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再用

柴再用

人物關係


目錄

正文


柴再用?—935,汝陽(今屬河南)人。他是楊行密手下的一員虎將,率兵作戰,所向披靡。唐昭宗乾寧二年(895)擢光州刺史。天祐初,朱溫攻淮南,經過光州,柴再用英勇抵抗,斬獲甚多。楊行密建立吳國后,拜柴再用為左龍武統軍,后歷任武昌軍節度使等職。選自清代馬駘《馬駘畫寶》。潢川民間傳說---柴再用計全光州城,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勢力間發生混亂。公元905年秋末,光州刺吏柴再用得到軍報:朱全忠(參加黃巢起義的朱溫)叛變投唐,成為唐末藩鎮節度使,率領號稱40萬大軍,進攻淮南(指淮南節度使所割據的地盤),前軍到達光州轄境(那時候的光州城在今潢川南城)。柴再用從軍報中得知朱全忠的隊伍,途中遇上大雨,人困馬乏,有不少士卒逃亡,因而堅定了守城的信心,組織軍民嚴加防備。全忠派使者對柴威脅道:“我王(唐封朱全忠為梁王)傳下旨意,要你獻城歸降,升你為蔡州(今河南汝南)刺史,如果頑抗,便將全城人殺光。”柴送畢來使后,換上套副裝,登城見朱全忠,執禮甚恭說:“光州城小兵弱,哪敢觸犯大王威嚴,大王如能攻下壽州(今安徽壽縣),光州敢不從命歸降?”朱全忠見光州城防甚嚴,恐怕一時攻不下,不如答應柴再用的要求。於是揮軍後撤,他自己也退到光州城東所築的十二連城的城堡內。朱全忠在城堡內呆了十幾天,避開光州,率師去攻打壽州。不料柴再用突然派兵抄龔他的后軍,使朱全忠損兵折將,險些全軍覆沒。柴再用計全光州城,被後人傳為佳話。) 《太平廣記》記載,龍虎畜狐蛇(卷第418-459)(出《稽神錄》)柴再用龍武統軍柴再用常在廳事,憑幾獨坐,忽有一鼠走至庭下,向再用拱手而立,如欲拜揖之狀。再用怒,呼左右,左右皆不至。即起逐之,鼠乃去。而廳屋樑折,所坐床幾,盡壓糜碎。再用後為廬鄂宣三鎮節度使卒。【後梁紀二】記載,起著雍執徐八月,盡重光協洽二月,凡二年有奇。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中開平二年(戊辰,公元九零八年)八月,吳越王鏐遣寧國節度使王景仁奉表詣大梁,陳取淮南之策。景仁即茂章也,避梁諱改焉。淮南遣步軍都指揮使周本、南面統軍使呂師造擊吳越,九月,圍蘇州。吳越將張仁保攻常州之東洲,拔之。淮南兵死者萬餘人。淮南以池州團練使陳璋為水陸行營都招討使,帥柴再用等諸將救東洲,大破仁保於魚盪,復取東洲。柴再用方戰舟壞,長槊浮之,僅而得濟。家人為之飯僧千人,再用悉取其食以犒部兵,曰:“士卒濟我,僧何力焉!”丙子,蜀立皇後周氏。后,許州人也。資治通鑒記載,徐知詢,簡婿也,擅留簡親兵二千人於金陵,表薦簡子彥忠代父鎮鄂州,徐知誥以龍武統軍柴再用為武昌節度使;知詢怒曰:“劉崇俊,兄之親,三世為濠州;彥忠吾妻族,獨不得邪!”初,楚王殷用都軍判官高郁為謀主,國賴以富強,鄰國皆疾之。當時汴軍數萬人攻壽州,“州兵少,吏民洶懼。延壽命黑雲隊長李厚拒之,厚殊死戰,都押牙柴再用復為之助,延壽悉眾乘之,汴兵敗走。《廣記》記載,龍武統軍柴再用,嘗在廳事,憑幾獨坐,忽有(《廣記》有“一”字)鼠走至庭下,向再用拱(《廣記》有“手而”二字)立,如欲拜揖之狀。再用怒,呼左右,左右皆不至。即自起逐之,鼠乃去,而廳屋樑折,所坐床幾盡壓糜碎。再用後為盧鄂宣三鎮節度使卒。(《廣記》卷四百四十)【後唐紀八】記載,六月,吳德勝節度使兼中書令(中書令,漢武所置。出納帝命,掌尚書奏事,蓋周官內史之任。周官內史掌王之八柄。初漢武游宴後庭,公卿不得入,始用宦者典尚書,通掌圖書章奏之事。初,秦代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發書,謂之尚書,尚猶主也。)柴再用卒。先是,史官王振嘗詢其戰功,再用曰:“鷹犬微效,皆社稷之靈,再用何功之有!”竟不報。契丹寇應州。楊行密擊朱全忠之戰,唐乾寧二年(895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乘蔡州四面行營都統朱全忠忙於對兗(治今山東兗州)、鄆(治今山東東平西北)二州用兵之機,進行的主動出擊作戰。是年正月,楊行密向朝廷上書曆數朱全忠的罪狀,並請求會合易定、兗、鄆、河東的軍隊共同討伐朱全忠。二月,楊行密領兵沿淮河到達泗州(治臨淮,今江蘇盱眙西北),攻取濠州(治今安徽鳳陽東),俘依附朱全忠的刺吏張璉。三十日圍攻壽州(治今安徽壽縣),久攻不下。四月三日,楊行密準備撤兵返回,其部將朱延壽請求再試攻一次。結果因守軍放鬆守備,朱延壽一鼓作氣攻取壽州城,獲壽州刺史江從勖。楊行密以朱延壽暫為壽州團練使。不久,朱全忠派兵數萬進攻壽州。壽州駐軍較少,官吏百姓惶恐不安。朱延壽在軍中每面旗幟下派25名騎兵,命黑雲隊長李厚帶領10旗突擊汴軍,因敵眾己寡未勝。朱延壽將殺李厚,李厚請求增兵再次突擊,表示如不能取勝,甘願一死。汝陽都押牙柴再用也為李厚請求,朱延壽給李厚增撥了5旗兵力。李厚拚死奮戰,柴再用全力相助,朱延壽也率領全部人馬後援,汴軍被擊退。接著,楊行密派兵襲占漣水(今屬江蘇)。楊行密又通過對依附於朱全忠的州縣主動出擊作戰,拓展地盤,阻遏朱全忠插足淮南,為穩定和發展自己的勢力創造了條件。楊渥遣柴再用討之,敗崇景於萬勝岡,崇景棄州遁,是也。又牛欄峽,在府東二十里,左有金雞山,右有銀屏山,相對若欄。《志》云:袁有三峽,謂牛欄峽,與分宜之鐘山、昌山二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