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力
王弘力
王弘力,1927年生於天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瀋陽文史館館員;自1949年曆任《遼西畫報》《遼西文藝》編輯,遼寧美術出版社編審、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創作大型歷史畫《牧野之戰》;其創作主連環畫《十五貫》、《天仙配》等曾榮獲全國及省一等獎;自1981年,先後編著有《黑白畫理》、《模特兒史話》;編譯《人體速寫技巧》等,發表《聊齋短篇六十則》、《楊志賣刀》、《古代風俗百圖》等新作;在古代文字研究方面,曾發表《契丹小字墓誌研究》、《契丹小字宮殿解》等論文;1997年編注之《古篆釋源》為理順漢字字源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王弘力連環畫作品
《十五貫》堪稱王弘力連環畫的代表作,故事是根據同名崑曲改編繪畫的。雖然,整部連環畫作品只有54幅圖,但惜筆如金的大師,卻成功地塑造了況鍾、尤葫蘆父女、婁阿鼠、過於執等眾多人物,大師以近連環畫一半的篇幅來重點塑造清官況鍾這位主要人物,而其他人物的塑造和描繪也都各具特色,生動傳神。《十五貫》能從幾百部評獎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頭獎,是王弘力對連環畫藝術長期探索、努力和不懈追求的最好證明和褒獎。
王弘力連環畫作品 天仙配 選頁
王弘力是一位為人謙和、勤於鑽研的學者型畫家,與他接觸過的同事、朋友無不為大師的博學多才所折服,大師在創作之餘甚至在下放的歲月里,對歷史、文物、服飾、少數民族文字及地方民俗都有建樹,且有多部專著出版。
王弘力先生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員、瀋陽市文史館館員。
《天仙配》、《十五貫》獲第二屆全國連環畫創作一等獎;出版有《美的瞬間》等。
建國十年大慶時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創作大型歷史畫《牧野之戰》。
國畫作品《十六大阿羅漢》、《飲中八仙歌》等已被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友人收藏。
地界 1950
小游擊隊員 1951
解仇全密 1952
開不敗的花朵 1953
獵人樹 1953
解仇合密 1954
靶場的秘密 1955
鄭成功 1955 瀏覽 下載
綠鎖鏈 1955.09
十五貫 1956 瀏覽 下載
天仙配 1956.07 瀏覽 下載
王者 1956.10 瀏覽 下載
天羅地網 1956.3
勞山道士 1957.04 瀏覽 下載
夢狼 1957.07 瀏覽 下載
魯班造鋸 1958
三義記 1958
王老媽媽 1958
一壇銀子 1958.12
十八姊妹 1959
鄉郵員 1959
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1960.03
不平常的探險旅遊 1962
瀋陽故宮傳說 1975
張騫 1979
古人勤學的故事 1980
雪山魔笛 1981 瀏覽 下載
三探魔鬼湖 1981.04
青梅 1981.10 瀏覽 下載
楊志賣刀 1982 瀏覽 下載
女媧摶土造人 1983
閃光的足跡 1984
商人謀國 1986 瀏覽 下載
成吉思汗 1988
玄奘 1988
博學多才 平易近人
本文作者:何力
王弘力連環畫作品 東漢故事 選頁
生活中的王先生精神矍鑠,言談舉止平易近人,令人感到和藹可親。當聊起有關連環畫的話題時,他顯得十分健談。
王弘力先生1927年出身於天津市的一個醫生家庭。他幼年酷愛繪畫,曾得畫家陳緣督先生啟蒙,未達而立之年已譽滿連環畫壇。
王弘力先生告訴筆者,他的第一部作品《小游擊隊員》1949年在《東北日報》上發表。接著,又出版了單行本《解仇合密》,引起東北美術界的重視。《天仙配》是他的成名作,1955年由遼寧畫報社出版。這是一部在國內較早地描繪神話愛情故事的作品。他以現實生活為依據,形象、深刻而細膩地將人情事理傾注在這部神話作品中,使得整個畫面情趣盎然。獲得了省青年美展一等獎,被譯成多國文字對外發行。
繼《天仙配》以後的幾年中,他創作了十種單行本和一些短篇作品。影響最大的,要算《十五貫》、《王者》、《夢狼》、《嶗山道士》了。
王弘力先生畫古典文學題材的連環畫,以重視典型人物的塑造和講究歷史衣冠服飾為人所稱道,對克服當時在同類題材的連環畫中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傾向,起了很好的作用。時至今日依然是值得借鑒的優秀之作。
王弘力連環畫作品 陳勝吳廣
王弘力先生善於把從生活中積累起來的形象與感情的記憶融於筆端,運用傳統繪畫技巧,創作了一系列給人以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他談到:"我體會,性格的顯露多在姿態動作,重點在於手勢上;感情的變化多在面目,重點在眼神。"他在創作中緊緊抓住這兩個重點,適當加以誇張,以突出人物的感情和性格。
在同時代的連環畫家中,王弘力先生的作品不算很多。那時,他感到自己掌握的技法不足以表達他馳騁的創作靈感,便雄心勃勃,銳意學習古代傳統技法,也創作過很好的歷史畫。可惜,正當他將要進入創作的鼎盛時期的時候,"十年風暴"卻將他驅趕到一個偏僻的縣城去畫商標了。"文革"結束后,他才重返創作崗位。
王弘力先生博學多才,對史學、文學、戲劇、外文、少數民族文字,均有研究並有所建樹。現在,他"退"而不"休",主要從事工具書的編纂,辛勤地為年青人鋪路搭橋。編著有《宗教美術叢話》、《歷代服飾資料》、《黑白畫理》、《中外文學藝術名人肖像(首卷)》等。編譯有《包裝外文美術字》、《人體速寫技巧》等。其中,集他四十年繪畫創作經驗、體會的《黑白畫理》出版幾年來,多次再版,已成為藝術院校學生的必讀書。可見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年已古稀的王弘力先生勤奮好學不減當年。在九十年代初,電腦尚未普及的時候,他就開始注意運用這個現代化工具。如果沒有電腦這個得力的助手,王弘力先生就不可能在四、五年裡獨自完成《古篆釋源》(大16開本,76印張)這樣一部令世人關注的巨著。
王先生知識淵博,對美術更有深刻的領會。因此,他對中國古代的象形文字的理解更勝一籌,他在《古篆釋源》中糾正了包括《說文解字》在內的有關工具書中對幾百個篆字的錯誤解釋。如今,他又馬不停蹄地去填補我國的另一項空白--對佛教用語的系統解釋。
目前,王弘力先生雖已不再創作連環畫,但他對連環畫事業、對連環畫收藏活動極為關心並給予熱情支持,令人感動。
創作的第一部連環畫作品是:1951年8月在《東北日報》連載的《小游擊隊》;連環畫封筆之作是1988年重慶出版的《玄奘》、《成吉思汗》;迄今為止共創作20餘本連環畫作品;從事連環畫的時間為39年;最敬仰的人是周恩來;在從事連環畫創作中,自己化費精力最多、時間最長的是《楊志賣刀》,共一年;除繪畫之外,平時的業餘愛好有考古、研究古代文字等;走上連環畫創作道路,毛澤東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對自己的影響最大。
本文作者:戴敦邦
難以逾越王弘力的《十五貫》
王弘力連環畫作品 十五貫
在惡夢醒來是早晨的1979年,吾與王弘力等同去敦煌等藝術聖地學習瞻仰那一座座藝術金山寶庫時,他已是早生衰發的人了,所以吾一直稱呼他為“老王”。那是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歷時70餘天的學習考察。這段時期的日日夜夜裡,老王勤奮不倦的好學精神感染了絕大多數的同行者。
王弘力連環畫作品 十五貫 內頁
王弘力連環畫作品 十五貫 英文版
連環畫是普及而通俗的出版讀物,由於受眾面廣,建國后它那特殊的功效而負有的使命,由於它出色地完成各個歷史時期的任務,廣受國家與民眾的青睞,由此也促使它在藝術上的突飛猛進般的成長。又因自身的需要它能包容任何畫種、畫家在這座舞台上展示各自的才華。而那大工程量的創作勞動成為持續反覆實踐、總結、更迭的成才之道,連環畫無疑成為培養和砥勵藝術人才的園地,它曾一時成為中國億萬人民的大眾化的精神營養品。又竟無意地成就所有藝術人才起兵登上征程的航空港灣……曾輝煌的連環畫,王弘力同志所作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