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宴

一種新興的健康的活動

茶宴,又稱茶會,是以茶會客,以茶交友的宴會。目前提倡養生文化,茶宴就成為了一種新興的健康的活動。

主要介紹


茶宴又稱茶會,是以茶代酒作宴,宴請款待賓客之舉。茶宴始於南北朝,興於唐代,盛於宋代。早在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我國就有“密賜茶以當酒”之說,即以茶待客。這種形式可能就是茶宴或茶會的前身。
“茶宴”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山謙之的《吳興記》一書,其中指到“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太守採茶宴會於此”。到了唐代,茶宴已經正式化。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錢起在《與趙莒茶宴》中寫道“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反映了唐代茶宴與會者代酒歡宴的感慨之情。
其中湖州常州交界處的顧渚山茶宴規模最大,最為有名。
當時,湖州的紫筍茶和常州的陽羨茶均已被列為貢茶,每年早春採茶時節,兩州太守都要在顧渚山舉行隆重的茶宴,邀請名流專家共同品嘗和審評貢茶,並可領略優美的環境和精美的茶具。這種茶宴歷代不絕,到了宋代,隨著茶葉產區的擴大和制茶方法的革新,茶宴之風更為盛行。
日本的茶道就是根據我國茶宴的儀式逐步發展起來的。茶宴的儀式,依環境條件和規模而有區別。
茶宴
茶宴
宮廷茶宴通常在金碧輝煌的皇宮進行,氣氛肅穆莊嚴,禮節也相當嚴格;所用茶葉為明前貢品,茶具為名貴瓷皿,用水為清泉玉液;茶宴舉行時,首先由近侍布茶施禮,在皇帝的帶領下,群臣舉杯聞香品味,贊茶施恩,並相互慶賀。
自始至終,均以品茗貫穿。整個茶宴過程,有迎送、慶賀、敘誼、觀景等儀式。
寺院里的茶宴,則多在僧侶間進行,儀式開始時,眾僧圍坐在一起,由該寺主持法師按一定程序泡沏香茗,以表敬意,再由近侍獻茶給眾僧品嘗。
僧客接過茶,打開蓋碗聞香,舉碗觀色,接著品味,併發出“嘖嘖”聲,用以讚賞主人的好茶和泡沏技藝;隨後進行茶事評論,頌佛論經,談事敘誼。
二三好友之間自行發起的品茗談天,也可稱為茶會或茶宴,如宋代的大學生茶會就屬於這種形式。
北宋朱的《萍洲可談》記載,當時“大學生每有茶會,輪日於講堂集茶,無不畢至者,因以詢問鄉里消息”,堪稱學生會或同鄉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