供的各理工類學科相結合的可能性為汽車技術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通過學習汽車製造中的研發、檢測、生產和質量保障等環節了解和掌握汽車技術的最新水平、汽車工業包括汽車業和配件業的發展狀況。理工大學畢業的這類專業人才自汽車工業高速發展起就始終是汽車研究、製造、維修及銷售等部門和企業的最愛。主要課程:汽車動力學、汽車傳動技術、機械動力學、母線系統、車載電源、功率電子學、電子學、控制和系統技術、測量技術、易加工構造、加工技術、材料、技術信息、編程、製圖、CAD、機械部件、機械和儀器結構、測量和感測技術、數學、物理、化學、質量保障、企業管理、流體力學、工程力學、熱動力、微計算技術、汽車用衛星導航及通訊系統等。
信息(Informatik)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科技發展到今天,掌握專業編程、軟體技術、資料庫、計算機系統技術的專業人才已是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技術人才。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範圍十分廣闊。主要課程:編程、演演算法、自動機、計算機組織、計算機設計、資料庫系統、通訊模式、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設計、系統技術、系統安全等基礎課程。用信息技術技術解決專業問題(可選重點如生物醫學技術、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媒體技術、通訊技術等)。
工程信息(Ingenieurinformatik)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工程信息是一門以系統技術為導向的、綜合信息手段和方法及電子技術的工程科學。通過本專業學習應該具備紮實的工程科學基礎、掌握優秀的研究方法、硬體和軟體系統開發能力。這類人才可以勝任工程技術方面的開發研究及生產製造等多方面工作,深受工業企業歡迎。主要課程:長途通訊、測量技術、電子學、硬體和軟體系統、工程力學、數學、編程、演演算法、控制技術、信號和系統、電測量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設計、資料庫系統等。
機械製造(Maschinenbau)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現代機械製造專業和傳統的機械製造專業已有很大不同,是結合了信息技術、微系統技術、納米技術、光學技術、計算機設計技術和環保技術、材料技術等現代化技術的綜合性學科。整個製造業以機械製造為基礎,是工業化社會的基本構成部分。由此決定,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主要課程:傳動技術、聯動技術、流體力學、自動化技術、電子學、控制和系統技術、技術管理、加工機械、加工技術、材料、技術信息、演演算法、編程、精細加工技術、結構方法、計算機設計、測量技術、人體功率學、機械部件、數學、物理、化學、質量保障、企業管理、技術光學、物流、時間管理、激光技術、熱傳導等。
機電(Mechatronik)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機電專業屬於跨學科工程科學,由機械製造、電子技術和信息等學科知識綜合構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電也在世界範圍內成為跨學科開發、生產和銷售技術型產品一體化的代名詞。對受過理工大學機電專業訓練的人才不僅沒有下降,而且需求量不斷增長。主要課程:電力發動機、微技術、測量和感測技術、電子學、控制和系統技術、信號和系統、場論、機械製圖、計算機設計、人機系統、生物系統、加工技術、材料、技術信息、技術光學、演演算法、編程、結構方法、測量技術、機械部件、網路技術、模擬系統、數學、物理、化學、質量保障、企業管理等。
光電子學(Optronik)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光電子學是光學技術中的一個分支,其理論體系由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自然定律和生產、強化、成型、傳導、測量及光的應用等技術因素共同構成。光電子學將在21世紀中迅速發展,在用光子技術開發新工藝和新產品領域中的激烈競爭。擁有光電子學專業知識的理工大學畢業生也將會在這激烈競爭中創造奇迹。
主要課程:電子學、加工技術、材料、信號和系統、加工工藝和光學材料、技術信息、演演算法、編程、計算機設計、機械技術、數學、物理、化學、光電子學、技術光電子部件、遠距離通訊、數字化圖象處理、網路技術、測量技術、固體物理、光學和微光學、物理光學、質量保障、企業管理等。
工程物理(TechnischePhysik)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工程物理應該是相對理論物理而言的一門學科,通過學習工程物理可以掌握用物理學和工程學的方法思維和工作。而這個目的是通過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及若干技術科學的學習來達到的。理工大學工程物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突破了純理論物理的限制,適合於技術研究和工業製造等領域需求。主要課程:企業管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電子學、機械和熱動力學、振動/波/場、電學和光學、現代物理、工程力學、光技術、分析及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和諧波分析、功能理論、控制技術、物理的實驗方法、分子物理、表面物理、固體物理、理論物理、技術產品開發、分析力學和電動力、熱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物理、納米技術的發展現狀、在物理研究機構的科研課題、演演算法、編程等。
材料科學(Werkstoffwissenschaft)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材料科學對現代化工業具有戰略意義。材料科學是一門跨學科專業,涵蓋面包括基礎理論到技術應用至商業領域。通過掌握跨學科知識,使畢業生可以用科學方法解決研究及實際應用中的複雜問題,是工業界、商業界十分歡迎的人才。主要課程:數學、實驗物理、化學、信息、工程力學、結構、加工技術、電子技術、測量技術、材料狀態及狀態改變、組織、力學和物理學特性、材料檢測和選擇、金屬及半導體、無機及非金屬材料、聚酯及複合材料、表面技術、材料分析等。
數學(Mathematik)
學習目的及就業前景:數學不僅是物理及一切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現代生活中的經濟領域、財政領域也發揮著日益重大的作用。掌握了數學、數學方法和數學模型可以為畢業生開闢廣闊的就業領域以及為在其他科學領域如信息及一切數量科學領域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主要課程:代數、分析代數、離散數學、非線性最優化、運算研究和最優化、圖形和演演算法、信息、線性代數、數字數學、數學統計、設立模型、經濟、法律等。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第74名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第70名(2020年)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第835名
法國巴黎高等礦業學院世界大學排名第89名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大學材料科學專業排名第487名(2020年)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大學材料科學專業排名第379名(2018年)
軟科化學工程專業排名第401名(2018年)
軟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第401名(2016年)
軟科機械工程專業排名第201名(2016年)
阿諾·索末菲(ArnoldSommerfeld,1868—1951) | *漢斯尤跟·辛(HansjörgSinn,1929—) |
*海因里希·胡克(HeinrichHock,1887—1971) | *迪特·阿枚靈(DieterAmeling,1941—) |
*約瑟夫(JosefGoubeau,1901—1990) | *埃克哈特·舒爾茨(EkkehardSchulz,1941—) |
*克勞斯·浩曼(KlausHomann,1950—) | *萊因哈特·史密特(ReinhardSchmidt,1946—) |
*尤跟·格烏斯曼(JürgenGroßmann,1952—) |
著名中國校友:
萬鋼(1952) |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原同濟大學校長,汽車領域專家 |
徐德龍(1952) | 中國工程院院士,201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知名專家,2013年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 |
梁乃興(1957) | 現任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我國非金屬材料專家 |
汪厚植(1942-2009) | 原武漢冶金科技大學校長,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