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白絨山羊

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山羊屬生物

內蒙古白絨山羊產於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錦旗准格爾旗達拉特旗、巴盟烏拉特中、后、前旗、磴口縣、阿盟阿左、右旗額濟納旗等。1988年4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驗收命名為“內蒙古白絨山羊”新品種、數量約400萬隻。

簡介


內蒙古白絨山羊
內蒙古白絨山羊
內蒙古白絨山羊是由蒙古山羊經過長期選育而形成的絨肉兼用型地方良種,產於內蒙古自治區,可分為阿爾巴斯、二狼山和阿拉善白絨山羊三個類型。
分佈於沿陰山山脈烏拉特中、后、前旗及磴口縣的山地、丘陵、高平原地區。
外形特徵:全身乳白或黃白色,在口、耳、眼及肛門有小黑點、或班點,皮膚純白者少,頭短清秀,額部有叢毛下垂,鼻樑微凹,耳大向兩側伸展,公、母羊有角,有須,背腰平直,胸部寬深,母羊乳房呈漏斗,蹄多黃白色。被毛分內外兩層,外粗毛10-20厘米。
公羊平均體高61.5厘米,母羊52.5厘米,公羊產絨在450-650克之間,高者可達800克以上,母羊產絨300-400克,高者600克。絨細度13.1-15.3微米,凈絨率60%以上。
境內同和太種畜場、烏中旗白山羊場,提供優質種公羊,選育方向以本品種選育為主。
阿爾巴斯白山羊
阿爾巴斯白山羊分佈在伊盟境內的阿爾巴斯山區。
外形特徵:頭部清秀,眼大突出,耳大下垂,額部有一束長捲毛,公羊角粗大,向後外上方伸展,呈半螺旋狀。背平直,后軀略高,四肢端正,蹄質結實,全身白色。
成年公羊平均體高70.3厘米,母羊平均體高60.4厘米。公羊產絨高者1000克以上。
阿拉善白山羊
阿拉善白山羊分佈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部。
外形特徵:頭中等大小,鼻樑微凹,公母羊都有長須,公羊角向上,向後外方捻曲,略呈扁三棱形,耳大向兩側半下垂。
成年公羊平均體高67.8厘米,母羊62厘米。公羊產絨600克左右,母羊500克。公、母羊產絨高者在900克左右,凈絨率70%以上。

品種性能


內蒙古白絨山羊是絨肉兼用型品種,其主要特點是羊絨細、纖維長、光澤好、強度大、白度高、絨毛手感柔軟;綜合品質優良,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成年公羊平均產絨量483.18克,絨厚度5.11厘米,母羊產絨量369.95克,絨厚度4.66厘米,抓絨后體重公羊37.5公斤,母羊27.21公斤,凈絨率62.8%,羊絨細度14.73微米,屠宰率46.2%,產羔率103—110%。
內蒙古白絨山羊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種,是世界一流的絨肉兼用型品種,以絨細、產絨量高、紡織性能好、遺傳性能穩定和改良其他絨山羊效果顯著等著稱,被列入首批發布的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一級保護品種之中。其所產的羊絨曾獲義大利“柴格納”獎,被譽為“軟黃金”、“纖維寶石”,是眾多畜產品中唯一以克為單位計價的紡織原料。“鄂爾多斯”牌羊絨製品就是以內蒙古白絨山羊絨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已成為馳名世界的品牌。

品種特徵


屬絨肉兼用型。產絨量高、綜合品質優良、肉質好、遺傳性能穩定抗逆性強,對荒漠、半荒漠草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外貌特徵


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背腰平直,后驅稍高,體長略大於體高。四肢端正有力,蹄質堅實。面部清秀、鼻樑微凹,眼大有神,兩耳向兩側展開或半垂,有前額和下額須。公母均有角,向後、上、外方向伸展。尾短而小,向上翹立。

絨毛品質


全身絨毛潔白,光澤良好,分內外兩層,外層為長粗毛,內層為細絨毛。絨細度14um左右,凈絨率為65%以上。

生產性能


對乾旱草場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產肉性能好,肉質細嫩。成年羯羊屠宰率46.9%,母羊屠宰率為44.9%。母羊產羔率為160%。羔羊繁殖成活率98.9%。內蒙古白絨山羊皮板結實,是製革的上等原料。在終年放牧、冬春補飼的條件下,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種羊生產性能如下:
羊 別 絨厚(cm) 平均產絨量(g)細度(um)最高個體產絨量(g) 抓絨后體重(kg)
成年公羊 7.55 980.58 14.95 1980 62.55
成年母羊 6.15 732.38 14.58 1600 42.74
周歲公羊 5.61 658.46 12.97 1142 39.66
周歲母羊 6.15 680.58 13.20 1220 29.04